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68期:德国乱、法国乱、韩国乱,西方模式怎么了?
观众提问
观众:我的问题是关于中国的民主道路,有人说中国的民主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有部分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是一个由威权政府统治的社会,所以想请问两位老师有哪些具体的、有说服力的观点,来证明“中国式民主”?
张维为:这取决于如何定义“民主”。西方惯常将民主界定为“一人一票+多党制”的程序民主,我们认为这只是民主形式的一种。如果只是为了投票而投票,那要这民主何用?有位名叫史天健的学者曾做过大量调研,发现中国人对民主的界定有自己的特点。民主究竟是什么?他给出几个选择,一个是一人一票投票,一个是认识更倾向于“政府倾听百姓诉求并落实于为老百姓服务”这一实质层面,结果,85%的受访者都选择了第二个选项,认为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民主。
所以中国的制度能够真正产生获得感。中国民主制度设计中,党的领导至关重要。若无党的统一领导来组织民主,那么资本或外国势力就会趁虚而入,搞上千甚至上万个NGO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说过,人生病时,难道去广场上让路人随便选一个人治病,不如找专业医生更可行吗?这也是在强调治国理政必须依赖人才,避免盲目的“广场政治”。
美国牵头组织的颜色革命改变了乌克兰的轨迹 中国日报
因此,中国制度的特点就是治国必须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治国某种意义上是十分重要的专业,执政者需要有战略判断力、预见力与执行力等等,这一切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靠长期历练。
范勇鹏:青年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但又有些无奈。我们总是从概念入手,可这些概念往往被西方先入为主地界定了,所以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大问题,就是要夺回这些概念——包括民主、威权——的定义权。
那么具体到你讲的威权。威权这个概念,政治学界非常多的人在用,好像现在政治学不用威权就不会说话了。
王绍光教授说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他说“所谓威权,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随处贴的‘狗皮膏药’”,有些人硬要把“威权”或“极权”套在中国头上,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原本更多指向法西斯主义。二战后,西方思想界刻意扭转概念,把它们与右翼脱钩,暗中与社会主义、左翼挂钩,最终将之套用在苏联、中国等国身上。其实中国历史无论古今,都不存在所谓的“极权”或“威权”。所以青年朋友在使用概念时,要通过学习历史、观察现实,对概念本身进行反思。
观众:我在观察中发现,西方模式下,这些国家的普通民众似乎并不太在意当下的政治乱局,依然寄希望于政党轮替去平息或改善现状。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张维为:我先从一个角度回答。德国是欧洲少数仍保有较强制造业的国家之一,金融体系相对保守,储蓄率较高,不是完全依赖“泡沫经济”。然而,俄乌冲突以后,德国同美国、英国一道制裁俄罗斯,导致本国能源与通胀危机。
我们记得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希望实现产业智能化,但朔尔茨政府对华为、阿里云等关键技术的排斥,实际摧毁了“工业4.0”战略的核心基础。反倒是中国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并在许多方面提前达成目标。能源价格高企令德国中小企业破产,大企业大幅裁员,纷纷将生产迁往中国——因为这里的制造业环境更有利。
范勇鹏:德国真的蛮可惜的,德国本来应该是欧洲最有希望的国家,结果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说白了,它在大问题上失去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主持人:我们从经济角度看,德国放弃“工业4.0”或许是最大损失,而根本症结在于其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今天我们探讨的德国、法国、韩国都出现了动荡,各有不同的复杂成因,却也有相似之处。希望通过这样的对话,能让大家以更开阔的视野观察西方国家和西方社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西方政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美国‘退群’,中印巴等国能在全球发挥更大作用”
2025-01-26 08:00 -
曾称非法移民是“侵略”,克里斯蒂·诺姆出任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
2025-01-26 07:56 美国政治 -
3187亿美元,2024财年美国对外军售创历史新高
2025-01-26 07:47 美国一梦 -
“不寒而栗的清洗”,特朗普一口气解雇17名监察长
2025-01-26 07:28 美国政治 -
朝鲜试射战略巡航导弹,金正恩观看
2025-01-26 06:51 朝鲜现状 -
“中欧快航”首航顺利抵达德国,为中欧贸易搭建高速桥梁
2025-01-26 06:48 -
她开始挖墙脚:很多人才对美国幻灭了,我们引进过来
2025-01-25 22:18 美国一梦 -
中企专利大增32%,“特朗普又要开辟新战场”
2025-01-25 21:41 中美关系 -
两个黑匣子为何同时中断?调查最新进展公布
2025-01-25 17:25 航空安全 -
威逼之后,特朗普开始利诱
2025-01-25 17:0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洪都拉斯“忤逆”特朗普:我们还有中国
2025-01-25 15:51 中国-拉美 -
又一位苏林“老乡”,进入越共中央政治局
2025-01-25 15:49 -
丹麦外长:美国、丹麦和格陵兰将讨论北极安全问题
2025-01-25 14:06 -
他配合特朗普炒作:中美谁输谁赢,决定21世纪
2025-01-25 13:40 中美关系 -
菲船只侵闯铁线礁企图非法登礁,中国海警警告驱离
2025-01-25 13:05 -
“国际刑事法院准备应对美国制裁”
2025-01-25 11:51 -
万斯投下关键票,福克斯主持人出任美国防长
2025-01-25 11:19 美国政治 -
想在特朗普面前当“显眼包”,欧盟没证据也要替立陶宛告中国
2025-01-25 11:17 欧洲乱局 -
菲方称查获所谓“中国间谍”,我使馆驳斥
2025-01-25 10:07 -
阿斯麦对华出口,荷兰首相最新表态
2025-01-25 09:55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