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68期:德国乱、法国乱、韩国乱,西方模式怎么了?
范勇鹏:实际上,欧洲这些国家,也包括各国乃至韩国、日本都无法彻底视作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我年轻时在德国读书,宿舍旁边就是北约军营,里面全是美国的直升机和坦克。美军开着悍马车出来不遵守交通规则,在街上横冲直撞、肆意穿行,德国人敢怒不敢言。我看了之后确实觉得,对比我们独立自主起来后的中国人,两国人民的心态是不一样。
所以说到独立自主,不得不说,我们中国文明太独特了。我们几千年是一个主体的文明、主体的文化、主体的人口。我们不断地去延续独立自主的生存状态,数千年来始终保持主体性,这对于大多数文明这是个奢望,大多数民族是做不到的。
那么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帝国主义的发展,一战前帝国主义逐渐兴起,实际上它把整个世界给编织到一个帝国主义的体系之中。列宁最早提出的帝国主义论,后来经过发展,包括我们毛主席的三个世界理论,还有像萨米尔·阿明、像弗兰克这些人提出的依附理论,然后再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体系论。
一直到今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虽然形式一直在变,但它的内核其实没有变,是有一个帝国在“吸血”。当帝国很强的时候,周边小弟跟着它“喝汤”,然后来吸我们全世界、各个民族的“血”。等到这个帝国开始衰落,特别是随着我们中国独立自主发展起来了,这个帝国吸不动别人之后,它的第一选择是什么?就先“吸”小弟的血。欧洲许多国家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我跟他们打交道经常会讲,我说你们最大的敌人是谁?你们最大的敌人是美国。
基辛格曾坦言做美国盟友是致命的 网络
主持人:正如格陵兰岛一事所示,很多国家不能独立自主,一开始你可能享受到被大国“保护”所带来的那种便宜、便利,但是时间一长就会被反噬。我们观察德国、法国的动荡外部因素,一方面,他们的主权意识在演变过程中持续受到外部力量参与建构,到了互联网时代,外部渗透更加便利。再加上如今社会“原子化”趋势明显,政治力量碎片化严重。
张维为:我曾在德国有一段经历,我们到德国议会跟议员座谈,我就讲中国模式,提到中国共产党是“整体利益党”,而德国政党或多或少都是“部分利益党”,德国议员就说他们也是“整体利益党”。我就指出表面上你可以说你当选,你就代表所有德国人民,但你们的选票往往只有30%,又如何能称之为整体?
当我走进德国议会大厦时,就注意到大厅里面有个雕塑。这个雕塑很形象,它有四五艘小船,每个船都有不同的颜色,上面有根绳子拉索。我问这个雕塑什么意思。他们解释说每艘船的高低可以变来变去的,时高时低,就是想告诉那些竞选中失败的政党,不要担心,还有机会重新浮上来。我说这就是典型的“部分利益党”制度,而中国并非如此。
范勇鹏:西方制度就是寡头制,其实你看德国议会大厦,它门口门楣上写着“为了德意志人民”;美国很多地方,比如五角大楼里,也写“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但实际上这些国家、这些体制真正在为人民吗?
它如果真的是为了人民,就不会出现分散化、碎片化的政治图景,恰恰相反,它代表的是各种特殊利益集团间在进行博弈。在其相对成熟、比较发达的时期,它像傀儡戏一样,背后的大佬通过操纵着前面一左一右,或者一个民主党、一个共和党,但是当它内部利益结构开始破碎,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出问题的时候,它的“两只手”玩不过来了,就会出现混乱。
主持人:政党制度失能,就会从政坛乱局延伸到社会动荡。韩国的情况又与德国、法国不完全一样,因为韩国这一波的动荡真的是跟尹锡悦个人密切相关。正如张老师平时节目里面也一直分析西方选举制度的漏洞,尹锡悦的上台也体现出了西方选举制度的漏洞和弊端。
张维为:西式选举基本采取票决制,赢者通吃。尹锡悦比李在明仅高出0.7%的选票,却凭此胜选。韩国学者告诉我们,尹锡悦上任后直言他不管经济,因为历届政府的经济成绩都不好,他也无意尝试。
主持人:我们时常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中心工作是什么?就是抓经济。观察尹锡悦,之前您一直说我们选领导人的时候要选贤任能,但是西式选举制度可以通过种种办法赢者通吃。尹锡悦没有相关经验,他一直做着相对比较专一的工作,所以每次当他的支持率出现大幅下降的时候,就会出现一轮风波。
前段时间韩国闹得最凶的就是医生的辞职和罢工风波,当时他也是为了挽救自己的支持率,就对整个医疗系统“动刀”。结果医生罢工不去上班,最后受伤的是老百姓,那些患者怎么办?
