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95集:欧洲与中美关系
最后更新: 2021-04-05 09:19:35统一后的德国逐渐恢复了实力,开始积极寻求与美国建立某种对等的关系。“9·11”之后,美国希望它的北约盟友能够支持它在中东所谓的反恐战争,但遭到了德国的拒绝,两国关系降到低点。到了奥巴马任期时,德美两国关系有所改善,但其间爆出了“棱镜门”的监听丑闻。特朗普上台之后,德美关系出现了更多的摩擦和裂痕。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朗普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而且要德国支付更多的北约“保护费”,对欧洲产品征收惩罚性的关税。在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上,美国施加压力,希望德国不要使用华为产品、停止俄罗斯与德国能源管道项目(北溪2号)等。这些都引起德国的反感。
文化上也一样。历史上,德国曾经长期被西方主流文明,特别是盎格鲁-萨克逊文明,视为一个野蛮地区。1760年代,由德国城市青年文化人开始了“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包括歌德、席勒等。他们努力表达一种内心的精神追求,显示德国强调精神的这种文化特质,和盎格鲁-撒克逊人强调物质欲望的文化是不一样的,是一种鲜明的对照。他们把德国文化自诩为更高的精神性成就。这体现在黑格尔哲学这样的德国古典哲学中,通过唯心主义哲学强调精神的力量,强烈批判英国实证主义,论证国家是理性的、最高的体现。
德国知识界的这种文化历史反思建构中,有一部分确实过分强调德意志特殊性,后来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但德国人当时的思想、知识体系的建构,我想到今天都影响着很多德国人,特别知识界这个集体的心理,使德国知识精英始终对英美文化有一种我所说的“心胜”,就是“我比你更高一点”。
从整个欧洲的角度来看,欧盟一直是希望摆脱美国束缚的。它要保持经济独立,要有欧元,这本身就是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最近中欧之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是去年12月,不顾美国的反对,欧盟抢在拜登正式上台之前与中国完成了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显然,欧洲知道自己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中国和东亚,这是世界最大的市场。
第二是今年2月份的时候,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与欧盟的商品贸易额为5860亿欧元,超过了美国与欧盟的5550亿欧元。正如欧盟-中国商会主席伍德克所说的:谁能失去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呢?我们更多地看到中国在引领经济全球化,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欧盟与美国保持距离,与中国适度走近,也有民间的支持。我看到欧洲外交关系协会对欧盟11个国家、15000人的民调有这么一个结论:超过60%的欧洲人认为,未来10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有影响力的强国。这个民调是在去年11-12月拜登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很快进行的。他们说,在欧中关系中,欧洲应该秉承独立的政治路线,不要滑进美国地缘政治利益的轨道。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欧美真正结盟是相当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中国可以向欧洲提供我称之为四次工业革命的各种产品,美国提供不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投资市场,欧洲企业会放弃吗?我想不会的。另外,美国的国家信誉被特朗普四年的胡作非为给糟蹋了。国家信誉一旦崩塌,恢复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至于欧洲本身,我想我们对它可以进行多几个层次的分析。欧洲是很复杂的一个世界,欧盟是一个层次,欧盟内部不同的板块又是一个层次,欧盟成员国又是一个层次,欧洲各国的企业又是一个层次,还有其他层次。这些不同层次对中国的态度绝对不是美国可以完全掌控的,恰恰相反,美国想孤立中国,我倒觉得最终可能它自己被孤立。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欧洲对华态度相当复杂,背后是欧洲对华认知的变化。过去欧洲把欧中关系看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欧洲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但随着中国的崛起,欧洲已普遍不再把中国看作是发展中国家。欧洲国家虽然也认同多边主义,但它越来越把中国看作是“竞争对手”和另一个超级大国,所以对中国的态度是既拉又打。它想走一条不同于美国的“第三条道路”,以实现自己在中美欧关系中的利益最大化。
此外,欧洲在很多方面还高度依赖美国,特别在技术领域、情报领域、反恐领域、国防防务领域等方面还有求于美国。再加上欧洲对中国还存有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的偏见、一些欧洲国家还有老牌殖民大国的傲慢和虚荣、有些人还对中国抱有一种我称之为“非常愚蠢的文化傲慢”,不少领域内确实双方有一些利益的冲突。另外,美国还在不停地对欧洲施压,所以我觉得中欧关系是会有波折的,会时好时坏,对此我们要心中有数。但从长计议,我自己的判断是,疫情后的国际大势是世界将以更快的速度向东方倾斜、向中国倾斜。
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了北约外交部长会议。他坦言,“我们盟友之间的信任产生了动摇”(观察者网视频截图)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以及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的推进,我想中欧、以及亚欧大陆经贸合作会进一步加强,这是一个大趋势,最终甚至出现某种我认为的“亚欧大陆国家之间整合”,也就是从中国经过俄罗斯和东欧,一直到德国的这么一个大的板块的良性整合。这不是不可能的,是一种大的势头。某种意义上,我想这也是对英美等国家之间的海权联盟的掣肘。从地缘经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我想这对于人类社会尽快摆脱美国主导的经济霸权和军事霸权都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这是我自己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好,今天就和大家谈这些,谢谢大家!
