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灿荣:美国强调的“护栏”,本质仍是“我干的事儿,你不能反抗”
观察者网:我们在之前的采访里聊过,美国政客的经历变化也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这次换个角度,您认为美国现在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或称“汉学家”是不是也要付一定的责任?
我们看美国这几代中国问题研究者,像费正清这一代,很多人有多年的中国大陆生活经历;之后的一两代汉学家,不少在港台地区接受汉语教育,一住好多年;再之后的,虽然在大陆改革开放后有来北大等高校学习,但很快离去。换言之,在美国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这一问题上,有没可能部分因为他们研究中国的距离越来越远,进而影响他们对态势的感知?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测,想问问您的看法。
金灿荣:新生代的中国问题研究者其实汉语水平都挺好的,也都有在中国生活过的经历,目前这群人里真正反华的不多;对于美国的对华认知,他们确实要付一定的责任,不过责任相对有限。
在中国成了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以后,基本上所有的战略家都进来了。这些战略家大部分都不了解中国,但他们看到了一个事实——老一批战略家如已经99岁的基辛格、快80岁的米尔斯海默,他们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时主要面临的是苏联威胁,他们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考虑怎么对付“苏联集团”;而现在位于各个关键岗位的70后、80后,当他们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时,面临的外部竞争对手就不再是俄罗斯了,而是中国。
这批年轻的战略家,意识形态色彩比老一代强多了。比如基辛格,近来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引来争议。他属于传统现实主义派,认为西方一定要拉住俄罗斯,所以现在乌克兰你牺牲一点领土,赶紧投降算了。结果这说法被骂惨了。而现在整个新一代战略家,他们在冷战美国胜利的光环下成长起来,因此对那套意识形态坚信不疑。
而且现在美国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相当激烈,左派搞身份政治,右派搞传统的保守政治,可以说美国是个“意识形态帝国”。
堕胎权支持者和反对者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前对峙(资料图/路透社)
概言之,中国问题专家被边缘化、加入的新生代战略家是外行但对“中国威胁”认知很重,以及美国国内强大的意识形态思潮,这些也是导致美国现在对中国的认知出现问题的原因。
观察者网:台海问题一直是中美交流的重点议题。在双方互相角力之外,我们看到台湾方面也有不少动作,尤其是在所谓认知作战方面,比如会在美国花大笔钱请说客搞政治公关,“1450”和一些台湾人也爱在维基百科、推特、Facebook等互联网平台上大做文章。就现实来看,这些行为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这些点,我们能做些什么?
金灿荣:台海问题其实是个两国三方的游戏,其中中国大陆和美国更重要一些,但台湾地区也不是吃闲饭的,虽然个子小,但跳得很活跃,既想“倚美谋独”,还想“以武拒统”。
在舆论战方面,台湾确实有很多优势,比如“1450”们很活跃,且很有组织,而我们大陆一般是靠零散的“自干五”。台湾的动作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明它现在其实很着急,眼看着大陆在复杂的中美博弈中渐渐获取主动权。
针对台湾的这些动作,我们现在也开始重视了,比如显示网络评论的IP地址,有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整顿“1450”。不过我觉得关键还是靠大陆发展好自己、把中美关系控制好,这样一来台湾捣乱的空间就小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朝鲜承认乌东两地独立,泽连斯基:将做出严厉反应
2022-07-14 07:31 乌克兰之殇 -
拜登称美国保留对伊朗动武的选项
2022-07-14 07:24 -
美国新增感染194123例,死亡877例
2022-07-14 07:24 美国一梦 -
欧盟同意不再阻碍俄货物中转过境,立陶宛让步
2022-07-14 07:02 乌克兰之殇 -
乌粮食出口问题四方会谈就多项问题达成一致
2022-07-14 06:46 乌克兰之殇 -
朝鲜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
2022-07-13 23:25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声称伊朗将向俄提供无人机?伊朗、俄罗斯否认
2022-07-13 23:12 伊朗局势 -
美媒:斯里兰卡总统或于今晚从马尔代夫前往新加坡
2022-07-13 22:58 -
俄对外情报局长:波兰想“肢解”乌克兰,计划暴露紧张了
2022-07-13 22:47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加州对枪支制造商出手,但…
2022-07-13 21:58 美国枪击案 -
拜登落地以色列,伊朗“狠话”先行
2022-07-13 21:54 美国政治 -
德国:分别从8月1日、12月31日起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石油
2022-07-13 21:45 欧洲乱局 -
白宫刚打完“预防针”,美国6月通胀数据“破九”
2022-07-13 21:30 美国经济 -
菲外长称南海仲裁案裁决是“最终裁决”,中方回应
2022-07-13 21:24 南海局势 -
美将在太平洋地区新设两个使馆,中方回应
2022-07-13 21:02 中国外交 -
墨总统揭完拜登“伤疤”,又称能帮美国与中国竞争
2022-07-13 20:36 -
“欧盟提供了让俄完全满意的文件”
2022-07-13 20:20 欧洲乱局 -
越南常务副总理:对华友好是越南做出的战略选择
2022-07-13 20:16 中国外交 -
男人是否能怀孕?美参议员与法学教授吵起来了
2022-07-13 19:59 -
联合国预计印度人口明年超中国,印媒:有助于进五常
2022-07-13 19:43 龙象之间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2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85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89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