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四十年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中我所亲历的“第一次”
八、第一次参加欢迎美国总统的上海市长酒会
1998年6月下旬,克林顿总统携夫人希拉里与女儿切尔西访问中国。当时,刚刚发生过台海危机,中美关系正经历严峻考验。就地区形势而论,1997-98年金融危机尘埃未定。而从全球视角看,美国决定北约东扩,世纪之交的大国关系正进入与冷战终结初年不太一样的崭新格局。
记得这是在初夏的一个傍晚,我接到通知,参加徐匡迪市长所举办的欢迎克林顿一行访问上海的正式酒会。地点在刚刚落成的上海博物馆圆形大厅。那天,作为国际专家的老朋友,当时担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苏珊·秀克(Susan Shirk)先到会场。她一进会场便对我们几位上海国际问题学者说,今天克林顿总统非常兴奋。因为,克林顿在虹桥机场一下飞机后,上海方面不是按照最便捷路线,把车队直接拉到南京西路克林顿下榻的波特曼酒店;而是把车队引上了延安东路高架——当时的这条高架有一个非常出挑的景点,那就是延安东路外滩著名的“亚洲第一弯”,顺着下滑的高架斜坡,由高而下地将浦东、浦西人间美色尽收眼底。此时,正值华灯初上,上海街头一片辉煌,克林顿总统为此大感兴奋。尤其当车队从中山东一路拐进当时还不是人行通道的南京东路之后,上海市民颇有礼貌地自发向总统车队招手。克林顿在车上此时已按奈不住激动,频频向市民挥手致意。然后,车队才折向南京西路波特曼酒店。
徐市长主持酒会开始。克林顿致辞。他是从西装里边的口袋里拿出了一份小小的讲稿,看来是有备而来。他说“尊敬的徐市长,实际上在来上海之前,我们已经听说了您的故事”。克林顿说道:“听说,当时上海的老市长朱镕基先生曾经找您谈话,说是要想请您担任上海计划委员会的主任。但是,您说,恐怕不行。为什么?您说,您不喜欢计划经济。然而,当时朱镕基市长回应,‘我就是想找一位不喜欢计划经济的人来担任计划委员会的主任’。”全场哄堂大笑。这就是在当时国际危机硝烟未烬的背景之下,中外高层间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交流。
九、第一次参加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
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是在2004年建立,主要是为面向西方政要高官展开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迄止今日,已正好二十年。本人是在2006年有幸受邀成为这一论坛的参与者。当时,除了日本之外,还没有其他来自亚洲的学者。当时的瓦尔代论坛并不是像今天那样的大型集会式的论坛,而是三、四十名国际专家都围桌而坐,与普京总统边用餐、边交流;还可以在小范围的咖啡茶歇与小径散步,抑或是十余人的圆桌晚宴。总之,与普京总统本人有比较方便的交流沟通的机会。
该年秋天,瓦尔代论坛在索契举行。可能是因中国学者第一次到场,不光大家比较关注,普京也格外礼遇。对话之际,因想对总统提问的人多,所以,普京往往会做一个选择。而记得当时我刚一举手,普京不光马上注意到,而且向我示意。我提出的问题是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今后内部与外部发展的趋势。普京听着,但看来一脑多用。他一边听,一边又回应说:请您稍等,让我先对刚才已回答的问题,再补充几句。然后,普京微笑着折向回答我的问题。他说,请允许我在回答中国教授提出的问题之前,先透露一个我的小小的秘密。看大家兴趣盎然,普京接着说,“你们不知是否知道,上世纪90年代,当我担任圣彼得堡副市长的时候,我是负责对外经贸工作。而上海是圣彼得堡的姐妹城市,因此每两年我会按照约定飞往上海。而每隔两年,当我在上海的机场降落,我会突然发现上海在这两年中又经历了巨大变化。当时看到这一切,我真的是感到神游天外。我真不知道,当今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像上海那样,如此迅速地改变面貌。”普京话音未落,全场的眼光都投注到我这一边。记得在会后,美国哈佛大学的俄罗斯中心——这是一个非常老牌的权威研究机构——的主任提莫·寇顿教授情不自禁地对我说:怎么总统先生对你们上海有如此高的评价?
