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破除美国智库三大“神话”,中国学界如何打赢新时代“思想战争”?
最后更新: 2022-11-28 13:26:21正如《外交政策》对近年来美国智库表现进行鞭辟入里的批评:“美国智库专家们被视为是庞大且浪费的华盛顿机构的一部分,其存在甚至可能弊大于利。许多美国人认为,智库唯一明显的目的是为政客们提供在无休止的、浪费的党派斗争中互相攻击的棍棒。”[19]这样的评价应中了笔者近年来与美国智库交往的直观感受。
在讨论中美分歧、俄乌冲突、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中美智库对话会上,通常美国智库学者观点与其政府政策立场以及美国同行对外口径的相似性,往往出奇的一致。中国学者原本是想摆着客观平等理性态度与对方探讨,结果往往成了对方的宣传对象。由此看,中国学界对诸多美国智库的真实决策影响力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对其“外宣”能力也须更加重视。[20]
3. 看待美国智库:取之精华,去其糟粕
梳理美国主流媒体对本土智库的严厉批判以及对美国智库神话的揭露,能更好地调适中国学界对美交流的心态与方位,也对更精准地从美国智库身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各界应以平常心看待美国智库及其发布的每个报告。
鉴于历史积累与国家地位的原因,许多美国智库往往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尤其是一些高官离职后都愿意到知名美国智库去担任高级研究员或管理岗位,使得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学界往往认为一些知名美国智库的决策影响力很强,所推出的智库报告背景深厚,甚至暗藏政府的决策部署等等。其实,多数美国智库研究报告都只是美国激烈竞争的思想市场中的一个“竞品”。每年数以万计的美国智库报告中,真正能够长久流传的精品廖廖无几,生命力极短的智库报告多是为了显示该智库的存在或标榜其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
一些美国智库为了设置话题或增加知名度,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
比如,传统基金会就公开承认,他们目的不是学术研究而是为了宣传。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则干脆把他们的学者称为“发言人”。[21]这些美式“宣传”“发言”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一旦被中国官方批驳或制裁,反而在美国各界博得大名。
对此,针对那些没有太多决策影响力的美国智库声音,中国官方大可付之一笑,不必太当真;对那些看似来势汹汹、与政府有些关联的智库报告,则可以“智库来、智库往”的方式,由中国智库层面进行更针对性的批驳。对有的美国智库学者到中国说得好听的话,也不必轻信,很可能这位学者回美国后又说得是另一套话。对美国智库及其报告、观点的平常心,有利于保持战略定力,更不会被其牵着鼻子走。
其次,中国学界应更自信地与美国智库平等交流、讨论甚至辩论。
可能是出于长久以来对曾任过高官的一些美国智库学者的尊敬,中国学界在与美国智库交流时往往显得过于温和与客气。以笔者数以百次参加中美智库对话及相关研讨会的经验看,美国智库往往在会议对话场合表现得咄咄逼人,或直入主题,更善于主动设置议程,带动对话节奏,对讨论双方问题中的中方责任往往直言不讳,有的甚至完全是站在美国意识形态或一些子虚乌有的信息基础上阐述观点,美方学者的类似表现时常令中国学者内心憋火,却又回击不足。尽管近年来中国学者对美平等交流、对等交锋、理性辩论的频次越来越高,但从国际话语权上看仍相对处于弱势。
对此,中国学界应针对性地发挥对外发声的作用,既敢于也善于对美国智库的不当言论进行及时纠正,展开更有针对性的讨论与辩论。这要求中国学界既需要有更扎实的外语能力、知识储备、口才应变以及对相关口径的把握,更需要有知己知彼、以理服人的能力,进而为塑造新时代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做出智库贡献。[22]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爆冷输球后,比利时多地爆发骚乱
2022-11-28 11:04 2022世界杯 -
“能源危机是欧盟领导人自找的,成了对民主的测试”
2022-11-28 10:54 俄罗斯之声 -
北约秘书长:我们只是付钱,乌克兰可是在流血啊
2022-11-28 09:58 凉战 -
加拿大“印太战略”大肆攻击抹黑中国,我使馆驳斥
2022-11-28 09:29 中国外交 -
卫健委:昨新增本土3748+36304,其中广东1347+7761
2022-11-28 09:13 抗疫进行时 -
美国新增感染4355例、死亡0例
2022-11-28 07:31 美国一梦 -
伊朗议会通过伊朗加入上合组织法案
2022-11-28 06:55 伊朗局势 -
南非实验室:下个变异株或更危险
2022-11-27 22:42 抗疫进行时 -
王毅会见俄罗斯新任驻华大使
2022-11-27 22:36 中国外交 -
他穿着印有俄国旗的球鞋上场,国际足联:不处罚
2022-11-27 21:46 2022世界杯 -
扎哈罗娃:俄在不友好国家“只留一两名外交官”
2022-11-27 20:14 俄罗斯之声 -
“北京治霾已见成效,新德里为何不行?”
2022-11-27 19:07 印度惊奇 -
在机场行纳粹礼高呼“希特勒万岁”,美国男子被捕
2022-11-27 17:28 -
哭倒一片...
2022-11-27 16:21 -
马来西亚社会高度分裂,安瓦尔政府能走多远?
2022-11-27 15:49 -
“欧洲要为美国人的一意孤行做好准备”
2022-11-27 14:30 观察者头条 -
中国制造 全球首艘!新特种船到阿联酋探油
2022-11-27 14:06 -
美国政府多年来首次允许雪佛龙重回委内瑞拉采油
2022-11-27 12:41 -
托卡耶夫就职演讲:优先关注与中俄等邻国的关系
2022-11-27 11:54 一带一路 -
美国违反世贸原则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方严重关切
2022-11-27 10:10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