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波:中医是个好东西,不服来辩
关键字: 中医医学现代医学中医理论生物医疗有许多热心中医事业的专家,心里十分纠结地看待这个药物化学的里程碑,担心中药复方一旦被拆散,其药性不再或大大减弱,或毒性增大,他们反对中药的单药提取及其药效研究的路径。反过来也有那些打击中医的人宣称,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归根结底是证明了西医方法的力量等等。
在我看来,争论的二方大可不必纠结。一是治疗效果最终要靠临床人群药效说话,而且不可能每种中药活性成分萃取中必须配伍才会有效;二是中药药性学和经典处方代表了一个“自然进化”的宝典,为寻找筛选单体药物有效活性成分,提供一个极其好的入口快速指引,新药开发的成功率毕竟平均只有5%啊;三是,复方药效的临床验证比较复杂,完全可以是作为平行发展的下一步。
中草药是好东西的宝库。李时珍《本草纲目》内容很早就被翻译为世界各主要文字。欧美和日本的医药公司早在觊觎中国巨大的中草药宝库,应该已悄悄实施了很长时间了。90年代中期我刚刚回国担任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时候,曾经帮助一家德国制作天然OTC药品的公司在中国谈判原料生产基地和出口事宜。这家企业一共只有二个拳头产品,一个是用银杏果成分提取的抗忧郁症药,一个是用大蒜提取的心血管保健药,全部原料都是在中国种植采购、运回德国柏林郊区的工厂加工。当年在德国的主要药房网络卖得十分红火,后来听说股东把企业股份卖给了某家医药上市公司。 前不久,碰上一位亚洲富达基金的前合伙人,我们聊起中药的事情,他告诉我也是差不多二十多年前,他在中国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美国一家最大最著名的保健药物制造与分销企业在中国锁定某几样中草药的种植地和采购权。
今天,中草药虽然可以以各种食用保健材料的名义进入美国,在全美各地的唐人街也可以看到华人和美国人到当地的中药馆按方抓药。但是还没有一个中成药通过FDA的审核、可以在药房作为OTC或者处方药出售。早在2004年6月,FDA发布了《植物药品产业指南》,承认植物药的特殊性,认为有必要采取不同于化学药的政策,客观上已经放松了对中药的申请要求。也就是说,中药不必提纯活性成分,甚至不用鉴定出活性成分,就可以申请新药。目前有7个复方中药在FDA排队。虽然不要求提纯活性物,但因为中医辨证施治理念一个症可以对应好多个病,而西医是某一类化学成分对应某几个病症,选择什么适应症类型,怎么样来设计临床测试,就比起西药的新药审批流程复杂许多。
天津天士力制药方丹参滴丸通过FDA的II期临床成功应该是3年之前的事情。听到这次III期临床试验是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127个临床试验中心实施完成的消息,我的第一个念头是:虽然这次临床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试验数据的评估过程特别复杂,但其研究成果可达到在《内科学年鉴》上发表水平,也就意味着中药复合药效治疗在方法上得到世界医学同行们的认可,这将会是中医融入现代医学、改变现代医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的确有一种极端观点认为,中医全靠成药那传统就是废了。这些中医传统的爱好者认为,成药的研发和生产制作对于如何消除药性副作用的“配伍”这件事情一定考虑不周全,因此传统的君臣佐使路子必须依靠饮片开方来维持。尤其是如中药里面的一些类激素药、一些毒性较大药是可以在配伍饮品状态下大剂量服用。中药里面称作“回阳救逆第一品”的附子本身是有毒的,配伍、炮制或者煎法不当,容易引发中毒,按照西医药典最大剂量为15克,而配炙甘草一起久煎成为饮片的话,可用到十倍以上的量,疗效就会不同。反对这个观点的朋友也可以举出一个相反例子,哪怕是毒性极大的砒霜,都可以制作为口服药治疗白血病患者。案例是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从2000年到2010年,在砒霜中加入化学物解除潜在毒性后制成一种口服砒霜药物,治疗超过100名初发和复发患者白血病人,成功率达98%,患者5年后存活率大于70%。
我特别理解那些想尽可能保护中医原生态的朋友梦,也赞成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仍然应该保留那种言传身教的传承学习模式、保护煎煮饮品的配伍传统。在国际化开发合作中,国宝级中药品牌的处方工艺也理所当然将受“特殊保护”。中国需要保留自己的话语权。但是,我也坚决认为,符合循证临床医学模式的中医与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研发生产的单体或复方中成药(无论天然或者化学的),才是正道。让广大世界人民习惯煎煮服用中药饮品的前景毕竟不现实!就比如能经常打陈氏太极108式当然好,但日常操练杨氏24式就管用,哪怕简化太极8式,练习到位的话,也能够帮助站桩、调气和治病。
中药是个好东西,但是它必须拥抱高科技、遵从循证医学规范,才能光大。对于国内众多品种的中成药而言,目前缺乏大量临床安全性实验研究与数据积累。一旦吃错中药,安全代价极高。前不久我一位好友的长辈在上海一家大医院开的治疗方子,连续服用一味中成药三个月之后,出现药物中毒不治而亡,但是为何中毒、是否身体问题还是药物出现禁忌,原因说不清。前面提到的我母亲长年服用的银杏叶片药,药品说明的附页宣称无不良反应,但如果查询百度百科或者其他健康网站,可以看到不少关于可能副作用的说法,看到一些矛盾的说法。这些,十分不利于临床治疗以及病人的自我治疗。未来,主要的中成药治疗效果和相关用药禁忌的临床研究必须不断重复进行,分析报告也必须反复出现在行业权威性动态公告、基础性教材、以及专业杂志上,这是我国中医药产业链与医科大学药理研究机构必须共同补的课。
中医融合现代医学是正道
