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洋:退出《中导条约》后,美国的中程导弹将如何针对中俄?
关键字: 中导条约中程导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东风导弹战斧潘兴【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尽管距离正式通知和生效还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但从特朗普派博尔顿赴俄向普京说明退出《中导条约》的相关情况来看,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退出这个当年曾经占过大便宜的条约已经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接下来,特朗普要怎样挥舞中导武器,对付中俄两国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冷战连营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中导条约》的时候,他虽然炮轰了一圈的国家,但是核心议题在外界看来只有两个:一是俄罗斯明明已经违反了《中导条约》,我为什么要遵守?二是中国都不加入《中导条约》,我也不要!虽然用双边条约之外第三国的状况作为自己违约的理由这件事儿在国际法专家眼里显得很荒谬,但博尔顿在俄罗斯的态度却表明,特朗普也许真的是这么想的。
凡是我自己没占到的便宜那都不是便宜,前人占了的那就得退了再占一遍
理论上说,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既然是要摆脱对美国的束缚以获得“实际利益”,那美国自然是要研制和部署各种陆基中程导弹,甚至给他们配备上核弹头,才可能让这种透支美国国际信誉的行为“有所回报”。既然特朗普把退出条约的责任甩到了中俄两国头上,那么欧洲与东亚毫无疑问就会成为美国新中导的部署地。
《中导条约》限制了美国研制和部署中程和中近程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在冷战中,这主要包括美国陆军在欧洲(主要是驻德美军)部署的“潘兴1A”和“潘兴2”两种弹道导弹和UGM-109陆基“战斧”巡航导弹。时代进展到今天,虽然美国因为条约限制,没有直接研发这两类导弹,但美国在中导技术领域却并没有任何的盲点,只要美国愿意,无论是全新研制,缩短洲际导弹射程以获得更大的战斗部或者将海基、还是空基导弹改为陆基,美国都能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拿出可用的陆基中程导弹型号。
因为中导条约的限制,美国现在只有舰载的“战斧”,可是把它改成陆基也没啥难度
在冷战欧洲的情况下,陆基弹道导弹本身的采购成本并不便宜,1982年每枚“潘兴2”弹道导弹的采购价格要大约420万美元,而一枚能够投掷8-10个核弹头的“三叉戟 I”弹道导弹的价格在1985年大约要1400万。但如果算上发射载具的成本,半挂牵引的“潘兴2”发射车和造价动辄十几亿美元的核潜艇(毕竟在冷战的核战争条件下,他们本质上都是“一次性”的装备)相比,则是明显占据优势,当然这样的便宜让陆基导弹没办法有潜入水下的隐蔽性,只能依靠额外加固防护设施或者自身的地面机动来保存自己。
这类武器的部署,在欧洲整体上还是“整旧如旧”,而且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毕竟部署这些武器还是要对抗俄罗斯,冷战时期的导弹部队以基地为核心,借助欧洲相对完善的公路网络进行机动和在预定地点展开发射的形式在如今不仅依然适用,在北约空中力量占据优势的今天还更加安全。加上北约东扩,如果将这些导弹部署在东欧,不仅能够轻易威胁莫斯科甚至更东面的俄罗斯地区,由于导弹飞行时间缩短,留给俄罗斯的预警时间也会更短,让导弹更加难以拦截。
在欧洲恢复冷战时期的部署态势并不困难
亚太中导:地狭人稠,何处下脚?
但是美国的中程导弹如何在亚洲进行部署却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历史上美军在亚洲部署中短程和中程导弹的时间非常早,但持续时间却很短。上世纪50年代,美军曾经在台湾和韩国部署过一款使用核弹头、射程1000公里的“斗牛犬”地对地巡航导弹,针对的是中国东南沿海和朝鲜半岛北部,但是在1962年以后该型导弹就停止部署,转而在日韩部署战术核武器。
在欧洲地区,由于公路网发达,陆基导弹可以沿着公路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高速机动,很难被精确定位和快速打击,类似“潘兴”这种使用履带式底盘或者SS20这样有轮式三用车的型号更是可以直接在野外进行机动发射,而在东亚地区美军可能部署中程导弹的地方,虽然公路交通网同样发达。但由于日韩狭长的领土、高度的城市化以及巨大的人口密度,并没有广阔的陆地可供机动和发射。
正因为城市化率太高,自卫队每次调动都搞得很魔幻——如果装备核弹头的中程导弹开上秋叶原街头就更魔幻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于宝辰
- 最后更新: 2018-10-31 07:57:54
-
价值2亿元的直升机,来上海了
2018-10-30 22:36 中国进博会 -
美又限制中国芯片企业,商务部回应
2018-10-30 22:09 中美关系 -
新口号“Blexit”:黑人脱民主党得自由
2018-10-30 21:59 美国政治 -
特朗普将签字:生在美国就是美国人,荒谬!
2018-10-30 21:05 美国一梦 -
印环保部门:空气再无改善,私家车不准上路
2018-10-30 20:46 印度惊奇 -
威尼斯城77%被淹,因31年前的水利工程还未完工
2018-10-30 20:27 欧洲乱局 -
美国威胁再加税 外交部回应
2018-10-30 19:19 中美关系 -
外媒:中国正粉碎欧洲人的电动车梦
2018-10-30 19:16 新能源汽车 -
-
第二波移民“大军”闯入墨西哥,逼近美国
2018-10-30 18:31 美国一梦 -
习近平就印尼狮航客机失事向佐科致慰问电
2018-10-30 18:08 中国外交 -
中文“特难学”?德媒分析为何德国学中文的人不多
2018-10-30 17:50 德意志 -
权力真空!总统突然解职总理,总理不肯走…
2018-10-30 17:50 -
“热带特朗普”首秀,果然…
2018-10-30 17:41 金砖国家 -
日企终于被判每人赔61万!原告只剩1人,98岁…
2018-10-30 16:45 三八线之南 -
韩国飞机先到,游客却“眼巴巴”看着中国人先撤了
2018-10-30 16:42 三八线之南 -
“怒火”升级,佛州一共和党办公室被打了4枪
2018-10-30 16:38 美国一梦 -
坦桑尼亚举行纪念中坦卫生合作50周年活动
2018-10-30 16:10 非洲之窗 -
韩媒:同样被困塞班岛 韩国人眼巴巴的看着中国人被接走
2018-10-30 16:10 中国游客 -
“通俄门”怎么突然凉了?
2018-10-30 15:52 特朗普
相关推荐 -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48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1“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5“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8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