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世界秩序过渡期的一场综合性全面危机
最后更新: 2021-01-29 08:25:34三,目前国际经济的三个普遍问题是,就业、能源、粮食,三者是否会出现危机?就业问题是各国都关注的问题,美国失业率已经飙升到14.7%(注:这是5月上旬演讲时的统计),加拿大也升到13%。失业率压不住的话,不光是经济萧条、产业倒闭,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一个经验性的证明是,本世纪以来发生颜色革命的那些国家,像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坦等国,它们的 GDP指标都还可以,甚至个别略有上升;但收入水平、特别是失业率非常厉害。失业率一上升,特别是年轻人,无事可干,对这些处于转型期的不发达国家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危险。
能源危机也是目前的一个严重问题。最近我们跟俄罗斯学者视频会议讨论如何应对,能源价格在本世纪以来已经第三次下跌,2008、2009以后大幅度下跌,到2015、2016年又大幅下跌,2020又来一次。这对产油国是一个极大挑战。尽管,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国家,总的来说我们的挑战,跟他们不一样。但如果这个情况长期延续,绝对不是好事。
农业问题,因为欧洲边界封锁、申根协议停顿,使得几十万原本前往西欧的劳工就被封锁在中欧、东欧、东南欧地区。如果春耕停止,可以想象今年秋天欧洲将是什么局面。前段时间,联合国粮食署已发出警告,本来在危机之前已经警告过,大概是1.5亿左右人口会受到饥荒威胁,近期将数据提高到2亿多。中国商务部也发出明确信息,在当前情况下,要确保就业、维持能源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不分产油国还是消费国,不分农业输出国还是农业进口国,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第四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未来世界秩序的走向。目前来看,大国国内政治进程可能会对世界秩序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尤其美国。虽然,美国出现所谓两党一致的对华立场,共和民主两党的总统候选人都以互相“抹红”的方式竞争上岗,也力图以这种方式来维持执政地位。大选投票之前的激烈党争,会更加严重地影响国际秩序的稳定,一方面寻找外敌,另一方面两党在国内问题上矛盾重重,比如疫情期间是否戴口罩、是否隔离、何时解封、复工复产等问题,红蓝对峙非常鲜明。
今后的国际秩序将面临什么样的选择?
其一,回到“自由国际秩序”?2009年美国知名的自由主义理论家约翰·伊肯伯里提出,自由国际秩序从威尔逊总统提出到二战结束,经美国主导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历史证明这对西方发展、西方跟苏联对抗都起了作用。他甚至强调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愿意向作为竞争者的新兴国家让渡主导权。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出现G7到G20的关键性变化。其实质的确是传统工业国家跟新兴工业国家共享部分领导权。当然伊肯伯里也说过,美国绝对不会拱手相让在军事战略领域的主导权,这也是事实。所以,能否回到自由国际秩序这种乐观主义模式,现在,基本看不到希望。
那么,会不会回到两极对抗的冷战状态,或者说“新冷战”?至少从美方来看,疫情甩锅的目的就是进一步与中国脱钩,加速形成与中国的紧张对抗,近期至少对选票有利。中国究竟是按照美国设定的逻辑,亦步亦趋入套、还是另有上策?如果两强决斗,中国人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迎接这场对抗。但是,基于目前力量对比,这场恶斗很可能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将是一场相当长期的全面抗战。人们是否已经在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大规模对抗之前的充满自信不是坏事,但一旦冲突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倒退,就国际先例来看,精英尚可寻找出路,但承担艰难困苦的,首先是基层民众。
其次,半秩序转型之下的一般逻辑,除了两强之外,几乎所有的第三方行为者可能支持公道,同情委屈、被压制的一方,但更多会倾向中立,而且基本不会出现像当年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结盟。此外,西方的结盟关系会有所松弛,但不可小视,它们仍有拉帮结派的机会与动员能力,结构性因素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种,更为糟糕的局面是,如果两强对抗失控,势必会引发全世界各个力量中心之间的一片混战,导致整个国际社会进入无政府状态,这是最可怕的。
相比之下,在放弃任何幻想、准备迎接艰难挑战的同时,尽一切可能维持尚存合作空间之下的多极、多元、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比如,美国一方面对5G问题还在激烈内部争论,另一方面再三跟中国官方沟通,希望中美贸易谈判成果还能得以维持。
更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目标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同时,为世界做更大贡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抱负。我们需要把中国的事情讲得更加清楚明白,堂堂正正地表达中国人民既要自己发展,也要与世界和平共处。
因此,未来是共处而不是互掐,是缠斗而不是决斗,是互鉴而不是独尊,这是比较接近现实的选择。显然传统工业国家在科技创新、战略实力、舆论传播、结盟关系等方面都有领先优势,不会一夜间消失。因此,新兴国家的合作竞争潜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转化成现实力量。
我觉得,依靠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强劲传统,继续改革开放以来的惯性,保持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进取态度,尤其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脚踏实地,着眼于国家所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制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自我革命,全面改革。同时,要扎扎实实经营“一带一路”周边关系,加强互联互通。
更具体一点,我们应该让科学务实的精神,在决策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让专业领域的人才和智慧能更多得施展才华,能够让各级管理部门克服官僚主义、部门阻隔,不是观望等待领导,而是发挥更主动负责创新的精神,让富有勇气的新生代不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准备决斗,而是以更为坚韧不拔的态度面对挑战,同时,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空间,给予更多理解尊重,也要提供更多让他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如果能做到这些,中国人立足于长期奋斗、致力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本次演讲的相关内容已缩编成学术论文发表,见《文化纵横》2020年第3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冯绍雷:危机与世界秩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2020年全球黄金需求下降14%,创11年来新低
2021-01-29 07:58 -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中美选择合作,一切皆有可能
2021-01-29 07:41 中美关系 -
机构大户反攻美三大股指收涨1%,散户抱团股暴跌
2021-01-29 07:27 股市 -
摩洛哥收到首批中国疫苗
2021-01-29 07: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15.5万例、死亡4112例
2021-01-29 07:13 美国一梦 -
“史上最差国务卿”找到了新工作
2021-01-28 23:07 美国政治 -
她又开怼了
2021-01-28 22:57 -
全球累计确诊超1亿例
2021-01-28 22: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公布2020年GDP数据,1946年以来最差
2021-01-28 22:43 美国经济 -
背着中国,他:China China China…
2021-01-28 22:09 中美关系 -
脸书CEO罕见“炮轰”苹果
2021-01-28 21:27 大公司 -
印度外长:中印平行崛起,人类史上绝无仅有
2021-01-28 21:10 印度惊奇 -
澳方希望取消对其煤炭进口禁令,商务部回应
2021-01-28 20:04 -
“美国处理台湾问题手法很危险”
2021-01-28 19:15 台湾 -
英首相欲访苏格兰 地方官:大可不必
2021-01-28 18:51 欧洲乱局 -
事关疫情、移民…拜登这一重要提名受阻
2021-01-28 18:37 美国政治 -
他新官上任,果然被问到中国
2021-01-28 18:26 中美关系 -
“勤王”召集人,被挖出曾是FBI卧底
2021-01-28 18:18 美国政治 -
最近,3万多共和党籍选民“退党”...
2021-01-28 18:17 美国政治 -
“中国没有种族灭绝x3,句号”
2021-01-28 17:11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7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5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