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思义:2024年“中国见顶论”的鼓吹者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罗思义】
随着2024年结束与进入2025年,现在可以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去年的经济增长表现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重要的是,这种评估应当强调准确与符合实际——无论是“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任何对现状的夸大其词均是有害的,唯有准确和严谨的现实主义才有帮助。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自2024年初出现“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虽然要到第四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才会知道去年年底采取的措施的结果如何,但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清楚地反映了基本情况——没有迹象表明,中国或任何其他主要经济体在最后一个季度的任何经济波动都足以改变今年年初确立的基本趋势。
2024年中美经济增长表现的简要比较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唯一的疑问是,第四季度数据出炉后,2024年中国全年GDP增长率是会达到5%还是略低于5%?不管结果如何,很明显,2024年中国GDP增速将远远高于美国——美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2.7%,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根据前三季度数据预测,2024年美国全年GDP增长率将为2.8%。
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远远快于美国清楚地表明,美国媒体所宣称的,中国经济深陷危机而美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的说法纯属荒谬的宣传。相反,2024年中国GDP的持续增速继续远快于美国。
一旦两国在1月底公布年终数据,将对2024年中国经济表现优于美国的情况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但是,更重要的是,本文旨在分析中国2024年的经济表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其自身设定的战略经济目标。
到2035年实现GDP总量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一目标,是依据“十四五”规划初期讨论做出的评估而制定的。正如中国领导人指出:“关于‘十四五’和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1
要在2035实现GDP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国GDP年均增速就必须达到4.7%。在新冠疫情期间,纯粹的短期数据被夸大,在进行比较时不够客观可靠。因此,在评估基本战略目标的绩效时,最好将疫情爆发以来的整个时期作为一个整体。为避免统计学上的“摘樱桃”现象,下文既给出了短期数据,也给出了长期数据。
首先,对自疫情爆发以来整个时期的长期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25.7%,美国GDP增长12.3%(见下图)。也就是说,中国GDP增速是美国的两倍多。
作者供图
从前三季度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2024年中国全年GDP增长率将达到5%或略低于5%。
如上图所示,要在2035年实现GDP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国GDP年均增速就必须达到4.7%。那么根据这一数字,从2020年到2023年底,中国GDP需要增长14.8%,而实际数字为17.5%,即2020-2023年中国GDP实际增速高于其增速目标。到2024年底,要实现4.7%的GDP年均增速,中国GDP需要增长20.2%。如果2024年中国GDP增长5.0%,那么自2020年以来的总增长率将为23.4%;如果2024年中国GDP仅增长4.6%,如三季度增速一样,那么中国2020-2024年期间的总增长率将为22.9%。
也即是说,无论出现哪种情况,自2020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速都超过了实现2020-2035年GDP翻一番目标所需的4.7%的年均增速。
2024年中国经济表现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
显然,对中国2024年经济表现做个总结,就可以得出如下三个重要结论:
1. 正如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2024年初存在“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年终数据公布时,去年第四季度采取的措施是否足以完全克服这一问题将变得明朗。
2. 无论第四季度采取的措施是否充分,中国2024年的增速将继续高于实现2020-2035年GDP翻一番目标所需的增速。
3. 为便于计算,上面给出了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变量——4.6%的“悲观”变量和5%的“乐观”变量。但这两个数字,都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今年前三季度数据对美国(2.8%)、欧盟(1.1%)、日本(0.3%)的预测。
真正的经济讨论VS纯粹的政治宣传
总之,尽管2024年初出现了“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但中国的经济增速仍远高于实现2020-2035年中国GDP翻一番目标所需的增速,也远远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中心。这样的事实表明,中国国内关于经济政策的讨论是奔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的经济讨论,而国外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则纯粹是为了宣传。
