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小学语文课本西化的严重质疑,郁愤之外如何做的更好
关键字: 教材人教版语文课本种族主义逆向种族主义丑化中国人二年级下册8单元,智慧主题,第一篇是29课《数星星的孩子》,介绍的就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衡,赞美了张衡善于观察与刻苦钻研的精神。
然而,人教版随后就安排了一篇歌颂外国小孩的文章,即30课《爱迪生救妈妈》,来体现中国孩子聪明,外国孩子也聪明的道理。然而,这是一篇造谣文章。文章开头写到:“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讲述的是爱迪生如何聪明地帮助妈妈做急性阑尾炎手术。可是,人类做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时,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已经年过四十了。
4、外国智商对中国全面、彻底、无情碾压
以上介绍的几个单元中,虽然间或有中国正面形象出现,但是外国正面形象已经明显地超过中国。然而,这并不算什么。在关于智慧主题的十分重要的另外两个单元中,精读课文里100%全是外国人。
100%。
其一,是三年级上册4单元,4篇文章,全部为外国人:
13课,《花钟》,赞美著名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
14课,《蜜蜂》,赞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15课,《玩出了名堂》赞美荷兰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
16课,《找骆驼》,赞美外国老人的智慧。
另一个单元,是六年级下册5单元,精读课文全部是赞美外国人,赞美中国人的全部放到了略读课文。
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赞美居里夫人;
19课,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赞美了神州五号工作人员;
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赞美了美国教授谢皮罗、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的智慧。
21课,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赞美了一位中国教师。
还能说什么呢。对了,六年级下册5单元,可是小学阶段课文学习的最后一单元,面临初考的孩子们,需要反复研读这里面赞美外国智慧人物的文章,而关于中国人的文章嘛,反正是略读啊,不会考的。
四、美化殖民主义:要让中国孩子认识一个怎样的世界?
如上所述,无论是改编也好、伪造也罢,在人教版的强行灌输下,外国人在“品质”、“智慧”两大方面,均毫无瑕疵,全面碾压中国人。中国儿童在接受整整6年的如此反复洗礼下,脑子里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个怎样的认识?展现在中国儿童面前的,只能是一副“西方好,西方好,西方就是好”的唯美画面。
经过6年的洗礼后,中国儿童对于西方,只存在了唯一的价值判断:“好”,而彻底丧失了是非判断。
1、可怕的是,连殖民主义都洗白
这部分参见本文第二节第3小节《灌输白人至上:强行洗白白人的恶劣环保形象和人权罪恶》。
2、“异国风情”组织的单元牵涉德国法西斯
五年级下册8单元,是围绕“异国风情”组织的单元。第一篇重点精读文章,就是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此文选入教材是不合适的。
我们来欣赏一下课文,季羡林赞美了他留学时代的德国是一个“花的海洋”,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崇高境界的圣地。季羡林,1935-1945年留学德国,正是德国法西斯时期。
现在的德国教材,会有赞美德国法西斯时期是一个“花的海洋”,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美好时代的文章吗?教材选入此文,显然是有问题的。
五、全力歌颂美国父母:要让中国孩子怎样认识自己的父母?
人教版唯一一次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写的单元,是五年级上6单元。
5年级,正是孩子逆反心理极强的时期。
这个单元,精读文章,又百分之百歌颂了白人父母,哦,不,是歌颂了美国父母。
100%
这组文章的第一篇,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编写组早就知道这篇文章是纯粹是伪造杜撰、为了赞美美国父母而赞美的鸡汤文。教材编写组每隔两三年就要修订一下,唯一修订的地方就是开头第一句话的时间。请看:
——2002年和2003年版本的课文是这样的——“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并没有发生地震,发生地震的是旧金山。
——2004年6月份印刷的课本,课文的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地震了,不过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按理学生只在宿舍,但前面却只写教学楼,并没有出现类似宿舍的词语。
——2005年6月,课文又进行修订,文章开头变成了“有一年”。
——2009年12月,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2012年,课文又进行修订,文章开头又变回了“有一年”。
——2016年,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总之,无论如何要保留此文,让中国儿童看见:
“瞧!美国父亲做得多棒!”