以后的很多年中,尽管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每年瓦尔代论坛上,参会者都可以听到普京对于中国、或者是中俄关系的评价。而且,每次这样的评价虽然都有新的内容,但是,其基调始终友善真诚。
十、第一次公布与布热津斯基先生的一段对话
2010年雅罗斯拉夫论坛上,我与参会的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先生有过一番对话。当时,俄罗斯梅德韦杰夫总统执政,美国奥巴马总统还正在“重启”对俄关系。布热津斯基先生在论坛发言中公开主张,现在,是到了由北美、俄罗斯、西欧、斯堪的纳维亚共同建立一个“北半球民主共同体”的时候了。他讲完话,走下论坛后,我们便一起步入餐厅。因为,在此之前与布热津斯基先生有过沟通,他一边走一边主动地问我:“您是从中国来,您对我今天提出的这个论点有何看法?”我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您主张成立‘北半球民主共同体’,那么,您打算把一些正在学习民主、实践民主,但不一定是西方式的民主国家作何处置呢?”布热津斯基先生当即回答说:“我曾经主张G2,你们不接受。那么,你们可以同伊朗、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这些国家一起来组成另一个联盟”。当时,我回答:“您不担心这样来组建另一个联盟可能会导致一场大规模的冲突吗?”说到这里,布热津斯基先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马上对我说:“今天我们的对话是属于私人对话,请不要见诸媒体”。我说:“好的”。然后,我们就入席开始了晚餐。
一直到布热津斯基先生去世之前,我履行承诺,十年来从来没有公布过以上我们这一段对话。现在,一方面因老先生作古数年;另一方面,有人说,布热津斯基先生曾主张过的观点,可能会重新成为现实战略选择。因此,对此做一介绍,便于理解当下的事态。值得指出,虽然,布热津斯基有着上述主张。但是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布热津斯基观点有所变化。面对国际局势的总体恶化,与其说,布热津斯基依然恪守“民主共同体”之说,还不如说,在其晚年,他更加突出和多次强调的是“中俄美三边合作”这一命题。我觉得,布热津斯基先生本身思想的微妙变化,就是一个值得探讨、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这是在全球转型的“再转型”中的一个小小的、但值得深思的侧面。
- 原标题:四十年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中我所亲历的“第一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中巴贸易首次实现本币交易
2023-10-03 09:08 -
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向海地派国际部队,中俄弃权
2023-10-03 09:08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2023-10-02 23:09 节日谈 -
被控民事欺诈,特朗普抵达纽约出席开庭审判
2023-10-02 22:27 美国政治 -
日本对俄这一招,为每年近20亿美元交易“踩刹车”
2023-10-02 21:47 日本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2023-10-02 19:36 美国政治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2023-10-02 16:51 能源战略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2023-10-02 15:03 欧洲乱局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2023-10-02 13:22 一带一路 -
特朗普今日将再次出庭
2023-10-02 12:29 美国一梦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2023-10-02 12:02 欧洲乱局 -
劳资谈判破裂,美国最大规模医疗罢工将上演?
2023-10-02 11:56 美国一梦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2023-10-02 11:51 美国政治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2023-10-02 10:36 德意志 -
嫦娥五号团队荣获国际宇航科学院最高团队荣誉
2023-10-02 08:36 航空航天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2023-10-01 23:18 乌克兰之殇 -
土耳其内政部门口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埃尔多安回应
2023-10-01 22:51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2023-10-01 22:40 不列颠 -
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联合声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2023-10-01 19:55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2023-10-01 19:52 节日谈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