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五毛钱引发的法国黄色革命
关键字: 黄马甲法国黄马甲黄色革命法国暴乱法国街头暴乱且看法国左右翼在野党的表现:
极右翼领袖勒庞女士甚至“诗兴大发”,发推称赞:“英雄啊,黄背心,你们把自己的身体变成壁垒,高唱马赛曲,保护无名英雄纪念碑,以免遭到打砸。你们是站起来与小流氓勇敢斗争的法国人民”。
法国站起来党魁讥讽内政部长,本来属于放火政府,现在却扮演起救火队的角色。他甚至指责政府有意识在星期六让暴力膨胀,从而让人民运动失去信用。
共和党也谴责暴力,但谴责的是“自我封闭在这一暴力中的共和国总统和政府”,称是因为他们没有听取人民,没有向人民伸出援手,才引发人民的愤怒,把责任全推到执政党身上。
法国不服从领袖梅郎雄指责“当权者希望发生严重事件来让人们感到恐惧”,当晚他发推称:“这是历史的一天,在法国,公民起义让马克龙一派以及金钱世界发抖。”
别忘了现在的在野党也是昔日的执政党,它们也有着众多的资源。当他们介入的时候,这场运动怎么可能不一再升级?怎么可能短期收场?
要知道这个连法国的象征凯旋门都不放过的暴力运动,伤害的是这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和民族荣誉,但政党利益高于一切,这就是今天西方民主政治的现实。
2014年台湾发生“太阳花运动”时,学生非法占领“立法院”,在野的民进党不但不谴责,相反还全力声援。可是它就不想想,如果民进党执政,学生也去做同样的事情,它该怎么办?
不过面对这样的局面,执政党也是轻描淡写,竟然把游行发生暴力事件归结为少数职业破坏者(法国内政部长认为暴乱是破坏秩序的惯犯、职业打砸抢所致)。而对于这些所谓的职业人士,多年来一直存在,历经多个不同政党执政,却从未得到整治。以致于有警察怀疑这些人是政府故意放养的,如无暴力行为出现,当局又如何能公开劝阻民众上街,将其负面化并在短期内压下社会运动呢?
我多年来之所以对法国民主越来越失望,当家做主的人民如何表现就不说了,那些精英组成的各政党,怎么就连暴力这样的问题都会没有共识呢?如此无原则不就是为了一个权和利吗?这怎么像搞了两百多年的老牌民主国家的样?
所以一个五毛钱的改革就能引发一场如此烈度的革命风暴,就是今天西方制度运行困境的写照。
最后要说的是,在五毛钱的改革出台之前,法国还对高等教育进行了超大幅度的改革,甚至可以说是教育路线的大变革。但奇怪的是,这样大动作的改革竟然在法国未能引起一点波澜。
原因很简单,这次改革的对象是留学生。过去法国对学生采用平等原则,只要是学生,不管来自什么地方都一视同仁。公立大学除了收一点注册费外,所有人都是免费。这和英美教育产业化完全不同。为此既显示了法国的软实力,增强了法国(法语)的吸引力,而且还在全球培养了不少亲法派精英。
然而,这一次法国决定改变这样的教育方针和理念,所交费用上涨十几倍:本科生从过去的170欧元涨到2770欧元!硕士从243欧元涨到3770欧元!
最奇葩的是,法国总理菲力普声称学费暴涨的目的是为了:“欢迎更多留学生来法国。”没有看错,他说的就是:为了“欢迎更多留学生来法国”!法式政府的逻辑就是如此。
但事实是由于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占42.7%,他们多数都没有能力承担这个费用而不得不离开。
法国这样做的原因谁都知道,就是因为财政困难才不得不放弃教育平等的价值观。这和法国民众因为经济而放弃环保低碳价值观是一样的。能光天化日之下如此黑白颠倒,也真是令吾辈大开眼界。
且不说法国教育理念的改变是否合理,后果是否严重,从长远来看国家是否得不偿失,问题的关键在于全法国竟然一片静悄悄,这和区区五毛钱引发的爆炸性效果实在是过于悬殊。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留学生没有选票,其利益自然没有保障,自然可以被任意侵害和剥夺。如果说民众可以为了五毛钱而阻断改革是一个极端,那么另一个极端就是这种制度根本无法保护弱势群体。别说没有选票,就是选票少也同样被忽视。这恐怕就是法国少数族裔比如穆斯林往往诉诸暴力的原因,而且寄希望于未来通过高生育率改变处境。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因,法国这场微不足道的五毛钱引发的如此不成比例的黄色革命,背后就是国民性、价值观共识的崩解和制度的失灵。不管是哪一方取得胜利,最后失败的都是整个国家。国民性无法改变,看来能动的只有价值观和制度了,只是以今天的法国来讲,它还有这个可能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法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8-12-04 09:38:16
-
未来三个月,对中美都很关键
2018-12-04 08:52 中美关系 -
11名中国人在日被捕 自称受中介欺骗
2018-12-04 08:50 -
彭丽媛教巴拿马总统夫人用中文说“零歧视”
2018-12-04 08:10 -
巴黎逮捕412人:大多来自外地 还有“专业人士”
2018-12-03 23:08 法国见闻 -
法国“黄背心”冲进凯旋门博物馆 砸烂历史文物
2018-12-03 22:51 欧洲乱局 -
日本政府抗议中国疑似开发东海油气田 外交部回应
2018-12-03 22:27 日本 -
发射事故53天后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成功升空
2018-12-03 21:11 航空航天 -
中方回应“中美发布声明有差别”
2018-12-03 21:02 中国外交 -
美国替阿声明“中国掠夺性经济行为”,立刻遭反驳
2018-12-03 20:14 G20 -
尼日利亚总统是克隆人?本尊回应:这是真的我
2018-12-03 19:55 非洲之窗 -
外媒:电动公交、卡车、出租,中国都是唯一玩家
2018-12-03 18:34 新能源汽车 -
这首40年代的圣诞歌被停播了
2018-12-03 18:24 当代妇女解放 -
为纪念他,美国政府暂不关门
2018-12-03 17:32 美国政治 -
凯旋门被涂“推翻资产阶级” 马克龙视察嘘声一片
2018-12-03 17:16 法国见闻 -
卡塔尔宣布下月起退出欧佩克
2018-12-03 14:43 -
特朗普邀功称中国答应降低汽车关税 遭美网友调侃
2018-12-03 14:38 中美关系 -
英国宣布将退出欧盟“伽利略”计划
2018-12-03 14:26 -
文在寅:金正恩回访首尔意义重大
2018-12-03 14:20 朝核危机 -
动保女权互掐 加州这块广告牌火了
2018-12-03 14:02 -
习近平在葡萄牙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18-12-03 13:27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