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196期:促进人权的中国智慧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32:13郑教授:西方社会现在面临两大矛盾,一个是种族矛盾,一个是阶级矛盾。这两大矛盾都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像法国,法国到今天为止还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是仔细去分析的话,你会发现它的国债越来越厉害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的国债也就刚刚超过50%。到了2005年左右已经到达了80%,到了今天已经到达了110%。你就会想今天它可以借债,等到它有一天入不敷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经济是会出现严重问题的。一旦它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那么谁来承担风险。
主持人:负责的人没有了,因为政府不要负责。
郑教授:对。那么那个时候底层民众的生存权、发展权立刻就会成为主要矛盾。实际上现在已经开始了。
主持人:像西方国家的这些制度,能不能够把人的发展权、生存权这些核心的人权观念纳入自己的制度范围,或者说政府的责任当中,有没有可能?
郑教授:很难。像法国,对外来种族,对阿拉伯移民等等,从表面上看、法律上来看一律平等,应该是没有矛盾的。甚至于它们为了保障移民的权利,不许对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等等去做统计。比如,你问法国有多少是外来移民,不许统计。
主持人:不统计的话岂不是连底数都没有,你都不知道可能会引起多少问题。
郑教授:对,它不许统计。这就是法国公平对待所有的人,说起来是非常好的,但实际上它有各种各样的实际上的障碍。
主持人:也就是在西方国家的制度安排里,现在即便认识到由于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不重视,没有纳入这个视野,可能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即便是这样都很难再把这个事情做完善。
张教授:一句话可以说清楚,就是我讲的当它这个制度变成了程序高于一切的时候,什么都解决不了。像美国,每个月一万左右的人死于枪击,枪支为什么控制不了?要控制就修宪,而修宪要州议会的四分之三通过,国会的四分之三通过等等,所以美国成为一个解决不了问题的国家。
2023年4月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年会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郑教授:在种族问题上,实际上西方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存在在理论上、媒体上、思想上的,一个是现实的。在法国一个黑人或者一个阿拉伯人犯罪,在媒体上报道是绝对不能说他是黑人、阿拉伯人的。你一说这个政治不正确,那怎么说呢?就叫 “郊区青年”。那这个问题就来了,如果你在理论上都不承认他们是黑人、阿拉伯人,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也就是说西方社会它没有办法真正地直面和解决这些问题。
郑教授:它连说都不敢说。
张教授:对,西方没有实事求是精神。
主持人:我看过一部纪实作品是一本书叫《美国小镇的死与生》。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在美国很基层的一些地方,毒品那么泛滥。就算有识之士可能奔走相告要去禁毒品,或者是把跟毒品制造有关的一些这个链条上的一些药品要禁掉,但是它有庞大的零售药企,还有庞大的其它相关的(利益团体),它会去进行游说,绝对让你这个立法通不过。所以禁毒可能全社会有共识,但实际操作很弱。我们再来看中国这些年来在人权促进事业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对人权特别是生存权、发展权高度地重视。所以刚才张老师在演讲当中也讲,我们中国从传统文化当中就非常注重人的这些权利。所以这就是中国理念,中国智慧的力量。
张教授:比方说扶贫,因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它往往对最弱势群体都有一些保护。比方说美国它有食品券,只要收入在一个数值以下,你可以向政府申请。尽管字面上他可以去向政府申请,但在美国你申请食品券也好,其它救济也好,你要有一些条件的,你要能够填写表格,你要接受体检,你的许多信息都要泄露。而且无家可归者这个群体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对政治一点也不关心,从来不参与投票。那么政客就不管这部分人,因为他们对选举没有影响。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是积极干预,干部要搞清楚你这个村多少人属于贫困状况,你要帮助他。这个态度完全不一样。这是我们共产党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在帮助那些在网络上一点声音都没有的人,他可能从来也没有想到上网发声。但是我们也要帮助他,我们做实事,认这个死理,就是要全部脱贫。西方没有这个传统,政客认为这拨人对我没有意义,我帮他干什么?就这样,政治制度的差别在这里就显示出来。
主持人:中国的人权促进的工作,我们是有理念、有传统、有实践,而且还有很多经验,所以我觉得中国人权的故事真的要好好地去讲。但是您看这些年过去了,我们对中国人权的整个发展非常地骄傲自豪。但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确实被西方的人权概念所引导。现在知道了这个是西方把人权进行工具化、符号化。请问张老师,当下这种西方把人权符号化、工具化的做法还在,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如何了?
张教授:他们的影响力应该说效果越来越差,他们对中国的造谣污蔑太没有底线了,以致于你只要在互联网把中国的日常生活的照片和视频放上去,西方人往往就会被惊讶,就这么一回事情。
郑教授:为什么美国老是要封抖音?因为抖音是老百姓自己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放上去。在法国的中国人当中流传着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就是在法国的中国人有两类,一类是已经被抢过、偷过的,一类是即将被抢、被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是他(罪犯)没有正当的生活来源,另一个就是对罪犯的惩罚不够,这些难道不都是人权问题吗?
张教授:我再补充一句,就是犯罪率已经这么高了,但法国包括在巴黎的市中心,我不知道最新情况,直到2019年我去的时候,几乎没有视频监控。法国认为这是侵犯人权,结果是犯罪猖獗,你在巴黎拿着手机拍街景,法国朋友都会提醒你注意手机,以防被人抢走。所以实际上人权涉及到很多整体的价值判断。
主持人:它所谓保护人权,但是实际上伤害了更大的人权。人在这里都没有安全感,那又谈何人权对吧。
1943年诺曼·洛克威尔创作的”四大自由“,分别是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张教授: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讲西方的人权问题。因为美国的罗斯福总统讲过一句话,他叫“免于恐惧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在中国你享有“Freedom from fear”,不少西方国家已经没有起码的安全感:没有傍晚散步的自由,没有夜市的自由,没有夜宵的自由,没有免于枪击的自由,没有免于抢劫的自由,甚至很多地方白天也没有任何安全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