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 张军:助力民营经济,疫情时的一些帮扶政策应该延续
最后更新: 2024-03-01 07:46:01现在的财政主要还是就行业分配,比如花在教育、交通等方面,基本上都不是围绕家庭展开的。未来的财政支出应该更好地围绕家庭展开,那么反馈到收入方,就是整个政府的收入、财政来源需要有较大调整。因为现在政府收入主要来自企业,像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基本都来自企业,以后要逐步转变成让税收更多直接来自家庭,才能更好地匹配。
近期,财政界比较集中地讨论1993年的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已经过去30年了,现在到了需要进行新一轮改革的时候,况且地方政府收支体制目前也难以为继。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虽然很难,但我们必须要走出这一步,否则将来会成大问题。
至于养老问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这么快,社区养老当然要加快跟上发展,但可能中国人更喜欢居家养老,所以也要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居家养老的需求。
2022年8月22日,沈阳沈河区的居家养老中心,护理服务人员在和老人做游戏。图自视觉中国
所以我过去也在呼吁,我们要考虑怎样放开市场管制,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这些领域,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不要限制,这些问题完全靠政府是不可能解决的,肯定要靠更多的社会资源。中国的养老市场很大,但进入养老市场的门太窄,现在要把这扇门打开,甚至把围墙给打开,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去。
我相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有巨大的空间,现在新闻上报道的一些老人养老状况惨不忍睹,某些养老院很可怕,居住条件、服务质量都很差,这正是反映了中国整个养老市场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怎样提升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在我看来,一定要市场化。
银发经济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我们在很多领域里产能过剩,但同时也存在大量领域供给不足。而这些供给不足的领域基本上都是被现有政策管得太死了,没有放开。
观察者网 :“三稳”还有一稳是“稳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这实际上也说明,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您对整体就业形势、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有什么观察?很多传统行业都在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会对就业造成什么影响?在化解就业难题上,您有什么建言?
张军:我们的就业方式正在发生很大变化。过去我们理解的就业,是在一个正规部门里,也就是体制内,这种就业比较稳定。随着非国有制经济发展起来后,合同就业也发展起来,很多工作不再是铁饭碗,你有可能被裁员,有可能失去工作,经历这一二十年,大家也都接受了。
现在随着新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灵活就业、零工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甚至今天当一个人在谈就业时,他理解的就业可能是非常短期的,人们逐渐没有了长期就业的观念,我今天还做着这个工作,明天可能就放弃了,就待在家里。
就业本身是在一个内生的过程中才有了这种变化,因为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经济的发展,很多就业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统计就业和失业的口径,其实也要有较大调整。
针对当前年轻人的失业问题,要做非常详细的分析,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我个人认为,很多年轻人现在出现的就业变化,如果用过去传统的就业口径或失业口径去统计,并不能真正反映真实的变化。很多年轻人现在并不急于就业,大学毕业以后可能一两年内不就业,可能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类似的状况越来越多。
我曾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有过一个对话,当时谈到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斯蒂格利茨反复强调现在因为就业这一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所以失业这个词在今天的重要性已经大幅下降。过去理解的失业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但今天失业跟就业之间的界限有时比较模糊。他是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全球现象。
所以我认为,虽然创造就业在短期内肯定还是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毕竟经济仍处在“L型”阶段;但同时也要看清趋势,就业方式在发生很大变化,每个年轻人的选择机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灵活性,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市场活力其实也是这样,你给予市场更少的管制,市场活力越强,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观念、方式在变化,所以传统意义上比较固定的就业、体制内的就业占比会越来越少,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将来就是即时就业,而不是一个更长的就业周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刑法修正案(十二)正式实施,如何加强打击行贿?
2024-03-01 07:01 依法治国 -
国台办主任宋涛会见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
2024-02-29 22:29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发行
2024-02-29 20:18 文化 -
16省份披露去年罚没收入:广东是宁夏约27倍,重庆增速最高
2024-02-29 19:40 基层治理 -
国民党副主席对撞船事件遇难同胞家属表达慰问
2024-02-29 18:35 两岸关系 -
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双开
2024-02-29 17:08 廉政风暴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02-29 17:00 中国经济 -
神十七航天员预计4月底返回地面,今年发射神十八、十九号载人飞船
2024-02-29 16:10 航空航天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2024-02-29 15:45 -
去年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万,较上年减少534.5万
2024-02-29 15:39 -
政协委员: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实行更为开放的签证政策
2024-02-29 15:05 -
20分钟深圳↔珠海!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空中航线首飞成功
2024-02-29 14:31 -
中央环保督察:甘肃一高尔夫球场未按要求取缔,当地多次谎报
2024-02-29 13:4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张军:我们需要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虽然很难但必须走出这一步
2024-02-29 13:1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张军:政府财政支出要和公众需求相匹配,避免矛盾越来越尖锐
2024-02-29 13:1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速度和质量哪个重要?张军: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能为了增速死要面子
2024-02-29 13:1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稳预期”成第一,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4-02-29 13:1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张军:强烈建议公布中国经济季度环比数据
2024-02-29 13:1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张军:民营企业还没缓过来,不能一下子把帮扶政策都取消了
2024-02-29 13:1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河南一地大片麦田被毁?官方回应
2024-02-29 11:52 聚焦三农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