这组文章另一篇精读,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是讲述美国父母对子女成功的爱与教育。
人教版教材也不是没有讲述“中国家庭”的文章,一次是一年级下册2单元,一次是三年级下册5单元。但是,在讲述中国家庭时,其主要方面不是讲“父母之爱”,即不像宣传白人对子女的爱、奉献与教育一样,去宣传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奉献与教育,而是引导中国孩子要孝顺父母。
简单点讲,就是不具体讲中国父母之爱,只具体讲外国父母之爱。可是,不讲中国父母之爱,光一味地引导孩子“孝顺”,孩子怎么“孝顺”?
孩子盼着有“中国父母”,还是盼着有“外国父母”?
六、阳光明媚的民国与“灰暗”新中国:要让中国孩子怎样认识历史?
新中国前三十年,是这样的:贫穷灰暗,“极其瘦弱”、“脊背弯曲”的母亲在“噪声震耳欲聋”的纺织工厂里像奴隶一般工作。
这篇文章来自5年级上6单元《慈母情深》,正是与上述歌颂美国父母放在一起的。作者梁晓声,1949年生,他找他母亲要钱,显然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情景。梁晓声尽可能地将他母亲描写成一个奴隶模样,实在令人不忍卒读。
插图为敬:
相较于新中国的童年,民国的童年是怎样的?
在五年级下册2单元,有一组专门围绕童年而编写的文章。其中有两篇歌颂民国时期的童年阳光灿烂,一篇歌颂外国人的童年。
所以,相较于上述新中国时期阴暗的童年,民国的童年是这样的:
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林海音,1918年生,这篇文章歌颂了民国童年:
“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它可能有一点单调,但是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铃铛声,有了对骆驼队的思念,一切又变得妙不可言。”(教师用书语)
7课,《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1911年生,这篇文章歌颂了民国时期童年是:
“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教师用书语)
补充一句,单独来看,林海音和萧红的作品其实也是好作品,艺术性、文学性都很好,但是作为教材却是必须有综合考虑的,需要考虑其整体感受。把这两篇民国时期的童年故事和建国后的童年故事做对比,究竟会得出什么样的感受呢?民国的童年比建国后的童年美好太多太多!!!我想,即使是萧红和林海音自己,也不会赞同这种整体感受的。但是我们的人教版教材却做到了。
不仅仅如此。
人教版在设计“爱国”主题单元时,也刻意鼓吹热爱民国。
出现爱国主题单元,有两次。
一次在二年级上册3单元,4篇文章,分别讲国庆、首都、申奥、两岸同胞。这个阶段,中国儿童还处于识字阶段。
一次在六年级上册2单元,这个阶段,中国学生已经到了塑造价值观的重要时刻,而且,六年级的课程,也是初考的重要内容。
于是,编写组安排了两篇精读,一篇《詹天佑》,虽然故事发生在清朝,但文章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临危受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笔者觉得还是有营养的。
第二篇精读是《怀念母亲》,季羡林在留学期间写的,日记白纸黑字注明“1935年”,实际上是对民国时期的无比怀念和美化。结合上面提到的“阳光明媚的民国与奴隶式的新中国”,再看此文对民国的鼓吹,试想,国民党如果反攻大陆成功,编写小学语文教材也不过如此吧。
七、爱国主义和革命先烈--人教版保留了什么?
人教版教材,在哪些主题上,中国形象是有优势的呢?
1,以革命先辈为主题的;
2,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主题的。
这并不构成洗地的资本。只要现在中国还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那么,无论是谁编写官方小学教材,都必须保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是,这两个主题,是很难进行西化处理的。
但是,你以为,人教版编写组放弃了吗?
1、革命先烈,从简处理
歌颂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而选入教材的,精读文章仅仅7篇,其中2篇在一年级(识字阶段)。如果加上略读文章,被提及的英雄人物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狼牙山五壮士、李大钊、郝副营长、张思德、王二小、雨来。
五年级上册8单元是“毛泽东”专题,处理得很有艺术感。该单元4篇文章中,精读两篇,一篇是诗歌《七律·长征》,一篇是《开国大典》,这两篇,一篇是讲长征,一篇是讲开国大典,毛泽东本人的形象并不丰满。值得强调的是,自四年级下册开始,但凡编古诗词为课文的,一般都选编三首,而“毛泽东”主题诗歌,却仅仅编了一首。
该单元另外两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毛泽东形象比较丰满,具体讲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事业牺牲长子的高贵品质与宽阔胸怀,均为略读。
在这单元以外,一年级下6单元也出现了一次毛主席。
2、中华之根安在?
关于灿烂中华文化的主题单元,包括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四大名著和世界遗产,可谓是面面俱到,却暗藏杀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