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克疾:“中国威胁论”让我意识到,没必要太妄自菲薄
忽视人民,是西方对中国的最大误解
从你今天的评论可以看出,你依然对美西方评论家、政策制定者、记者描绘你们国家的方式持批评态度。你觉得西方在哪些方面对中国存在误解?
毛克疾:你说得没错,我确实认为很大一部分西方评论家、政策制定者、记者在涉及中国问题时,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无知。有些人可能是纯粹的无知,但还有很多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但无论如何,我只要有机会,就很乐意多交流。我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尽量减少误解总是好的。
我认为西方对中国最大的误解,可能在于他们对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理解太僵化浅薄。我见过太多的人把他们对苏联的理解直接投射到中国身上,并完全套用西方对于“极权主义”的流行定义来审视中国,因此往往过于强调党和国家无所不在的权威和操控,却几乎无视中国社会、企业、普通中国人发挥的作用。
简单说,忽视人民,这可能是西方最大的误解。我其实很能理解西方的这种倾向: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之间时间间隔得太短,打赢冷战的西方学术界、新闻界和政策界人士都还没退出历史舞台,他们自然会用对付老对手的策略来揣测新对手,这种认知懒惰一定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以中国近些年崛起的电动车行业为例。关于中国电动车行业的评论已汗牛充栋,但大多数都过于强调中国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把成功归因于“政府补贴”“扭曲市场”“有组织的知识产权盗窃”等,但少有提到中国市场九死一生的惨烈竞争、中国企业构成的巨大供应链网络、中国工程师更高的专业素质、中国工人更加勤奋忍耐的作风等。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里,一辆辆电动汽车正在生产中。新华社
马斯克把超级工厂建在上海,中国的政府补贴、政策扶植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能提供这类优惠的国家其实很多,更重要的原因显然是中国国内市场、供应链优势、工程师红利、劳动力效率。
这些其实都是西方商界早就看清的特性,但西方记者、政客、评论家却选择视而不见,可能是因为这种解释“实在太无聊了”,难以体现批判性。这种“技术解释”可以出现在麦肯锡的咨询报告里,却很难成为《纽约时报》的社论。
不管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中国政府的公务员,还是人民解放军的指战员,他们首先都是人,其次是中国人民的组成部分,他们也要遵循社会准则、市场规则,也会有喜怒哀乐,他们并不是隔绝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统治集团。西方很多人往往喜欢把国家(state)和人民对立起来,往往只在强调“对党不满”“反对政府”的时候才会搬出他们所定义的“人民”。
这种把党和政府抽离出来,再拿他们来解释中国所有的成绩和问题,注定会产生严重的错误。
特朗普的政治儿戏,减少了我对美国的尊敬
过去六个月,你一直在哈佛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也亲眼目睹了特朗普重新掌权。特朗普再次当选,你作何感想?如何评价他就任初期的表现?
毛克疾:我其实对特朗普的当选并没有很特别的看法,谈不上喜爱或者讨厌,但我有一个总体感觉:特朗普当选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政治的“拨乱反正”。换句话说,原来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存在太多积重难返的问题,已无法通过常规的政治过程纠正,所以选民才会寄希望于特朗普这样的另类政治家来大刀阔斧推动改革。
老实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这几周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很多做法确实让我非常震撼,算是大开眼界。例如,特朗普公然希望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希望吞并格陵兰,但几个月前拜登政府还在指责中国“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种强烈反差让我很吃惊。原来被奉为圭臬的国际政治准则,居然一夜之间就可以被踩在脚下,被弱肉强食替代。说实话,这种政治儿戏使我对美国的尊敬减少了很多。
此外,马斯克在特朗普支持下推动政府效率部(DOGE)肃整联邦政府,至少让我想起两个苏联领导人的往事:一是赫鲁晓夫,他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揭露了斯大林的众多黑幕,这虽然巩固了他在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地位,但却永久性破坏了苏共的国内权威和国际道义,中苏分裂就是最直接的结果。
马斯克和特朗普不遗余力地曝光所谓“深层政府(Deep State)”的弊端,确实有利于他们的新政,但对美国体制和道义造成的粉碎性伤害难以估量、无法挽回,这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二是戈尔巴乔夫,他认为苏联已病入膏肓,所以推出了力度极大的“新思维”改革。他的初衷是通过改革修正问题,想把苏联拉回正轨,但却因为力度太大、准备不足,最后居然把苏联搞崩了。
与此相似,特朗普看见了美国的问题,也想大刀阔斧改革,但他激进的做法却很可能导致内乱,甚至内战。总之,我高度怀疑这种激烈的改革,同时我也怀疑他们到底是为了美国好,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假设你本人面对特朗普这样的对手,你会如何应对他的威胁与关税?如何在赢得他尊重的同时,又能阻止他继续施压?
