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32期:外国学者激辩中美关系
夏伟马上表示:“美国并没有对东南亚表现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相反,美国理解东南亚国家困在美中两强之间的处境,并不想逼东南亚国家站队。”但他还是质疑马凯硕:“你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即如何理解中国的自负?其他国家应当如何回应?难道我们应该撤回第七舰队、放弃台湾,听任不管?”
夏伟(视频截图)
马凯硕笑了,对主持人说:“问题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然后他回应道:“中国与其它国家一样,不完美,也会犯错。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也有双边问题,有的处理得好,有的处理得不那么好。这个世界上有193个国家,相互之间出现问题是常态,美国与其他国家也有问题,这些都很正常。”
但马凯硕强调:“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盟四个国家之间的争端,不是与美国的争端。这些国家基本上能够管控这个问题,即便是大家关注的菲律宾,它几乎选出一位新总统,对中美两国的态度就会变化。所以不要只看近景,要看远景。南海如果真的那么危险,早就该爆发战争了,但到目前为止,各方其实都保持了某种克制。”
马凯硕表示:“东南亚国家深知,当中国回归成为大国时,我们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东南亚国家有自己的智慧。比方说,印度尼西亚既是美国的朋友,也是中国的朋友。东南亚国家表现出的政治成熟和微妙的处事方式应当被认可。”
此时,主持人又把话题转到中国经济面临挑战。马凯硕回应道:“上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学人》预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但如今中国经济是30年前的50倍。几个月前,《经济学人》又说‘中国经济增长已停止’,但中国崛起是阻止不了的,因为那是由14亿中国人驱动的,不可能阻挡。”
此时,夏伟提到中国变得更强势是因为领导人的变化,马凯硕则表示,多数国家不随便评判别国领导人,而多数国家领导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普遍认为,中国领导人心智健全、冷静清醒、通情达理、可以预测,而且正在有效地推进中国的利益。
马凯硕表示,不要低估中国,也不要低估美国,世界要面对中国已经崛起的现实,与中国和美国同时搞好关系。他也希望美中两国妥善处理分歧,更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总之,马凯硕与夏伟的这场辩论可圈可点,对于我们了解外部世界对全球格局的看法、对中国与中美关系的看法,对我们如何在海内外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都很有启发。
特别是马凯硕叙事的思路和方法,与我们《这就是中国》栏目高度一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首先对中国与世界大势形成某种整体把握,不回避任何尖锐的问题,而是主动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同时也斗智斗勇,尽可能地把中国和世界发生的大事及其未来的趋势说清楚、说透彻!
吴新文:
在马凯硕与夏伟关于中美关系的辩论中,夏伟的言论可以说是一段时间以来某些美国政界、学界和媒体界“精英”的“美国话语”的浓缩版,体现了他们典型的美式霸权思维和话语风格。
“美中关系是一个‘双人舞’,需要双方配合。”夏伟这句话听起来很好,但是美国很多“精英”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他往往想的是中国如何配合美国,而没有意识到美国也需要配合中国,似乎中国配合美国是义务,而美国配合中国就是恩赐。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美国一会儿说需要中国配合,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可一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设备等产业对欧美呈压倒优势的时候,美国就不顾中美乃至全世界的巨大需求,完全把环境保护、发展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的大话抛到了脑后,给中国扣上了“非市场经济运作”的“大帽子”,开始无理指责中国“产能过剩”。
“在安全问题上大家都在寻求美国的帮助,东南亚国家许多人对与美国在一起感到舒服。”夏伟的这个自我标榜说明,美国部分“精英”的自我感觉真的是太好了。事实上,美国提供的所谓“安全”,是以相关国家放弃部分主权并上缴高额“保护费”为代价的,很多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都不堪重负,有苦难言。
最近东盟一个研究中心公布的《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指出,当被问及在中美竞争如何进行选择的时候,超过一半的东南亚受访者都选择中国,有31.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与东盟的努力方向相辅相成,有30.1%的人认为这个构想对东南亚有益,而有40.1%的受访者对美国作为可靠区域的安全伙伴只有一点点或完全没有信心。
4月23日公布的一项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显示,全球对美国领导力的不满情绪在持续上升,不满率中位数已经由2022年的33%攀升到了2023年的36%。而中国成为了非洲最受欢迎的全球国家,对中国领导地位的认可率的中位数达到了58%,超过了美国的56%。
在这样一些数据面前,不知道夏伟能如何自圆其说。
“美国并不想逼东南亚国家站队。”事实果真如此吗?夏伟前面不是刚刚说过:“你们难道能够保持中立而不用担心?”这不是逼迫人家选边站队,又是什么呢?联想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今年的慕尼黑安全峰会上说的那句“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要在‘菜单’里”,再回忆起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那句“你要么和我们在一起,要么和我们的敌人在一起”,难道其他国家不会担心,不和美国人在一起,或者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就要被美国视为敌人,被放进美国的“菜单”里。