诊治手段的现代化、以现代科学的的语义诠释中医药理论,按照大数据时代的循证医学来建立新的学术规范、设计临床实验非常重要,当然这门学问和实践技巧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分子生物学、基因生物学、脑神经学、甚至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各个科学分支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工具的应用,来综合性地构建关于人体疾病学、免疫学和人体生理学的假设,测试与研发各类药品,并对人体病因进行有效诊断和治疗干预。
10多年前,时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先生对中医融入现代医学的大背景做了以下分析:“现在中医受欢迎,不仅是由于大量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因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我们对于疾病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归于某些细胞复制出现异常。除基因疾病外,细胞复制出现的原因,既与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有关,也受复制过程中溶剂(细胞质等)的成分、浓度、酸碱度和温度等物理化学形态的影响。西医着重灭菌,中医着重调理,都能够使细胞复制回复正常。各自都有优点,应该优势互补。这正是医学现在的发展之路。” 今天回顾起来,感觉朱校长融入观点的精辟和有前瞻性。
现代医学四大未来领域一是干细胞技术,二是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三是微生物群假说,四是癌症免疫疗法。
其中,干细胞stem cell是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的多潜能细胞。IPS为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动物或人的体细胞之后,体细胞直接重构为胚胎干细胞的多潜能细胞。干细胞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可以诱导产生不同的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细胞,这就产生了基于干细胞修复与再生能力的再生医学。前几年在深圳参观一个干细胞实验室的时候,听到一个神奇故事,一位50多岁的参加实验的病人,通过干细胞再生技术获得一个新的肝器官的同时,白发全部变黑,身体各项功能全面改善,有返老还童之态。前二天的参考消息也报道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用孕妇的干细胞可以制造出一种增强骨头力量的分子物质,未来有望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预防骨折。干细胞治疗显然是基于一种人体全息学图谱的整体视角,可以取代传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干预。但干细胞治百病的传闻听多了,就感觉它类似传说中“唐僧肉”一般,是食之可以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最后更新: 2019-07-17 11:40:29
-
195天没防长,美国会火速走程序
2019-07-17 11:26 美国政治 -
投资王力宏演唱会两年亏5000万 这家公司提前终止合约
2019-07-17 11:23 大公司 -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必过山海关
2019-07-17 10:41 -
-
刚刚,离台最近跨海大桥关键点合龙
2019-07-17 10:37 两岸关系 -
ARM推出更灵活的IP授权方式:先使用后付款
2019-07-17 10:30 -
惊险闯关,欧盟诞生首位女“总理”
2019-07-17 10:29 德意志 -
原计划两天,伽利略“拉闸”117小时后才恢复
2019-07-17 10:23 科技前沿 -
冒雨送饭看见老公给女同事打伞,她拿刀抵住了胸口…
2019-07-17 10:18 婚姻故事 -
孙宏斌67亿元收购新湖中宝旗下两公司,新增近百万平米土地
2019-07-17 10:16 -
只卖1块还包邮,能赚钱吗?揭秘卖家不能说的秘密
2019-07-17 10:04 电子商务 -
上车先喝2瓶二锅头 男子醉酒打乘客踢乘警
2019-07-17 10:01 中国雷人秀 -
特朗普终于表态叫停卖F35,但不提制裁土耳其
2019-07-17 09:53 -
华为手机Q1全球出货量5840万,增长44.5%
2019-07-17 09:44 -
我们应该理解小鹏汽车吗?
2019-07-17 09:42 -
“英国没技术理由禁华为,那将造成重大延误”
2019-07-17 09:40 华为 -
神秘注册“蔚来汽车科技”疑似设“总部二号” 蔚来引入亦庄百亿资金或将成?
2019-07-17 09:37 -
农业农村部:猪价继续上涨压力较大,苹果产量有望恢复
2019-07-17 09:36 聚焦三农 -
获3C认证5G手机增至8款:华为4款,仍未见三星、小米
2019-07-17 09:35 手机 -
男方涉性侵案一年后 高云翔董璇离婚
2019-07-17 09:31 明星那点事儿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0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2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