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68期:德国乱、法国乱、韩国乱,西方模式怎么了?
圆桌讨论
主持人:刚才张老师在演讲中,通过韩国、法国、德国等国政治与社会动荡的案例,探讨了西方模式的现状。您在演讲中还对比了中美两国对洛杉矶山火与西藏日喀则地震的救灾应对。
张维为:很多中国人都曾去美国加州学习、工作或旅游,尤其是洛杉矶和旧金山一带,那里也有很大的华人社区。所以我才说,加州是美国“发达区域中的发达区域”,但它在山火救援中表现如此糟糕,视频里宛如世界末日,对美国软实力是一次巨大打击。
主持人:洛杉矶山火几乎年年到冬季就会高发,规模或大或小。若按照中国的模式,我们在过去的救援中发现了哪些不足,就会高度重视、尽力弥补,以期在下次类似灾难发生时尽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美国年年山火,却似乎仍缺乏完善的应对预案。
范勇鹏:张老师刚才提到的四条原因,放在洛杉矶山火这一案例中也同样适用。首先是国家的独立自主能力。我们一般所说的独立自主是对外,但对内也同样重要。美国政府在国内层面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反而受到地方利益集团和州政府各层面制衡,行政效率低下。我们在别的节目中也探讨过,西方的地方分权往往导致“上下一盘棋”难以实现。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翻拜登行政令 网络
其次是规划能力。美国在它相对强盛与繁荣时期,尚有一定规划意识。十几年前我去加州的时候,还觉得美国人做得不错:旧金山等地经常提醒居民或学校、幼儿园准备应急小包,内含毯子、应急食品、手电筒和保暖衣物等。然而,过去十多年美国社会衰退速度之快令人惊异,如今规划能力一点都没有了。其实火灾风险原本并非不可预见,连保险公司都能测算,但地方缺水、消防设施无保障,也无人对此负责,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灾演变成一场灾难。
主持人:大家从社交媒体曝光的画面中就能深刻体会到政府在洛杉矶山火中的不作为,不少灾民眼睁睁地看着房子被烧成废墟。在同期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的地震救援中,我们却看到了迅速的反应与各方力量通力合,。基础设施通畅所发挥的作用也尤为显著。
我曾在新闻节目中采访过上海的一位援藏干部,他是上海市派驻日喀则的市委副书记。当时他接受我们连线,就告诉我们在第一时间,当地所有的党员干部、群众所做的事,那个时候其实距离地震发生不到24小时,当地的大量工作便已展开。尽管当时活动板房较为紧缺,但第二天新闻就报道第一批活动板房已送达并完成搭建。
张维为:我也注意到两个细节:一是无人机灯光变成“小太阳”,把黑夜照得跟白天一样的,这让很多工程在晚上都可以进行。二是当地准备了充足的以牛粪为燃料的暖炉,完全贴合当地实际。其实洛杉矶也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采取各种各样的针对性措施——关键在于有没有去行动。
日喀则地震救灾震惊世界 网络
主持人:在救灾时,一方面是制度与各类基础体系的支撑,另一方面则是人员投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明确地提出,要求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西藏当地干部、援藏干部都奋战在一线,上海还派出了援藏医疗队等社会力量。全国上下一体协同,形成了强大的动员和救援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强烈对比。
范勇鹏:美国这种体制似乎并不以“民本”为出发点。我们在灾难面前会不计代价的,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把老百姓救出来。美国这个体制不仅不是不计代价,而且是斤斤计较,以我对他们了解,他们眼里看到的这是生意,一部分美国人甚至把灾难当成商机,像洛杉矶烧毁的大片居民区在他们眼中也意味着一笔潜在的生意。这背后的思维理念与我们强调的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截然不同。
主持人:这次讨论了山火与地震救援的反差,回过头看德国、法国以及韩国的政局动荡。德国与法国的情形已持续一段时日,韩国则在2024年12月突然爆发更为激烈的政治危机。究其共性,确实如张老师所说:独立自主、民本为上,相比之下,我们有持续性、有规划性。我们讲到“独立自主”时,觉得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一个概念,但是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来说,它的政治能不能独立自主,这个概念是不是没有那么强?
张维为:我认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实际上真正完全具有独立自主的国家并不多,这就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特朗普曾言要“拿下”格陵兰岛,否则就要在经济上制裁甚至动用武力。欧洲绝大部分官员没有胆量对此强烈反对,法国外长说了几句话,其他的官员讲的话都很软。他们对美国一点“不”都不敢说,这是不行的,独立性实在太差。
去年10月,我在瑞士日内瓦做了一场讲座,我就公开调侃他们,我说全世界受过教育的人几乎都知道一个基本的事实:今天的欧洲几乎就是跟着美国亦步亦趋,怎么欧洲的领导人自己会不知道吗?
标签 西方政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美国‘退群’,中印巴等国能在全球发挥更大作用”
2025-01-26 08:00 -
曾称非法移民是“侵略”,克里斯蒂·诺姆出任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
2025-01-26 07:56 美国政治 -
3187亿美元,2024财年美国对外军售创历史新高
2025-01-26 07:47 美国一梦 -
“不寒而栗的清洗”,特朗普一口气解雇17名监察长
2025-01-26 07:28 美国政治 -
朝鲜试射战略巡航导弹,金正恩观看
2025-01-26 06:51 朝鲜现状 -
“中欧快航”首航顺利抵达德国,为中欧贸易搭建高速桥梁
2025-01-26 06:48 -
她开始挖墙脚:很多人才对美国幻灭了,我们引进过来
2025-01-25 22:18 美国一梦 -
中企专利大增32%,“特朗普又要开辟新战场”
2025-01-25 21:41 中美关系 -
两个黑匣子为何同时中断?调查最新进展公布
2025-01-25 17:25 航空安全 -
威逼之后,特朗普开始利诱
2025-01-25 17:0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洪都拉斯“忤逆”特朗普:我们还有中国
2025-01-25 15:51 中国-拉美 -
又一位苏林“老乡”,进入越共中央政治局
2025-01-25 15:49 -
丹麦外长:美国、丹麦和格陵兰将讨论北极安全问题
2025-01-25 14:06 -
他配合特朗普炒作:中美谁输谁赢,决定21世纪
2025-01-25 13:40 中美关系 -
菲船只侵闯铁线礁企图非法登礁,中国海警警告驱离
2025-01-25 13:05 -
“国际刑事法院准备应对美国制裁”
2025-01-25 11:51 -
万斯投下关键票,福克斯主持人出任美国防长
2025-01-25 11:19 美国政治 -
想在特朗普面前当“显眼包”,欧盟没证据也要替立陶宛告中国
2025-01-25 11:17 欧洲乱局 -
菲方称查获所谓“中国间谍”,我使馆驳斥
2025-01-25 10:07 -
阿斯麦对华出口,荷兰首相最新表态
2025-01-25 09:55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