“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大国。”夏伟的这句话再熟悉不过了。只要和美国不一样,只要威胁到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就是必须被美国打压和遏制的“他者”或“敌人”,美国这种“霸权强迫症”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近年来,美国抹黑诋毁中国的那一套陈旧叙事,连一些美国人都听不下去了。比尔·盖茨、查理·芒格、埃隆·马斯克、瑞·达利欧、蒂姆·库克、吉姆·罗杰斯等美国商界精英关于中国的言论,就要理性、客观、务实得多。就连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非常高效的经济制度”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今年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说过一句非常直白的话:“美国不想生活在一个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他们担心无法与中国竞争、深怕失去自身的霸权地位,这种“霸权焦虑症”可以说溢于言表。
2022年中美元首印尼巴厘岛会晤,拜登总统曾向中国承诺“四不一无意”: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和中国发生冲突。2023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拜登总统又加了两个“不”——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一年前的“四不一无意”变成“六不一无意”。
可是,美国总统话音未落,就开始强调建“小院高墙”与中国“竞争”,开始搞“去风险”“减缓中国创新速度”的各种“神操作”,并且在中国台湾海峡、南海和其他周边地区,拉帮结伙,耀武扬威,围堵和遏制中国。
“美国精英”的“身体”很诚实,显示美国对中国做出的“四不一无意”或“六不一无意”完全是言不由衷、表里不一,是维护自身霸权的缓兵之计。“美国精英”的这种自相矛盾,属于霸权衰落的国家常常表现出来的“霸权分裂症”。
前面所说的美国部分“精英”的“强迫症”“焦虑症”“分裂症”,可以用一个术语来概括,就是——“霸权综合症”。
在今年全国人大举办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经向美国发出了四个“灵魂之问”:“美国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国的信誉何在?美国如果一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就紧张焦虑,大国的自信何在?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的国家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的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这四个“拷问”,道出了美国“霸权综合症”的真相。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经说过:“美国有时要说中国不喜欢的话,干中国不喜欢的事。”必须承认,美国怎么说、怎么做是美国自己事情,中国决定不了。问题是,美国不该强迫其他国家也这样说、也这样做,不该禁止中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该指望中国忍气吞声,骂不还口,中国稍有反应,就被扣上“战狼外交”这样的“大帽子”。美国更不要指望中国在美国的无理取闹和无端挑衅面前一味退让,俯首帖耳,最终吞下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苦果。
夏伟在与马凯硕辩论时曾抛出一个问题:中国的战略目的究竟是什么?中国已经多次表明,中国不走西方国强必霸的道路,无意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权,而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超越自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希望中美有效管控分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当代世界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和挑战。
总之,处理中美关系,不能把美国想得太好,要做与美国进行长期复杂斗争的准备。面对美国的“霸权综合症”,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一味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有时不能被中美关系暂时的缓和遮蔽了双眼,让美国步步紧逼,得寸进尺。我们对美国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特朗普团队正积极考虑黑利作为竞选搭档”
2024-05-11 22:50 美国大选 -
哈马斯称又有两名人质身亡,一人遭空袭受伤后因医疗中断死亡
2024-05-11 22:47 巴以恩仇录 -
“在巴西,中企正悄悄夺取三巨头阵地”
2024-05-11 22:19 -
新战线还是佯攻?俄军南北两线同时行动
2024-05-11 22:14 乌克兰之殇 -
威廉回应凯特近况:她很好
2024-05-11 20:11 -
普京签署法令:新一届政府将有10名副总理
2024-05-11 20:01 俄罗斯之声 -
世界粮食计划署:阿富汗巴格兰省洪灾已致超300人死亡
2024-05-11 20:01 阿富汗 -
梅德韦杰夫:俄“核武演习”旨在应对西方可能发动的袭击
2024-05-11 19:54 俄罗斯之声 -
所罗门新任总理:与中国建交是我们独立以来最重要的决定
2024-05-11 18:59 中国外交 -
常华出任中国驻沙特大使,此前担任驻伊朗大使
2024-05-11 18:06 中国外交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4亿美元军事援助
2024-05-11 17:54 乌克兰之殇 -
日韩就网络公司起争端,李在明:伊藤博文曾侵占领土,他子孙又来...
2024-05-11 17:50 三八线之南 -
“很遗憾,巴伦拒绝参与”
2024-05-11 17:17 特朗普 -
来华试乘后,“凭啥中国人要永远买西方车?”
2024-05-11 16:42 新能源汽车 -
“联合国安理会必须考虑在加沙部署维和部队”
2024-05-11 16:35 巴以恩仇录 -
还想留下一小支驻军,美官员承认:是一厢情愿
2024-05-11 15:47 美国一梦 -
我国民航最长直飞国际客运航线开通,全长超1.4万公里
2024-05-11 15:25 航空航天 -
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国事访问
2024-05-11 14:55 中国外交 -
美国将在菲部署中导,副外长孙卫东:中方严重关切
2024-05-11 14:38 中国外交 -
他“复活”了《联合国宪章》:这里有很多本!
2024-05-11 14:36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