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小学语文课本西化的严重质疑,郁愤之外如何做的更好
关键字: 教材人教版语文课本种族主义逆向种族主义丑化中国人可以说,人教社教材在塑造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中,外国形象全面胜出。先分析涉及怎样做人、诚信、努力、互助等品质教育的8个单元的具体情况:
1、一年级下册7单元:奇怪的媚日情结
第一次出现“品质”学习,是在一年级下册7单元。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两篇赞美动物,两篇赞美外国孩子:
——《小白兔与小灰兔》,赞美小白兔勤劳
——《两只狮子》,赞美了其中一只狮子勤劳
——《小伙伴》,赞美外国小朋友互相给予、帮助和关爱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赞美外国小朋友诚实
我们来欣赏一下《小伙伴》的这张插图。
这里笔者还要特地提一下第四篇文章,即《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原本是个朝鲜的寓言故事,在80年代我国的连环画中,文中小孩子的形象是这样的:
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意图,到了人教版教材里,小孩子的形象就变成了这样:
可以看到,人教版插画中孩子形象头上包着白色布条,明显是日本人形象。在日本文化中,白色被赋予男性的、献身的、胜利的等含义。
在朝鲜原寓言中,小孩名字叫“宋金”,而到了人教版这里,变成了“雄日”。
难道讨厌朝鲜就要媚日吗?而且,就算现在朝鲜制度有些封建色彩,日本难道就没有军国主义问题?朝鲜人民、朝鲜儿童何辜?笔者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出人教版这样篡改的用意。
2、二年级上册5单元:中国孩子不如兽?
第二次出现品质教育,是在二年级上册5单元。这个单元有4篇文章,主要谈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其中,三篇讲动物如何和谐相处,一篇讲中国孩子如何自私自利、勾心斗角。
我们来看,第18课,动物们是这样和谐相处的:
第20课,动物们这样和谐相处:
第21课,动物们这样和谐相处:
我们再来看看,19课《蓝色的树叶》里,中国孩子是这样的:
是不是会留下中国孩子不如动物的印象?这其实还远不仅仅是中国孩子不如动物的问题。
笔者必须要提的是,《蓝色的树叶》一文根据乌克兰作家瓦·奥谢叶娃作品改写,原文主角是外国人,名字分别为卡佳与莲娜,却莫名其妙被改写成中国人名:林园园和李丽。
然而,同样是奥谢叶娃的作品,《三个儿子》,由于是对外国孩子的赞美与歌颂,所以,人教版并没有对其进行改写,保留了外国人名,选进二年级下册第23课。
3、二年级下册2单元:终于褒扬中国人了,然而……
第三次出现品质教育,是在二年级下册2单元,4篇文章,一篇讲泉水,一篇中国人,两篇外国人。
终于出现了对中国人的褒扬,然而,此处出现的是雷锋,中国名人,依旧没有中国孩子,同时,又多出了两个外国孩子。
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出现了一个外国孩子,萨沙,“教师用书”对此文的教学目标是:【这篇课文的课题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
也就是说,这位外国小孩激励中国小孩“挺起腰板”。
我们来欣赏一下插图:
另外,最令笔者不解的,是第八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讲的是,“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但是,这种文章,为什么要和雷锋一起,放在这个主题为培育品质的单元里呢?难道中国没有其他好品质的人和故事了吗?就算你偏偏要找外国的故事,那也找个切题一点吧,别让人有种硬把私货塞进来的感觉。
4、二年级下6单元:终于褒扬了中国孩子,然而比例还是堪忧
第四次出现品质教育,是在二年级下6单元,有四篇文章,两篇谈中国孩子,两篇谈外国孩子。遗憾的是,其中一篇谈中国孩子的是略读文章。也就是说,精读文章中,外国孩子依旧是2比1全面超出:
21课,《画家和牧童》,赞美唐代牧童勇于指出著名画家的错误。
22课,《我为你骄傲》,赞美了外国孩子的诚信。
23课,《三个儿子》,赞美了三个外国小孩的孝敬。此文作者就是《蓝色的树叶》的作者,当然,这篇文章没有被改写成中国孩子。
5、三年级上册2单元:中外比例1比2,而中国人也是依靠外国才能成功
还需要继续讲下去吗?
好吧,为了防止洗地大军说笔者“片面采样”,笔者就继续讲下去好了。
第五次出现品质教育,是在三年级上册2单元,4篇文章,讲了四个中外名人,让学生们体会他们的高贵品质,分别是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和宋庆龄。不过,宋庆龄是略读课文。
然而你以为这就是1比2了?
NO。
在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中,李四光之所以能有发现,是因为“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是因为英国。这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如果你以为笔者才疏学浅没读懂,那么,“教师用书”上白纸黑纸写着:“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也就是说,在两篇外国名人介绍之余,人教版开始介绍中国名人的时候,也要强调,中国名人之所以成名,那是多亏了外国。
当然。李四光去英国留学是事实,近代历史上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也的确有西方的功劳。但是问题是,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上我们长期站在世界的前列,只不过最近一百多年我们落后了。我们应该有一种整体看问题的态度,教材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整体的态度。要先搞明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让孩子们多接触、多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而不是总是不忘机会宣扬崇洋媚外。
6、三年级下册4单元:“这些孩子真棒”--外国形象传递的“现代意识”
三年级下册4单元,精读课文中,一篇中国孩子,两篇外国孩子。
其中,14课《检阅》,是旨在塑造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文章,该文讲述的是波兰儿童队员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获得大家喝彩。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让中国孩子们通过重点体会“这些孩子真棒”,来学习“现代意识”,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不是笔者瞎猜,笔者从不像某些洗地党做瞎猜、不负责任之事。“教师用书”中明确写道: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