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学通:国际秩序已出现性质转变,战争将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最后更新: 2025-07-03 13:40:04随着本轮伊朗和以色列的战争按下暂停键,全世界都进一步感受到了现行国际秩序的动荡与不确定性;尤其美以两国轮番轰炸核设施的行为,无疑为全球核不扩散事业蒙上了一层巨大阴影。
在6月26日举办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媒体吹风会暨2025年度“清华会客厅”媒体沙龙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梳理了以伊冲突的时间线,深刻剖析了近期国际政治事件对全球秩序造成的冲击及影响,并对未来国际局势的走向作出了宏观判断。观察者网整理了阎学通教授的讲话,并全文刊发。本文未经作者审定。
阎学通: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本届世界和平论坛的举办背景。或许大家也注意到,近期围绕和平与安全议题的国际会议,其关注度已超过经济发展议题。下面我先为大家简要梳理一下当前局势,再分享我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关注一下过去两天里以色列与伊朗冲突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以色列证券大楼附近遭遇伊朗弹道导弹精确打击
6月10日,美国和以色列官员对外称,特朗普已告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他反对对伊朗动武。我的理解是,这并非当时特朗普对外故意放话。现在很多人认为美以早已商定于13日发动攻击,但从各方的情况看事实并非如此。
特朗普10日就明确反对军事行动,并认为当时美伊之间仍有可能重启核协议,当时双方已商定于15日就核问题举行谈判。我认为,在10日这个时间节点,特朗普公开反对以色列对伊朗动武是真诚的,因为他的政治根基——“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要求他兑现“美国优先”的承诺。
MAGA一直主张,特朗普不应为了内塔尼亚胡的个人利益发动战争,也不该拿纳税人的钱、让士兵冒生命危险,让美国重蹈阿富汗、叙利亚和伊拉克那种持续十年以上、乃至二十年的战争覆辙。MAGA坚持只有特朗普“不再干这种事”,他才能继续获得支持。因此,6月10日特朗普选择公开反对军事打击,实质上是在维护他国内基本盘对他的支持。
但是这一件事还告诉我们,美国共和党、民主党这两个党似乎都摆脱不了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牵制。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以色列告诉美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美国政府尽管并不情愿,却仍被迫采用。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加沙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加沙进行人道援助,结果物资在运送途中被以色列军队拦截,不被允许进入加沙。对此,拜登就骂了内塔尼亚胡一下,这是公开的报道。拜登说,我给你以色列提供军援,然后我象征性地(给加沙)做一点援助,做个样子,你都阻止我,不允许我进去,但是拜登依旧没法挡住内塔尼亚胡。
然后,内塔尼亚胡居然有办法让美国国会通过了《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意思是不仅你做了反对犹太人的行为是违法的,你连有这个意识都不行。你说了反对犹太人的话,你有这个思想就是违法。内塔尼亚胡居然有能力让美国国会通过一个和关乎言论自由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相反的法律,其政治影响力非常强大。
到了6月12日,特朗普曾表示,以色列可能对伊朗会发生袭击,但不是迫在眉睫。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他已经同意内塔尼亚胡要攻击伊朗的这个方案,但具体是哪天,不是特别确定。结果第二天,也就是13号以色列就对伊朗发动了战争。当天,特朗普就表示他知道以色列要对伊朗发动战争,并批准了以色列的请求。
美军袭击福尔多核设施后的卫星图
到了19日,特朗普说,有关我批准打击伊朗的报道完全是假新闻,是恶意编造的谎言,美国无意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这番话还释放出一个信号:美国不会听从内塔尼亚胡的指令。此前有媒体报道,内塔尼亚胡不断向特朗普施压,要求他发起攻击,然后美国MAGA阵营反对的声音就出来了。
MAGA坚持认为,不能任由内塔尼亚胡决定对伊朗政策,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应动武,甚至有不少现役士兵和退役老兵公开表达了这一观点。于是,特朗普在19日坚称美国对伊朗打击这些都是“造谣”,并予以否认。但仅仅三天后的21日,特朗普又宣布美国已成功打击伊朗三处核设施。美国国防部长透露,特朗普在最后关头决定发动打击。
但不管怎么说,特朗普最终还是按照内塔尼亚胡的意愿制定了对伊朗的行动政策。
到了6月22日,内塔尼亚胡声称,美国的军事行动是经过以色列“充分协调”后才付诸执行的。什么叫“充分协调”?就是以色列先说服了美国,美国才同意出手;美军的行动完全是在内塔尼亚胡的推动下进行的,如果没有内塔尼亚胡的协调,美军就不会打击伊朗,还是等于美国按照以色列的想法对伊朗进行了打击。
同期美国众议院的一些资深议员着手制定方案,意在阻止特朗普总统对伊朗发动进一步军事干预。虽然22日的打击已经结束,但他们强调绝不能让类似行动再度发生。
之后特朗普的看法又有所转变。23日,他宣布以色列和伊朗达成停火协议,可是不到四小时,两国又重新交火。特朗普宣布停火的时候,很多人说你看美国真有本事,美国说停就停,结果不到4个小时就打起来了。
特朗普自己承认这是以色列先打的,他知道自己控制不住以色列,于是在白宫对记者说:“我必须让以色列冷静下来。”“以色列,我们刚达成协议,他们就出来投下了大批炸弹,这是我从未见过的。这是我们见过的最大规模的炸弹,我对以色列的行为很不满意。”“这两个国家战斗如此久又如此激烈,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他当时情绪非常激动,如果大家看英文原片,就会听到他用F开头的脏话骂内塔尼亚胡。由此,我们不禁要问:美国对以色列的控制力究竟有多强?在这场战争中,究竟是美国说了算,还是被以色列牵着走,甚至被迫做出一些它本不愿意的决定?
