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学通:国际秩序已出现性质转变,战争将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最后更新: 2025-07-03 13:40:04下面我们以“以伊战争”和“俄乌战争”为基础,看一下未来国际变化的趋势,做一个宏观判断。去年我已经谈过,国际秩序已从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如今,逆全球化秩序的不确定性更为严重,既体现在战争与军事安全领域,也体现在经济合作层面。
在军事上,冲突呈上升趋势,就是冲突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俄乌战争于2022年爆发,但这场战争没有向外扩散,也没有打到其他国家的领土上;加沙战争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不断向外扩散,卷入加沙战争并不是简单表态,而是越来越多国家采取了实质性的军事行动:以色列在戈兰高地打击叙利亚,在黎巴嫩交火,也门的胡塞武装介入,如今又对伊朗发动攻击。所以,这场战争呈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
扩散到头了吗?我不敢断言它是否已达极限,但也不能排除继续扩散的可能性。加沙战争进一步扩散的危险依然存在,也就是说,以色列还有可能对其他中等国家发动新的军事打击——是谁我也不知道,但至少正如特朗普所言,与伊朗再次开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核扩散风险。美国此次对伊朗的军事打击,明显违背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本原则。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监督安排,拥核国有责任为其所监管的核项目提供安全保障;但现实是,伊朗的核设施不仅未获保护,反而遭受了核国家的打击。由此产生一个严重问题:当美国攻击伊朗核项目时,其他无核国家会质疑,拥核国家对无核国家的承诺到底可信不可信?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袭击发生后希望伊朗核实浓缩铀去向
所谓可信,不是由拥核国自己宣称(无论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还是法国)自己的保障可信就结束了,而必须由无核国家来判断。这正是“道义现实主义”所强调的:一个大国的道义是否成立,不在于它自我声明,而在于他者的评断。正如要判断“阎学通是否有道德”,也不是他自己说了算,而要看他人如何评价,这一他者之判才是道义的最终依据。
美国今天的做法必然让无核国家对核大国的可靠性产生怀疑,会质疑它们会否对无核国家的核项目发动打击。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对核大国心存疑虑,发展核武器的动机或可能性就会随之上升,这对遏制核扩散非常不利。
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有一个无核国家支持美国对伊朗进行核打击,支持以色列对伊朗进行核打击,就是德国总理默茨。为什么?他真正的想法我不知道,但如果欧洲国家都采取这个做法,那么结果会是什么?他们是否会借机为自身发展核武器寻找借口?我们不知道。
但默茨的做法使得欧洲很多人不理解,很多人批评默茨说你怎么会说这句话,目的是什么?由此可见,核扩散的风险正在加剧,而非减弱。
还有在安全方面,人权规范也遭到严重侵犯,加沙是最典型的案例。这次伊朗与以色列的相互攻击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但是这些伤亡与加沙相比,整个伤亡规模要小得多。
加沙两年内已有五万多平民遇难(有人说已达六万),且袭击目标直指学校和医院。这暴露出一个严峻问题:当今人们对遵守战争法已毫不在意,过去至少还会口头宣誓遵守,如今连口头声明都省略了。
所以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恐怕不仅仅是程度的变化,有可能带有一定程度上性质的转变。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这两种秩序不是国际合作程度的变化,而是方向的分野,是往南走还是往北走的本质不同。今天的逆全球化秩序是一个混乱的、我们不想看到的世界秩序。第二点是经济层面,第一次产业链中断始于美国对华贸易战,导致了双边产业链的部分断裂;等到2022年乌克兰战争爆发,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又引发了更多领域的链条断裂。如今,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又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链中断。现在的趋势就是我们看不到原有产业链可以得到修复的可能,反而现有趋势会导致更多的产业链断掉。
所以大家看到现在有一个说法,“重塑产业链”,它不同于“修复产业链”(即恢复被破坏的链条至原状),而是另起炉灶,构建全新的体系。这个产业链跟过去产业链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特点:过去一个产品可能有上百个国家参与,如今可能仅由三国合作完成,这导致新产业链往往比旧链更短、参与国家更少。而那些尚存的长产业链也面临进一步断裂的风险。
