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崛起“到顶”了?《经济学人》的谬论不止是个经济错误!
我的一位非裔加勒比老友知道我总是密切关注中国,曾问我“中国崛起对我们其他人意味着什么?”我答:“除其他外,它摧毁了白人‘优越感’的神话。”他的回答则是:“好吧,这是每个人的胜利。” [全文]
-
为什么在中国投资效率更高?这真的是一个“体制问题”!
要诱导中国“自杀”,关键在于诱导人们把关于中国经济的错误言论当做正确的来接受——错误的“事实”自然会导致错误的政策。其中最具杀伤力的一条便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社会主义中国的投资效率比资本主义的美国低得多。”[全文]
-
它曾成功“谋杀”了德国、日本、四小龙,现在想要劝中国“自杀”
美国从击败德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中知道,减缓竞争对手经济增速的决定性方法是让其降低投资水平。中国在军事上并不依赖美国,中国共产党也不是苏共,美国没法“谋杀”中国,正如高盛的研究所示,美国只能试图诱导中国在经济上“自杀”。[全文]
-
银行倒闭戳破了“美国经济一片大好”,中国应该警惕什么?
由美国的刺激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加息成为了必然,而加息又同时让“安全”资产和“风险”资产都陷入了危机——于是银行倒闭了。遗憾的是,这些破坏性政策被一些错误的经济学理论披上了合理的外衣,被部分中国媒体奉为真理……[全文]
-
罗思义:中国经济要提升,必须绕开美国踩过的“坑”
中国的短期经济刺激计划中消费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不仅仅是消费。消费和投资所起到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产能翻倍,消费能起到多大作用?答案是0。[全文]
-
怎样“花钱”才能振兴经济?美国的失败给出了答案
消费不是生产投入,也不是供给侧投入,它不能替代投资在GDP增长中的作用。“提高消费”这一笼统的说法,掩盖了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增长率这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如果不澄清这一错误的理论,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就会引发如美国一样的破坏性后果。[全文]
-
对比中西三年抗疫成绩单,新冠疫情是一面“照妖镜”
西方的抗疫政策令人寒心;过去三年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当笔者看到少数中国人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抗疫政策,并因中国政府没如他们所愿而做出过激的抗议行为时,深感这是一场闹剧。他们支持的政策,实际上会杀死数百万自己的同胞。[全文]
-
是什么给西方经济带来了40年一遇的“大停滞”?
G20峰会将西方领导人的鸵鸟心态体现得淋漓尽致。西方国家目前面临着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滞胀危机,这种明显的负面趋势反过来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加剧社会紧张气氛和政治动荡。西方领导人拒绝承认或分析真正原因,也无法采取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因此,峰会之后,西方危机仍将持续。[全文]
-
拯救了上百万生命的中国政府,不应在经济上被误解
中国民众首先应该感谢政府在疫情中的表现,其次他们也应该了解中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也是成功的。现在是世界经济40年来最糟糕的时刻,认为中国因为拯救了上百万人民的生命而导致经济上的表现不佳,显然是错误的。[全文]
-
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政党?
就描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这样的严肃事件而言,任何的夸大都具有误导性和危险性——不管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亦或过于谦虚、大吹大擂都非美德,唯有现实主义才是美德。[全文]
-
一场通胀海啸正从美国席卷世界,但肇因不是乌克兰战争
如果不对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动手,那么削减支出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在通胀期间发生的事。这种正在削减美国工人实际收入的通货膨胀已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制造出了一场危机。因此,美国通货膨胀既攻击了美国工人,也袭击了世界。[全文]
-
美国“趁风打劫”,援助古巴背后的拉美政治角力
面对人道主义危机,美国仍维持对古巴的经济制裁,美国正在尽一切可能利用自然灾害事故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试图削弱古巴政府权威,以期在古巴引发“颜色革命”。认为古巴在拉丁美洲的重要性仅仅在于它是一个拥有1100万人口的岛屿是一种根本性的误解。[全文]
-
操纵“新冷战”,美国会把斗争转向军事领域吗?
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在与我谈话时告诉我,华盛顿所推崇的政策可以归结为一句简单的口号:以短期痛苦换来长期利益。如果一切顺利,战争将会给美国带来期望的长期收益,以维持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的优势。“如果一切顺利”这句话令我不寒而栗,谁将面对痛苦、谁将享受收获?[全文]
-
美国刺激计划导致世界经济恶化 ,中国应吸取教训
美国着眼于消费的刺激计划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形势都产生了破坏性后果。美国错误的经济政策出台是由一些社会力量推动的,但是美国经济政策也存在概念混淆和理论错误——部分中国媒体有时也会跟风犯这种错误。[全文]
-
约翰逊辞职了,但下一个恐怕更反华
当面向英国民众的政策“欺诈”难以为继,政坛背后的势力急于扔掉“大饼”,尽快使英国“美国化”,约翰逊要么放弃所承诺的政策,要么由另一位领导人取而代之。首相辞职,约翰逊只是最新的一次,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脱欧继续,英国政府对中国的敌对政策就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全文]
-
本轮通胀狂潮罪魁祸首是美国,而非乌克兰战争
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措施出现重大失误,这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害,并引发美国自身经济和政治动荡。分析美国经济政策出错的原因,对于中国制定成功的经济政策也很重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