国际关系中有个说法,叫作“尾巴摇狗”,指的是小国将大国拖入战争,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关键在于,我们得弄清楚:美国为何会被这样“拖入”战争?
相关情况显示,特朗普紧急给以色列打电话,要求以色列不能再攻击伊朗;内塔尼亚胡则回应称伊朗已违反停火协议,无法取消军事行动。如果该消息属实,说明双方已经在电话里面吵起来了。报道说这是一个强硬的对话,当时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又过了一段时间,以色列政府宣布停火,但当时真停假停大家都不知道。
2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也表示,希望这次停火能够真正持续,不再出现欺骗。我不知道媒体朋友们怎么看,但似乎现在很少有人认为这次停火是一个持久性的事件,大多数人预计它只是暂时的,能停多久,大家都不知道。
随后,特朗普出席北约会议时警告称,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或将很快再次爆发。这也意味着美国没有把握说这次停火是美国说了算,我让他们停他们就停了,我让以色列停就停。连特朗普自己都感觉内塔尼亚胡可能不会听他的,这才有了他在北约的发言。
咱们把从10号到现在的事情梳理一下,会看到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获得很多人想象中的主动权,这让大家感到国际形势变得非常不确定。如果美国政府、最高决策者对自己的每项决定都是被迫作出的,那么确定性在哪?哪里还有确定性?
甚至对发动海外大规模打击的决策,都要犹豫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决断,而不是提前三五个月制订周密方案、按部就班执行,所有决策都非常临时。从10号到21号加一起才11天,三军统帅在短短11天里就要作出“打”还是“不打”的决定,而且这个决定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前后180度大转弯,你们认为这个国际安全能有确定性吗?
特朗普在是否轰炸伊朗核设施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最终动用7架隐身轰炸机轰炸伊朗核设施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件事看出,为何大家觉得当今国际秩序愈发不稳定,其不确定性也不断加剧。而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美国自身并不具备按照既定方案按部就班推进军事行动的能力,而是需要跟随局势变化不得已地应对。但是,我认为它其实是可以主动控制相关事件变化的,这是第一点。
标签 2025世界和平论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2025-07-03 13:27 不列颠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2025-07-03 13:12 金砖国家 -
-
伊朗称逮捕700多名涉以间谍,以方回应
2025-07-03 11:44 伊朗局势 -
“还想阻挠大陆武统?美国太晚了”
2025-07-03 11:07 -
“美国占一半,中国分四成,欧洲...”
2025-07-03 11:07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2025-07-03 10:51 观察者头条 -
印度外长在美表态:要这么对中国
2025-07-03 10:31 龙象之间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宫整活,北约秘书长:惊喜且有趣
2025-07-03 09:44 -
王毅会见卡拉斯:中国不是美国
2025-07-03 09:25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2025-07-03 09:12 法国见闻 -
“富士康要求中国员工从印度撤离”
2025-07-03 09:07 大公司 -
中国紧盯贸易协议,“若谁联美抗中,必遭反制”
2025-07-03 09: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金砖峰会在即,北京对话和金砖国家政策中心将联合主办对话会
2025-07-03 09:05 2025金砖峰会 -
“美国人自豪感急剧下降,特别是民主党人”
2025-07-03 08:58 美国一梦 -
冯德莱恩涉华最新表态
2025-07-03 07:39 -
默克尔:欧盟不应怕美国
2025-07-03 06: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协议成了,越南加税20%
2025-07-03 06: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2025-07-02 22:38 美国一梦 -
特朗普威胁:敢碍事,就逮捕你
2025-07-02 21:44 特朗普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
“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
最新民调:4成支持马斯克成立新政党
-
美伊下周在挪威谈?
-
“俄美有兴趣共同实施经济领域一些‘有前景的项目’,特别是能源”
-
人才引进被举报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围名单与此前一致?包头通报
-
特朗普威胁:周五,接关税吧
-
“欧洲领导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议”
-
“我签署时候,B-2、F-22将从头顶飞过”
-
天文学家发现第三个进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
冯德莱恩承认:来不及谈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外国游客得加钱
-
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