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克疾:“中国威胁论”让我意识到,没必要太妄自菲薄
一些中国学者认为特朗普重新掌权不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而另一些学者则将其视为机遇。你的观点是什么?
毛克疾:特朗普第二任期才刚刚开始,谁也不知道之后还会发生什么。别看特朗普最近并没有刻意敲打中国,但解决完俄乌问题,清理完国内“深层政府”,他就很有可能腾出手来对付中国。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是按照这个剧本推进的,所以很多中国人认为特朗普归来利好中国,可能高兴得太早了。
说实话,我个人并不是特别在乎特朗普到底利好,还是有害,这对中国来说只是边际变量。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人口很多,产业规模也很大,所以很多时候只要处理好内部的事情,就不怕外部环境风云变幻。
辩证看,特朗普第一任期做得最有利于中国的事情,就是对华发起贸易战和技术战,因为这瞬间让中国幡然醒悟,真正下决心开发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并加快向智能化转型。
要是没有特朗普极限施压,中国任何政府部门和本土企业都无法推动国产替代的转型,因为这样做不仅成本很高而且预期不可控。因此,中国可能到现在依然忽视关键产业发展,这样一来风险就会不断积累,在关键时刻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很多看起来对中国有利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而有些看起来非常有害的事情,反而对中国发展起到良性刺激的作用。
总之,有利有害归根到底其实取决于中国内部如何消化外部冲击,这时候练好内功、办好自己的事情可能比什么都重要,没必要盯着特朗普看。
展望未来,你认为四年后的美国和世界会是怎样的景象?到2049年又会如何?
毛克疾:在特朗普第二届任期预测整个四年难度很高,但目前看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必将大幅收缩。这可能是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第二任期传达的最鲜明的倾向。
按照目前特朗普政策的节奏,四年以后美国的国际盟友体系、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对多边机构的影响力、在全球的军事存在,乃至舆论及意识形态权威都会大幅减弱。这是特朗普政府主动选择的结果,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认为美国维持这些全球性安排的成本高于收益。
同时,特朗普也可能以退为进,为19世纪时的“势力范围论”招魂,也就是回到大国在地图上画几个圈,就能决定周边小国命运的战国时代。这种丛林秩序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特朗普政府对欧洲防务独立的希望、对俄罗斯行为的默许、对加拿大和格陵兰的领土企图,还有“把孟加拉国留给莫迪”的直白表态都透露出这种全球割据的倾向,让人不得不考虑。
特朗普此前称,不排除使用武力将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并入美国的可能性美联社
未来四年,美国国内的局面也扑朔迷离。如前所述,虽然我认为马斯克在特朗普支持下确实能进行一些很重要的改革,但我对这种激进的方式非常怀疑,甚至让我想起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最高领导人的默许下,少数体系边缘人开始进入权力核心,利用社会普遍不满的情绪,裹挟数量众多的普通人——特别是社会底层和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对既有体制发起狂热冲击。
目前看起来,政府效率部很多时候之所以要利用社交媒体曝光很多骇人听闻的“黑料”,与其说是真心想推动改革,不如说是为了维持这场运动的“革命合法性”,最终出现一种自我加速、反复加强的狂热。随着特朗普继续以打击“深层政府”的名义解构联邦政府,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因为难以忍受,选择加入激烈反对的阵营,这可能造成空前尖锐的社会对立。我不知道这种局面最后会如何收场,但如果尖锐的社会对立和经济震荡、国际压力叠加共振,那注定是棘手的挑战。
至于2049,也就是一代人以后的未来,我是完全没有设想的,我很不善于想象太遥远的事情。不过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尽我所能给出答案。如果没有发生核战争这种地缘战略灾难和机器人叛乱这种科幻情节,按照现有趋势线性外推,中国到2049年大概率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
从现在到2049年,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凭借自身规模体量就能完成这种水到渠成的超越,这就绕过了棘手的中美结构性矛盾,但这也不应该被视为中国压倒美国的单边地缘战略胜利。
到时候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10多亿人(但愿中国到时候人口还能达到这个数量级)+全面工业化智能化+强调公众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届时中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体现先进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卡尔·马克思二百年前的伟大预言。
我很期待届时的中国出现更多制度创新和物质成果,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多做一点贡献,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点。
特朗普时期,美印关系很可能会转冷
最后,让我们谈谈你擅长的领域:印度以及中印关系。能否分享一下你当前的研究方向?抛开个人期望,你认为在特朗普任内,美印关系和中印关系将如何发展?