这显然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战略没有讨论的余地——正如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示。笔者认为,2024年底采取的一些刺激措施如果是在2024年早些时候采取会更好,详情见笔者2024年1月所写的文章《为什么说降息对提振中国当前经济形势至关重要》。此外,笔者在过去一年发表的诸多文章(例如笔者2024年2月所写的文章《中国股市趋势表明,经济的主要弱点不在于消费,而在于利润》)和访谈中都指出,关注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问题至关重要。笔者仍然认为,需要对这一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因为相关数据印证了笔者的分析。
但是,这是笔者根据自己曾负责伦敦这座大城市经济政策制定的8年经验而谈;当然,伦敦的经济政策,远没有中国这么庞大的国民经济复杂,而且笔者深知精确把握经济措施推出的时机非常难,因此关注战略和基本参数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参数必须正确,经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也是这里关注的重点。
这种关于经济政策具体特征的真正的经济讨论与西方媒体上出现的纯粹的政治宣传完全不同。正如上文所述,西方的这种宣传与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完全矛盾。
那么问题来了,在2024年报道“中国见顶论”的西方记者,到底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还是纯粹为了宣传而沦为“标题党”?不管如何,他们都应该为自己感到羞愧。但沦为编造自己祖国谎言的西方记者传声筒的部分中国媒体更应该感到羞愧!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中国经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全球首款卷轴屏电脑亮相,起售价2.6万
2025-01-08 20:13 观网财经-科创 -
重大突破!中国企业首创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
2025-01-08 19:36 观网财经-科创 -
淘宝也上线了“送礼物”功能,三大平台角逐社交电商
2025-01-08 17:08 电子商务 -
很快将演示核聚变突破?奥尔特曼又画大饼
2025-01-08 16:03 大公司 -
传上汽和华为明天官宣合作,双方尚未回应
2025-01-08 15:11 观网财经-科创 -
全球六大手机品牌均未在美国CES发新品
2025-01-08 15:04 观网财经-科创 -
工信部:到2025年底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2025-01-08 14:37 观网财经-科创 -
创业板指一度跌逾3%
2025-01-08 13:38 金融观察 -
中国手机最卷一季:华为小米领跑,苹果大跌超17%
2025-01-08 13:24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移动全面恢复地震灾区通信,将用无人机高空基站提供支持
2025-01-08 13:16 观网财经-科创 -
英伟达5090显卡发布,起售价1.5万
2025-01-08 12:59 观网财经-科创 -
黄仁勋一口气回答了业界最关注的20个问题,怒赞中国电动车企
2025-01-08 10:50 观网财经-科创 -
哈尔滨银行旗下两村镇银行违规,河南黑龙江两地被罚
2025-01-08 10:05 金融观察 -
国产光刻胶的关键战场,在这里
2025-01-07 18:31 观察者头条 -
四川首台商用人形机器人预计3月起进行部分量产
2025-01-07 17:56 观网财经-科创 -
黄仁勋的最新野心,已经是AGI时代大一统
2025-01-07 17:48 -
李开复辟谣零一万物被收购,但AI“六小虎”强弱已现?
2025-01-07 17:41 大公司 -
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怪兽充电收到私有化要约
2025-01-07 17:22 -
美研究报告:用户在TikTok上花的时间越多,越接受支持中国的观点
2025-01-07 17: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传音牵手阿里云:非洲手机之王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
2025-01-07 16:24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形势十分严峻”,洛杉矶奥运会危? 评论 36TikTok案,能指望特朗普吗? 评论 79脑机接口竞赛:又一场典型的中美模式较量 评论 18看待中企出海,不能停留在能否守住“世界工厂”的层次 评论 103拜登小人之心: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形势十分严峻”,洛杉矶奥运会危?
-
他承认“站错队了”
-
凭啥他家屹立不倒?
-
为何不重返白宫?她回应了
-
美国网友一边抗议一边冲小红书一边告别:我会像复联中那样…
-
“成为美国人?不稀罕”
-
最后一周,特朗普班子“拉清单”
-
美国钢企CEO疯狂吐槽:日本更邪恶,把中企教坏了
-
特朗普再表态:我能赢它有功,再等等看
-
“即使人生能够重来一次,还是会选择成为苏联间谍”
-
敏感时刻,他要来中国
-
沙利文又泼脏水:中国这么做很危险,特朗普得盯着点
-
拜登小人之心: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
-
“美国再不加把劲,这1750亿美元就都朝中国去了…”
-
英伟达直说了:美国打着“反华”幌子下黑手,只会反噬
-
马斯克改变特朗普对华态度?中国学者提到美国炸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