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世界秩序过渡期的一场综合性全面危机
最后更新: 2021-01-29 08:25:34导读2020年5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在上海图书馆做《危机与世界秩序》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观察者网已获冯绍雷教授授权。
【文/冯绍雷】
今天,关于世界秩序的讨论,已成为热点。至少与两个方面密切联系,其一,历史上每一次世界秩序的更替,都与全局性危机有关。当前面临的是什么危机呢?全球流行病危机、能源危机、全球化危机、还是中美关系危机?其二,鉴于当前高度的动态性,对危机性的判定还要看另一个问题,即世界秩序本身处于何种状态。如果世界秩序本身处于上升或稳定期,那么危机再凶险,也无法撼动秩序;如果,世界秩序本身已经风雨飘摇,那么危机会加速世界秩序变更。目前来看,很可能滑向后一种态势。
综合来看,当前遇到的是在世界秩序过渡期所发生的一场综合性的全面危机。
首先,百年未遇的大规模流行病触发世界经济断崖式下滑,油价大幅下跌,美国股市四次熔断;随后,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舆论围攻,大国关系出现对抗态势,全球化全面倒退,甚至不排除局势会进一步恶化。现在我们看到两个情况,一是危机发生于世界秩序转型的、高度不确定的过渡期,二是这是一个多重领域同时爆发的综合性危机。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第一,历史上的危机和世界秩序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换句话说,危机是如何作用于世界秩序更替?第二,当今国际秩序有什么特点,正在经受危机冲击的世界秩序处于何种基本状态之下?第三,今后的世界秩序何去何从?
一、危机下的世界秩序
先来谈第一个问题,危机跟世界秩序相互关联。国际危机多种多样,我们这里讨论的危机,一般是指影响全局、延续时间长、大规模的危机,而非局部的短暂的小规模危机。类似的危机可分成四类:
第一类,战争与革命,大规模战争与世界秩序构建的关系是最密切的,战争又经常与革命相互联系,深刻影响世界。近代国际体系建立以来,每一次新的世界秩序建立,都是通过战争与革命来实现的。首先,17世纪初,欧洲不同宗教、不同地区、不同利益之间发生了一场极其残酷的30年战争。最终,于1648年确立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宣告欧洲民族国家体系的开始。新体系的确立有什么含义?教廷不再号令天下,民族国家至上,也即,国家内部事务不再由外来干预支配。这一原则,大体上延续至今。
近两个半世纪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及延续多年的拿破仑战争之后,建立了维也纳体系。这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二个重要的国际秩序。大革命之后,拿破仑一方面称帝制宪,另一面发动欧洲战争、推广革命。当时的欧洲君主制国家,比如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匈帝国等不甘于既定秩序被推翻,联合击败拿破仑。经过1814年的谈判,确立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为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匈帝国组成的四国同盟,通过互相制约达到均势,维持欧洲领土不变,抵制对各国国内体制的威胁,当时主要是君主体制。同时,吸收战败国法国在内的大国,通过多边会议协商处理国际事务。
由于对战后事宜处理得当,未对战败国法国进行羞辱,保持其完整性,也未施加过于严苛的罚款,所以法国接受了维也纳体制。当时,战胜国俄国的专制君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进入巴黎时,居然受到虽然战败、但仍非常骄傲的巴黎市民跟官兵的欢迎。这一场景非常奇怪。因为即使一场大战刚过,但各国处理战后事务的分寸把握得比较好,再加上相互制衡的权力结构的保障,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各得其所。维也纳体制维持了整整100年的欧洲和平。
与此相比,一战结束后,一方面战胜国对战败国处理严苛,德国不服。另一方面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制,也没有强有力的保障体制,来遏制列强纷争,所以没过多久大战重新爆发。作为对历史的纠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了雅尔塔体系,第一,美、英、中、法、俄五大国组成安理会,成为联合国最高权力机构;第二,联合国体制虽以大国主导,但也有一国一票的联合国大会机制相呼应;第三,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一系列机制加以保障。即便如此,也并没有避免曾历时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雅尔塔体制是由战争直接推动建立的,所以,尽管有各种冲突,但总体上维持着和平与稳定。这是革命与战争直接推动下的世界秩序变更。
第二类是,国际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国际格局重组。战争之下,斯大林说,坦克开到哪里,就能在哪里建立自己的制度。但是,经济金融危机不一样,它对世界秩序变更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国际、国内经济金融体制的重构来实现。