毛克疾:我最近几个月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做有关印度工业化、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印度是地球上除了中国外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超大规模经济体,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化和现代化,印度就无法把自身巨大潜力转化为实力。
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纽约时报
因此,我认为印度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看起来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却是足以改变全球格局的重大地缘战略问题。未来如果还能有什么单一事件足以改变全球格局,我相信就是印度的崛起问题。
在这方面我做了很多研究,主要关注印度发展面临的阻碍和困难,并评估印度政府能否克服这些困难,推动印度进入经济起飞的跑道。
至于特朗普时期的美印关系和中印关系,我最近倒是有一些观察和体会。简单说,我认为特朗普时期,美印关系很有可能会转冷。
原因很简单,特朗普政府没有像拜登政府一样强调印太战略,也没有特别指望利用印度来制衡中国,因此印度对特朗普来说并没有特别高的利用价值。莫迪这次访美已清晰表明,特朗普绝不会满足于美印之间虚无缥缈的友好辞令,而是希望通过出口军火、能源、技术从印度身上攫取真金白银。
印度长期以来都希望依靠预支“崛起大国”的未来价值和兜售“制衡中国”的战略潜力获得免费的战略资源,但如果特朗普为这些战略资源明码标价,并强迫印度照单全收,那莫迪一定不会乖乖就范。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最近印度战略界、学术界很多人批评莫迪对美跟随太紧而丧失战略自主,而很多人时隔多年又开始谈及“全面恢复对华交往”。
毕竟,就算印度不是真心对华友好,哪怕做个中印友好的样子,也有利于印度提高在美国眼中的统战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倒是认为,中印关系很有可能出现回暖转圜的局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朝鲜外务省谴责西方国家议论朝“弃核”问题
2025-03-17 07:35 朝鲜现状 -
胡塞武装称袭击美国航母,美方否认
2025-03-17 06:46 -
美国务卿:美国将在征收关税后与各贸易伙伴进行双边谈判
2025-03-17 06:33 美国政治 -
“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2025-03-16 22:48 美国经济 -
何立峰会见美国前财长保尔森
2025-03-16 22:32 中美关系 -
夜总会火灾致59人死亡,北马其顿全国将哀悼7天
2025-03-16 21:55 -
乌军确认:从库尔斯克地区苏贾撤出
2025-03-16 21:32 乌克兰之殇 -
“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2025-03-16 20:20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解除对鲁比奥制裁?扎哈罗娃回应
2025-03-16 20:18 俄罗斯之声 -
欧尔班提要求:欧盟应驱逐索罗斯代理人
2025-03-16 17:17 -
“美国无权决定伊朗的外交政策,那个时代在1979年就结束了”
2025-03-16 16:45 -
法国想扩大“核保护伞”?英首相:反对
2025-03-16 15:57 -
滞留太空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要回家了
2025-03-16 15:31 航空航天 -
美国靠不住,欧盟想要自己建
2025-03-16 14:31 欧洲乱局 -
“看起来像战区”,龙卷风席卷美国多地致32死
2025-03-16 12:20 极端天气 -
“特朗普认为南非政府反白人、反美以”
2025-03-16 11:07 -
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2025-03-16 09:47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用18世纪“战时法律”驱逐非法移民
2025-03-16 09: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胡塞武装称遭美军空袭,已致9人死亡
2025-03-16 07:38
相关推荐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98“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68“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0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3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