高健:
我想从中欧人文交流和历史文化的角度谈一下我对于中欧双边关系的三点看法。
我们看到,欧洲在近现代历史上追求地区的主导权、霸权,这事实上曾经是欧洲文化的一个主要政治诉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充满着此起彼伏的战争。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的废墟般的世界, 欧洲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他们充分意识到,这样一种对抗的方式永远都不可能是解决矛盾的真正途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欧盟与其说是大家合作谈出来的,不如说是在共同战争经验的基础之上“打”出来的。大家都意识到合作、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
我认识一位德国的资深政治家,这位老太太今年六十几岁了。在一次我们公开的研讨会上,她说过一句很动情的话:“我们这一代德国人是我们历史上唯一没有经历过重大战争的一代人,所以我们深深地知道和平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深深地知道合作、协商对于我们解决矛盾、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中国历来是一个强调多边主义外交原则的国家。我们的文化基因就特别强调“万物并行而不悖,相得而益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这个世界是精彩的,是因为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来秉持一种用平等协作、合作共赢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多边外交主义的国际原则和立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中欧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我想和各位强调的第二点是,加强中欧人文交流、尽全力地来弥合中欧之间的认知赤字是我们中欧关系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认识一个人都不容易,更何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呢?
随着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我们中国的综合国力是与日俱增。我们四十年来的平均GDP的增长真是一个世界经济奇迹,达到了9%。大家去看,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国家达到这样的高度、如此长时期的增长。
今天这个世界面对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主要变量毫无疑问是经济格局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之中,欧洲的确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它理解中国、认同中国、消化中国的发展变化的过程的确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何真正地在中欧之间加强我们彼此的理解和认识,我称之为“弥合我们的认知赤字”,是我们应该共同去做的事。
作为中国来讲,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我们要换位思考,所以尊重欧洲的核心利益、尊重它们的根本诉求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对欧原则。
作为欧洲而言,我个人觉得, 要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独立自主的欧洲,它更应该要加强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如果欧洲能够摘下看中国的有色眼镜,我相信欧洲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会看到一个根本不一样的中国。
- 原标题:欧洲与中美关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美国新增确诊40104例、死亡257例
2021-04-05 07:31 美国一梦 -
“五眼联盟对华行动,有个软肋”
2021-04-04 23:06 观察者头条 -
呵呵,澳大利亚一所高校“向中国投降”
2021-04-04 21:02 -
德防长又撂狠话:面对中国,西方不当弱者
2021-04-04 19:57 德意志 -
“芯片之争,中国绝非美国想象的无能为力”
2021-04-04 17:36 -
与毛派武装激烈交火,印军5死20失踪
2021-04-04 15:07 国际共运 -
英国新法案将扩大警察执法权,20余个城市抗议连连
2021-04-04 15:00 不列颠 -
法老“搬家”,埃及举行盛大仪式
2021-04-04 12:52 -
约旦前王储称遭军方软禁
2021-04-04 11:47 伊朗局势 -
见面时,他俩想把这事定了
2021-04-04 09:45 -
中国在菲投资充满秘密条款?菲财长驳斥后,媒体删文道歉
2021-04-04 09:40 -
驻塞尔维亚大使馆缅怀英烈
2021-04-04 09:21 -
美国新增确诊61317例、死亡756例
2021-04-04 07: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只用一代人时间,把贫穷国家变成美国对手”
2021-04-03 23:47 美国政治 -
他加戏:我帮忙建的中澳关系,得断
2021-04-03 21:08 -
英国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30人出现血凝块,其中7人死亡
2021-04-03 18:02 -
俄罗斯警告:若美国出兵,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2021-04-03 16:40 乌克兰之殇 -
人前喊着要与中国竞争,人后却…
2021-04-03 16:38 美国一梦 -
韩国同日与中美分别会谈,韩媒:“走钢丝外交”能否成功?
2021-04-03 16:26 三八线之南 -
阿根廷总统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2021-04-03 15: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95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