范勇鹏:不管是韩国还是德国这些国家,它的政治精英集团是不是真的站在本国人民的立场上,是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的。比如像韩国、日本稍微有一点人格、比较正直、有政治追求的政治家,最后下场都非常落寞,非常悲惨,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国家政治生态买办化严重,被美国或西方资本深度控制。萨米尔·阿明曾说,不发达国家的统治集团通常是买办化或跨国化的。
毛主席在1926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也指出,中国搞资本主义是不行的,为什么?中国的大垄断资本和地主阶级,一定会联盟,变成一个买办阶级,买办阶级坚决不会站在中国人民立场。所以你就发现像韩国、德国这样的国家,他们若唯美国马首是瞻,可能“平步青云”,但若想真正独立自主,就会立刻被清除。我年轻时刚到德国,觉得德国特别特别好,后来慢慢了解了之后,发现德国所有关键环节都得听美国的,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国家领导人、政客怎么能够真的为自己的人民来做决策和规划?
当然这些西欧国家,早年还出过一些较有独立性的政治家,如默克尔、希拉克、施罗德之类的老派政治家。一方面他们拥有传统政治智慧的积累,另一方面美国当时毕竟还是如日中天,容许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性。
萨科齐改变了法国 新华网
大概以法国的萨科齐上任为标志,基本上欧洲整个主流政治精英集团就丧失了独立性。韩国尹锡悦下台,换其他人上来,也恐怕难逃同样的困境。更何况韩国经济精英集团,包括通过所谓“汉江奇迹”产生的一些大企业,早在1997年金融危机时,一夜之间便大多被美国资本控股。
这些国家有美国驻军,美国控股你的大财团,同时你的政治精英集团全是美国的代理人,能背着美国意志说话吗?这些国家如果想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与本国利益,就必须经历一次深刻而彻底的政治革命。
主持人:再看法国。与德国、韩国相比,法国还保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对自我文化,它还是有一定的骄傲在。但我们还是看到在一些很重要的、真的是关乎存亡的议题上,法国似乎也无力保持完全的自主。比如俄乌冲突对欧洲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可当特朗普宣称自己能在24小时内结束这场冲突时,法国仍声明坚定支持乌克兰。
张维为:我觉得马克龙个人有责任,马克龙也曾在外交场合谈到一些想法,但在关键环节却行动迟缓或不敢行动,明显受多方利益集团掣肘。原本法国与德国作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现在两国都已“熄火”。不少分析文章指出,美国对欧洲资源的掠夺以及欧洲能源价格的上涨、通胀等多重压力,让欧洲民众感到不安与不满。
范勇鹏:与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体制不同,西方体制从理论上并不需要对人民负责。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史也很值得玩味。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欧洲愤怒并呼吁建立独立防务、加速一体化;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美欧矛盾激化,希拉克、施罗德等人与美国激烈争辩。但在那之后,美国不断在欧洲周边“点火”,欧洲却逐渐丧失了愤怒,像是被“夺魂”般彻底控制。2022年俄乌冲突后,欧洲也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甚至北溪被炸、格陵兰岛受威胁还要继续追随美国,这种行为只会让他们付出沉重代价。
标签 西方政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美国‘退群’,中印巴等国能在全球发挥更大作用”
2025-01-26 08:00 -
曾称非法移民是“侵略”,克里斯蒂·诺姆出任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
2025-01-26 07:56 美国政治 -
3187亿美元,2024财年美国对外军售创历史新高
2025-01-26 07:47 美国一梦 -
“不寒而栗的清洗”,特朗普一口气解雇17名监察长
2025-01-26 07:28 美国政治 -
朝鲜试射战略巡航导弹,金正恩观看
2025-01-26 06:51 朝鲜现状 -
“中欧快航”首航顺利抵达德国,为中欧贸易搭建高速桥梁
2025-01-26 06:48 -
她开始挖墙脚:很多人才对美国幻灭了,我们引进过来
2025-01-25 22:18 美国一梦 -
中企专利大增32%,“特朗普又要开辟新战场”
2025-01-25 21:41 中美关系 -
两个黑匣子为何同时中断?调查最新进展公布
2025-01-25 17:25 航空安全 -
威逼之后,特朗普开始利诱
2025-01-25 17:0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洪都拉斯“忤逆”特朗普:我们还有中国
2025-01-25 15:51 中国-拉美 -
又一位苏林“老乡”,进入越共中央政治局
2025-01-25 15:49 -
丹麦外长:美国、丹麦和格陵兰将讨论北极安全问题
2025-01-25 14:06 -
他配合特朗普炒作:中美谁输谁赢,决定21世纪
2025-01-25 13:40 中美关系 -
菲船只侵闯铁线礁企图非法登礁,中国海警警告驱离
2025-01-25 13:05 -
“国际刑事法院准备应对美国制裁”
2025-01-25 11:51 -
万斯投下关键票,福克斯主持人出任美国防长
2025-01-25 11:19 美国政治 -
想在特朗普面前当“显眼包”,欧盟没证据也要替立陶宛告中国
2025-01-25 11:17 欧洲乱局 -
菲方称查获所谓“中国间谍”,我使馆驳斥
2025-01-25 10:07 -
阿斯麦对华出口,荷兰首相最新表态
2025-01-25 09:5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28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37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46“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