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小学语文课本西化的严重质疑,郁愤之外如何做的更好
关键字: 教材人教版语文课本种族主义逆向种族主义丑化中国人
究竟什么是“现代意识”?难道只有来自西方国家的才是“现代意识”?自尊、自强、平等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渊源比西方早太久太久,为什么一定要安排一个西方国家的故事来传递这种观念呢?
这插图,就是一面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旗帜。
7、四年级下册2单元:中国的都是略读
四年级下册2单元,是教孩子们如何“做人”的,由此选编了四篇文章,两篇精读,歌颂了外国人的高贵品质;两篇略读,才是讲中国人的。
第5课,《中彩那天》,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
第6课,略读,《万年牢》,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第7课,精读,《尊严》,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第8课,略读,《将心比心》,歌颂中华民族“将心比心”的传统美德。
8、四年级下册7单元:难得的1比1
四年级下册7单元,单元主题是教育孩子要“认准目标,努力上进”。终于,在中国人编的小学教材里、关于品质教育的单元里,中外比例达到了1比1的平衡,想想真是有点小激动。
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外国名人伽利略,褒。
26课,《全神贯注》,外国名人罗丹,褒。
27课,《鱼游到了纸上》,中国残疾人画家,褒。
28课,《父亲的菜园》,中国人,褒。
但是,请大家注意,前两篇选择的都是西方历史上的超级名人,是各自领域内的伟大人物,但是选择的两个中国人,分量却明显不够,完全不能和伽利略、罗丹相提并论!难道灿烂夺目的中华五千年历史选不出名人了吗?
二、在培育“环保”品质意识方面,造假也要歌颂外国 改编也要洗白白人
再来看下环保方面的教育。培育“环保”意识,其实也是培育“品质”的一个延伸。不过,人教版小学教材总是把它单独拿出来,作为整整一个单元主题,我们也就根据这种分法,进行分析。
关于环保单元,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一年级下册3单元,第二次是二年级上册7单元,第三次是三年级下册2单元,第四次是六年级上册4单元。
1、违背常识造假也要歌颂外国小孩 反衬中国小孩
首先,笔者想重点分析三年级下册2单元。
这单元围绕“环保”主题,组织了4篇文章。这4篇文章实际上呈现两两对比阅读的结构,可见在编排上极为用心。
第五课《翠鸟》与第六课《燕子专列》形成对比阅读,在《翠鸟》中,中国小孩没有环保意识,想要捉小鸟,结果被老渔翁制止;而在《燕子专列》中,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在冰天雪地下,“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这种对比,不可谓不明显。
贴图为敬。首先是《翠鸟》的课文:
然后是《燕子专列》的课文: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年春天,瑞士有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向北方在迁徙,遇到风雪,气温骤降,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为此,政府呼吁人们行动起来,救助燕子,并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是对外国故事进行无限地美化夸张。
瑞士鸟类研究所(Swiss Ornithological Institute)是瑞士研究鸟类最大的机构,瑞士鸟类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在瑞士是有过用火车运输燕子的事情,但一些细节跟中国教材中描述的不一样,相差有点大:
①书上说是春天,实际上是秋天。 ②书上说的燕子从南向北飞,实际上是从北往南飞。 ③书上只说了火车,实际上除了火车还有汽车。 ④书上说是成千上万只,而实际上只救出了几百只。
显然,瑞士小姑娘“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是彻头彻尾违背常识、为了对比(中国小孩)而对比所捏造的谎言。
除了对比中国小孩和外国小孩,这组单元里另外两篇课文也形成了神奇的对比效果。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中国人滥伐树木,最后造成村庄的毁灭;第8课《路旁的橡树》讲述外国工程师仅仅为了保护一棵橡树,就对筑路设计进行调整,凸显了外国工程师的环保意识与决心。
2、中国孩子的环保形象:抽象肯定,具体否定
环保主题的单元,还分别散落在一年级下册3单元、二年级上册7单元,和六年级上册4单元。
安排了这么多文章,难道真的没有对中国孩子的肯定吗?说到这里,有些人一定要拿出二年级上册7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红领巾”真好》,这篇文章称赞红领巾真好,在清晨里去为小鸟放鸟巢。插图如下,虽然比不上《燕子专列》里的贝蒂,但至少还是肯定的吧:
遗憾的是,这是一篇诗歌,是对红领巾进行抽象的肯定。紧随此文之后编排的是一篇《清澈的湖水》,马上对中国孩子的环保意识进行具体意义上的否定。教师用书是这样分析的:
【遗憾的是,那面“镜子”还是被一个小孩弄了个污点。那块香蕉皮,吓跑了小鱼,就连湖水也“皱起了眉头。小洁只是在那面“明镜”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正要撤开的手,但对每个人来说,在这一瞬间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
我们再看,一年级下册3单元中,中国孩子是这样的:
3、灌输白人至上:篡改历史,强行洗白白人的恶劣环保形象,洗白西方对印第安民族犯下的罪恶
最后一次出现环保主题的单元,是在六年级上4单元,这单元里出现一篇“惊世骇俗”的改编文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篇文章改写自《西雅图的天空》,原文是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长·西雅图一篇动人心弦的演说,发表背景是在白人对印第安人进行长期屠杀和掠夺后,美国政府强迫西雅图签约,要以15万美元买下印第安人200万英亩的土地。印第安酋长知道反抗只会带来更多的屠杀,无奈发布演说,演说中充满着对白人严重破坏生态和种族灭绝的控诉。
人教版编写组屡次编故事凸显中国孩子破坏环境,又编故事凸显外国孩子保护环境,来教育中国孩子的环保意识。这次,《西雅图的天空》可不是什么“故事”,而是血淋淋的真实历史。如果按人教版一贯逻辑,应该凸显白人破坏环境,凸显印第安人保护环境,来教育中国孩子的环保意识。
白人破坏环境?不写。《西雅图的天空》里核心对白人的控诉,被教材编写组删得一干二净,又改写得面目全非。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掠夺史,对印第安土地的破坏史,变成了印第安人主动“放弃”和“转让”,变成了白人“善待”环境。
欣赏一下改写的文章片段吧,还能说什么呢:
再摘录一点印第安人原文《西雅图的天空》:
【白人不能体会我们的想法,这点,我知道。
在白人眼里,哪一块地都一样,可以趁夜打劫,各取所需,拿了就走。对白人来说,大地不是他的兄弟,大地是他的仇敌,他要一一征服。
白人可以把父亲的墓地弃之不顾。父亲的安息之地,儿女的出生之地,他可以不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天、大地、母亲、兄弟都可以随意买下、掠夺,或像羊群或串珠一样卖出。他贪得无厌,大口大口吞食土地之后,任由大地成为片片荒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