-
保尔:清朝的“制度建设”,水平有多高?
最后更新: 2022-12-21 11:04:0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在大众舆论场中,谈起中国古代的王朝,清朝的话题热度往往远高于其他王朝,而且辩论尤其激烈。有人热情称颂清朝广袤的版图,也有人猛烈批评清朝的落后腐朽。种种讨论,莫衷一是。
而相较于更为直观的文治与武功,围绕国家制度的议论并不多。当有学者评价清朝制度建设完备、成效显著,堪称“历朝历代最好”之时,不少网友纷纷“破防”。清代的制度建设究竟具有何种特点?能不能配得上“完备”,甚至是“完美”的评价?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上,清代的制度具有何种意义?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谈一谈笔者的想法。
“清承明制”的心心相通
在清史学界,谈起清代制度的渊流,有一种说法无论如何不能回避,那就是“清承明制”。即便是激进的“新清史”爱好者,也不能不承认,清朝的诸多制度承袭自明朝。有人将这种情况简单描述为清朝入关之初制度草创,不得已而沿用前代。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清朝选择学习明朝的制度,绝非发生在入关之后,早在皇太极时代,还没有改称清朝之时,后金就已经出现了“承袭明制”的小高潮。
明朝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于弘治、万历两朝先后纂修的《大明会典》,皇太极特别看重这本书,早早地让人将其翻译成满文,然后一条一条对照,创制后金的国家制度。对于当时的后金来说,有些明朝的政治制度并不适用,但皇太极宁肯囫囵吞枣,也要有样学样,以至于明朝降将都进言:“《大明会典》虽是好书,我国今日全照他行不得。”
不过,这些话并没有影响皇太极学习明朝制度的热情,他依然嘱咐王公大臣们:“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极为得策。”
入关之后,清朝的统治者们能够更直观地接触明朝的制度章程,学习得也更加彻底。比如在中央层面,皇太极已经仿照明朝制度,将文馆改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更进一步,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完善翰林院,中央政治几乎完全按照明代内阁的行政规程操作。
在具体的规章制度方面,清朝的承袭明朝方式更加简单粗暴。比如顺治初年颁布的《大清律》,几乎就是《大明律》换了个封皮。传教士帮忙编纂的《崇祯历书》也是换了个封皮,成了顺治朝的《时宪历》。由于这种制度“换壳”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还特别大,忙乱之中少不了犯错,竟然出现了清朝法律还在为明朝皇帝避讳的尴尬事。
清朝统治者为何选择承袭明代的制度?一方面,这是常见的制度惯性。历史上新旧政权交替之后,为了尽可能维持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转,前朝旧制通常会被沿用,如同前朝的臣子也大多会得到任用一样。
但另一方面,清朝承袭明朝制度,更是主动选择的结果。究其根源,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清朝的皇帝与明朝的皇帝实有“心心相通”之意。
顺治帝曾与大臣们议论古往今来哪个皇帝最好,有人说是唐太宗,有人说是宋太祖,顺治帝却认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关键原因在于“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此后康熙帝赞颂朱元璋“治隆唐宋”,虽有收买人心之意,却也出自对朱元璋制度建设的高度认可。
废除宰相的明太祖朱元璋渴望绝对权力,建立更高层次的君主专制,这与清前期帝王的心态几乎无异。正因如此,清朝不仅全面承袭明朝的制度,还在明代制度的发展脉络上继续向前。
比如在中央决策制度方面,清朝最初以“议政诸王大臣会议”商议国家大事。入关后,清朝承袭明代的内阁制度,削弱宗室权力。雍正以后,新设的军机处成为事实上的核心权力机构,内阁只能处理日常事务。看起来,这改变了明代内阁政治的样貌,但事实上,这是在明代君主专制的道路上继续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由此而言,清朝不仅承袭了明朝的诸多制度,更将明朝制度发扬光大,虽是异族统治,却称得上是朱明王朝的“制度继承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蔚来:去年8月前部分用户数据遭窃,被勒索225万美元等额比特币
2022-12-20 18:35 新能源汽车 -
远不及马斯克期望,特斯拉柏林工厂为何“难产”?
2022-12-20 18:03 观网财经-汽车 -
亚马逊云计算获超7亿美元美军合同
2022-12-20 17:48 观网财经-海外 -
财政部: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518亿元,同比增长6.1%
2022-12-20 17:09 观网财经-宏观 -
12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均维持不变
2022-12-20 09:46 观网财经-金融 -
国家发改委解答“数据二十条”
2022-12-20 08:14 大数据时代 -
-
设备故障影响港澳多个关键机构,阿里云:已修复将进行赔付
2022-12-19 17:59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内部人士:规模没有传的那么大
2022-12-19 16:52 观网财经-科创 -
东北加入!吉林、辽宁组团出海抢订单
2022-12-19 15:39 观网财经-海外 -
迟迟未获台当局批准,鸿海放弃投资紫光集团
2022-12-19 13:48 观网财经-科创 -
官方发文“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教育板块大涨
2022-12-19 12:41 观网财经-金融 -
中财办:国际技术+中国生产+世界市场是很好的模式
2022-12-19 07:23 中国经济 -
普京命令车臣领导人除掉泽连斯基?克宫回应
2022-12-18 20:47 乌克兰之殇 -
连花清瘟可造成肝衰竭?以岭药业回应
2022-12-18 13:35 大公司 -
梅西要赢啊,阿根廷经济需要你
2022-12-18 08:52 -
今天,拜登可能也悟出来了……
2022-12-18 08:20 这就是中国 -
疫情压制即将过去,明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值得期待
2022-12-17 19:17 中国经济 -
宁吉喆: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022-12-17 16:50 观网财经-宏观 -
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2022-12-17 15:34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24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