美国持续采取制裁措施,且特朗普时代的制裁政策延续至拜登时期,形成常态化制裁和逆全球化趋势。这使得美国对外经济合作的第一手段不再是“合作”,而是“制裁”。其中最常用的便是关税加征,美国频繁加征关税,其他国家也常以关税进行报复,导致相互制裁成为经济往来的新常态。过去美国通常仅在个别问题上使用制裁,现在不是,制裁已成为第一手段。美国会先考虑制裁,然后才考虑合作,在制裁为前提下的合作。
特朗普上台后就开启了关税战
所以这种以制裁为合作前提的状态究竟属于“斗而不破”,还是属于“以斗争求团结”,我觉得这个概念有点都对不上。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都是在讨论合作之前,先要讨论斗争、制裁和惩罚,然后才是在这种惩罚下商量如何合作。
这一点,与全球化时代先谈合作、讨论双边互利、追求绝对收益的逻辑大不相同。全球化时代的合作,关注的是“合作能带来哪些好处”;而如今的合作,则聚焦于“如何将制裁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其本质从扩大收益转为减少损失,追求的是相对收益。
形成所谓“你要与我合作,我就少制裁你一点;你与我合作,我就降一点关税”,以制裁为基础的合作模式的新常态。因此,自特朗普执政以来,无论安全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有些是过去就有,在这个时期强化了,有些是过去不常见,现在变成常态化现象。
之前很多人都在套用一个冷战后由美国提出的全球化国际秩序概念,这个概念得到了很多欧洲国家支持,叫作“基于规则的秩序”(rules-based order),但现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已经不再用这个词了。你会发现之前很多曾经使用过这个概念的国家,比如说欧洲和一些美国的盟友,也不再谈rules-based order。原来中国不太支持这个概念,但是现在中国政府开始讨论rules-based order,我们开始接过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现在,特朗普虽未明确提出要建立何种国际秩序,但他的“电话外交”已经显示出来,他只与各国最高领导人通话,不会和低级别官员打交道。我个人理解为:他试图建立一种以决策者个人交易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当你以秩序、以规则为基础时,我们可以讨论谁违反了规则、谁对谁错,并依据对的一方做法行事,大家至少有一套指引原则。而若一切都建立在决策者个人电话达成的协议(deals)上,你能想象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吗?
无人确切知道两人在电话中究竟商定了什么;即便商定了,也不清楚双方是否对“那件事”的理解完全一致。
比如,特朗普给内塔尼亚胡打电话,约定停火4小时,结果4小时后战火重燃。然后内塔尼亚胡在电话里面辩称:“我在电话里不是那个意思,你理解错了。”
所以,以决策者个人电话交易为基础的秩序,本质上是不确定的,因为你不知道标准是什么,不知道内容是什么,更无法确认双方是否真正理解了对方的意图。如果双方“鸡同鸭讲”,如果我以为他是说那意思,他说我是误解了他的意思,那怎么解决?这种以个人交易为基础的秩序,注定充满变数,因为它的根基本身就不稳固。
今天我就先分享这些观点,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2025世界和平论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2025-07-03 13:27 不列颠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2025-07-03 13:12 金砖国家 -
-
伊朗称逮捕700多名涉以间谍,以方回应
2025-07-03 11:44 伊朗局势 -
“还想阻挠大陆武统?美国太晚了”
2025-07-03 11:07 -
“美国占一半,中国分四成,欧洲...”
2025-07-03 11:07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2025-07-03 10:51 观察者头条 -
印度外长在美表态:要这么对中国
2025-07-03 10:31 龙象之间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宫整活,北约秘书长:惊喜且有趣
2025-07-03 09:44 -
王毅会见卡拉斯:中国不是美国
2025-07-03 09:25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2025-07-03 09:12 法国见闻 -
“富士康要求中国员工从印度撤离”
2025-07-03 09:07 大公司 -
中国紧盯贸易协议,“若谁联美抗中,必遭反制”
2025-07-03 09: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金砖峰会在即,北京对话和金砖国家政策中心将联合主办对话会
2025-07-03 09:05 2025金砖峰会 -
“美国人自豪感急剧下降,特别是民主党人”
2025-07-03 08:58 美国一梦 -
冯德莱恩涉华最新表态
2025-07-03 07:39 -
默克尔:欧盟不应怕美国
2025-07-03 06: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协议成了,越南加税20%
2025-07-03 06: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2025-07-02 22:38 美国一梦 -
特朗普威胁:敢碍事,就逮捕你
2025-07-02 21:44 特朗普
相关推荐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