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晖:中国考古发现如何延伸到世界文明中去?聚影杯告诉我们……
最后更新: 2022-06-10 08:44:17古代玻璃文物的光学意义
关键在于,不能仅仅把那些玻璃器上的装饰看成“纹”,还要意识到它们也是“镜”。
磨面纹不仅仅是磨面纹,它们更是透明的玻璃凹透镜。它们不仅仅是图案,呈现的不是固定的纹样,而是光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像。
它们不仅有划分年代和产地的意义,更是人类征服光、利用光的成绩单。它们不仅代表了玻璃制造工艺的进步,更代表了光学发展的阶段和光学仪器方面的探索。
所以,应该对那些珍贵的玻璃器文物展开科学史的研究,由此,则研究思路会不一样,比如将其中突出重要的器皿进行精准复制,然后观察它们在全新状态下对光的反应,会产生哪些光影效果。
此外,如汉唐时代的透明蓝色玻璃器等,也都该检查是否具有光学史研究的意义。一旦改换思路,那么同样的文物便可以变为性质全然不同的考察对象。
重庆出土六朝时期的玻璃耳珰(《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玻璃器》)
萨珊聚影器的几何学意义
萨珊聚影器的意义还不止于光学领域。
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和手工艺品上,繁复重叠而规则严谨的几何图案是特色之一。利用圆形划出的六边形,乃是基础图案,一切更为复杂的几何抽象纹样,都是由其变出。
如前所述,萨珊聚影器中,恰恰有一种类型,是在器壁上连续做出成片的连续六角形(龟甲形),如有蜂巢结构,而每一个六角形内都是一面均匀的凹透镜。这些成阵列的六角镜内映出对面六角镜的聚影,浮光迷离,很有梦幻感。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如此的映影效果对后来的连续几何纹样形成了启发;玻璃器上制作连续规则六角纹的技术,也是后来的几何纹样的制作基础。
实际上,道尔顿·萨顿《几何天才的杰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一书中介绍了平面的六角形连续图纹的设计方式,很可能就是来自萨珊玻璃匠的古老技巧。也就是说,通过后世的平面设计技术,我们能够反推回去,上溯当年萨珊玻璃工匠在玻璃器外壁上标画凹透镜外形及准确中心点的具体手法:
在平面上设一个点,无空间维度。然后以该点为起点形成一条线段,再以线段为半径,以定点为圆心画一个圆……然后以这个圆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为圆心再画一个圆,其圆周穿过第一个圆的圆心,如此反复六次,每次都以新的交点为圆心作画,最后形成围绕着第一个圆的六个相同的圆……如此简单但却美轮美奂的图案可以无限地扩展开去,最后形成由正六边形组成的棋盘式图案,完美无缺地铺满整个平面。(2页)
《几何天才的杰作》图示如何复制直径一样的圆。
以圆形为基础形成蜂巢结构以及更复杂的图案组合
萨珊匠人能够在玻璃器外壁上制出连片的、大小一致的六边形凹透镜,似乎不可思议,但上述介绍却透露了他们能够胜任的秘密。萨珊聚影器上的蜂巢结构,与伊斯兰艺术中的六边形棋盘基础图案,二者完全一样,可以推理,后者是继承了前者的经验。
由此说来,萨珊玻璃匠人对于几何学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因此,中国的考古发现,有些可以延伸到世界文明的研究中去。关于欧亚非之间的文化互动,我们虽然位处东亚,但一样有条件,有资格,进入那一研究场地。
清代中期,宫廷造办处运用当时从欧洲引入的切磨技术,制作出此件绿玻璃渣斗。无论从技术还是效果,都与一千多年前的萨珊玻璃器一样,然而,今天,很少有人意识到,如此的技术是萨珊玻璃制造业的成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中国考古-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里嘉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5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2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5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