毛克疾:特朗普的本色是商人,他很熟悉成本利益分析,但对更长远的战略谋划不太敏感。因此,我感觉应对他施压最好的策略就是展示“施加成本的能力和意愿”。
同时,如果在特朗普面前示弱或者表现出焦虑不仅不可能得到同情,反而会招致他得寸进尺的攻击。很不幸的是,加拿大、丹麦、德国、乌克兰都已证明了,那些对美国言听计从的恭顺盟友,正是太信任华盛顿而从来没有准备对美反击反制的战略,所以导致他们面对特朗普威胁束手无策,最后果然遭到侮辱性的敲打。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现实主义的领悟:投降是自取其辱,必须抵抗到底,才能翻转局面。
美乌关系在短短几周内发生了发生了剧烈变化法新社
因此,我会在对他保持尊重和体面的前提下, 向他全面展示中国对美坚决反制、反击的意志和能力,让他在决策过程中全面感受到“挤压中国产生的
成本将远远高于收益”,避免他采取冒险行动。
宁愿高估特朗普的改革,也要避免低估
中国学者和分析师,特别是你们90后一代,对特朗普的回归有何反应?你观察到的主要共识和分歧有哪些?
毛克疾:其实,我和我身边的很多同龄人大部分对特朗普归来都不太令人意外,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必然性。如果不是特朗普,还会有其他像特朗普这样的人物出现。因为我们都认为美国内部很多问题积重难返,而且拜登政府已证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建制派已无法通过常规的政治过程来解决问题。
在美国内部问题丛生、积重难返这个判断上,中国年轻知识分子并没有太大的分歧。但是,对于特朗普改革到底有没有可能拯救美国,却经常出现不同看法。
乐观派认为,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改革组合力度很大、决心很强,而且已获得了民众的空前支持,再加上人工智能加持,美国完全有可能通过激烈改革拯救国运。很多人认为,考虑特朗普孤立主义的收缩战略,美国完全可以退回北美舒适区,舒舒服服做一个区域霸权,并不断修复综合国力。
但是,悲观派认为,美国当前的国力已深深嵌入全球体系之内,包括美元的全球铸币权、人才的全球收割权、资金的全球吸血权,因此如果特朗普强行搞孤立主义,美国剥离汲取资源的全球霸权,就会因为无法自我维持而断崖式坠落,甚至出现苏联式的内爆。
我很喜欢《三体》中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文明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美国虽然显出颓势,但从任何方面看都仍是首屈一指的强国,毕竟特朗普这样的另类改革者能出现,就意味着美国体制确实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这是我的看法。同时,我特别关注特朗普背后的技术力量,因为他们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变化。我宁愿高估特朗普的改革,也要避免低估。
所以,比起美国很多建制派智库、媒体那种基于价值观的傲慢,我有时候觉得特朗普、万斯他们的观点才更接地气,也更值得我重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朝鲜外务省谴责西方国家议论朝“弃核”问题
2025-03-17 07:35 朝鲜现状 -
胡塞武装称袭击美国航母,美方否认
2025-03-17 06:46 -
美国务卿:美国将在征收关税后与各贸易伙伴进行双边谈判
2025-03-17 06:33 美国政治 -
“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2025-03-16 22:48 美国经济 -
何立峰会见美国前财长保尔森
2025-03-16 22:32 中美关系 -
夜总会火灾致59人死亡,北马其顿全国将哀悼7天
2025-03-16 21:55 -
乌军确认:从库尔斯克地区苏贾撤出
2025-03-16 21:32 乌克兰之殇 -
“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2025-03-16 20:20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解除对鲁比奥制裁?扎哈罗娃回应
2025-03-16 20:18 俄罗斯之声 -
欧尔班提要求:欧盟应驱逐索罗斯代理人
2025-03-16 17:17 -
“美国无权决定伊朗的外交政策,那个时代在1979年就结束了”
2025-03-16 16:45 -
法国想扩大“核保护伞”?英首相:反对
2025-03-16 15:57 -
滞留太空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要回家了
2025-03-16 15:31 航空航天 -
美国靠不住,欧盟想要自己建
2025-03-16 14:31 欧洲乱局 -
“看起来像战区”,龙卷风席卷美国多地致32死
2025-03-16 12:20 极端天气 -
“特朗普认为南非政府反白人、反美以”
2025-03-16 11:07 -
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2025-03-16 09:47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用18世纪“战时法律”驱逐非法移民
2025-03-16 09: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胡塞武装称遭美军空袭,已致9人死亡
2025-03-16 07:38
相关推荐 -
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评论 62国安部曝光4名“台独”网军分子 评论 396“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评论 64“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评论 57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评论 442最新闻 Hot
-
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
莫迪对华最新表态
-
香港《大公报》再发文:饮水思源有担当,背靠祖国谋发展
-
美方直说了:做好“割地”准备吧,加入北约也没戏
-
怕美国针对,法国总理“窝里横”:欧盟这么搞不对
-
菲警方:若ICC需要,可配合逮捕杜特尔特盟友
-
方济各病重住院后的首张照片公布
-
马克龙“硬杠”:不需要俄方许可
-
“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
“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
欧尔班提要求:欧盟应驱逐索罗斯代理人
-
“美国无权决定伊朗的外交政策,那个时代在1979年就结束了”
-
美国靠不住,欧盟想要自己建
-
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
“美国之音被噤声”
-
特朗普用18世纪“战时法律”驱逐非法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