比如1929年到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GDP下降30%,十多万家公司破产,1500万工人失业。由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曾广泛影响欧洲,所以,一旦美国经济崩溃,大量资金回流,使得欧洲经济也面临着严重威胁。到1931年,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英镑的霸主地位不得不让位于美国。著名左翼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大萧条让世界一分为三,苏联站住脚跟,凯恩斯强调的政府干预的资本主义新模式开始风行,同时法西斯主义崛起,直接为走向二战做了铺垫。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国家破产,接受IMF救助。图自法新社
我们再把目光移到20世纪末,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其实还要加上俄罗斯。尽管危机发生在新兴国家,但具有全局性影响。冷战之后,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方面对发展中、转型中国家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资金雄厚。另一方面IMF强行推动各国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当国际油价遭到国际游资严重冲击时,IMF要求各国继续推行严苛的紧缩政策,使得东亚、俄罗斯受到沉重打击,东亚地区雪崩式地降低汇率以求自保,唯有中国坚持不动,维持亚洲地区的稳定,同时力挺香港顶住了国际游资的打击,当时中国获得国际社会广泛的信任和称赞。
需要指出的是,正是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中俄两国转向告别华盛顿共识,在继续改革开放的同时,逐步走向加强自主发展与创新。事实上,中国原本打算加快开放汇率制度,但这场危机之后,逐渐转向稳健。俄罗斯也开始转向由政府主导经济。
接下来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过度投资金融衍生品的公司纷纷倒闭,全球爆发严重信贷紧缩;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美林公司被收购,标志着危机全面爆发。随着虚拟经济的灾难向实体经济扩散,各地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剧增。
彼时出现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当时各国领导人奥巴马总统、萨科齐总统、胡锦涛总书记等先后进行电话磋商,决定在原来的G7集团之外再建立G20集团,在新兴国家跟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建立国际协调机制,这是一个关键性举措。
但是,今天在灾难面前,国际协商领导机制失去了效力。3月底,联合国秘书长曾要求G20领导发表共同抗疫声明,中国的要求是写入发挥WHO作用,但美国坚决不同意这一条款,最终这份联合声明流产。
总之,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之后,通常经由国际国内的关键性体制机制改革,重组国际力量格局,调整世界秩序。虽然跟战争形成的结果不一样,但危机之后世界秩序的变化,同样相当深刻。
第三种危机,我称之为“反体制力量”所引发的危机。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曾出现于东西方的反体制力量形式不同、目标不一,其中有社会抗议运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活动等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对国际国内的现行体制。
先谈谈1968年学生运动,这是一场遍及欧美各大学校园的轰轰烈烈自发形成的反体制运动。在国内,反对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在国际,反对美国发动越战,反对苏联侵占捷克斯洛伐克,最终还真的带来国际缓和局面。1968年运动鲜明地指出,欧美国家机器及其意识形态衰落,直接挑战西方自由主义价值的合理性。学生青年们当时说得很明白,我们大学里面学的那些理论,貌似价值中立,貌似科学,但实际上都被用来维护工业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所以运动口号是终结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1968年运动还体现了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换,也就是西方工业社会开始走向对现存结构进行各方面解构的后工业、后现代社会,这个变化非常之大。运动还导致欧洲共产主义从此衰落,为1970年代末以来,西方保守主义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总结这些思想历史的,已经不是年轻人,而是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理论家。虽然1968年运动没有、也不可能推翻西方制度,但按照左翼人士沃勒斯坦的观点,这甚至是比1989年至1991年的苏联解体、冷战终结更重大的历史转折,因为,它体现了思想层面的深刻变化。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图自法新社
再往后推几十年,到本世纪初的911事件,这是二战以来美国本土首次受到外敌袭击,当时,也被称为改变世界的历史性事变。的确,以“911”为契机,美国新保守主义崛起。新保守主义认为,首先要先发制人,维护美国安全利益;其次,强行推广西方式民主体制,以此为基础的国际战略大行其事。最近,曾任奥巴马总统顾问的罗·本茨有一个反思,他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911”让美国犯了一个错误,手伸得太长,从而加速了超级大国的衰落。
不过,“911”还有另一面,因为“911”是美国受到恐怖主义袭击,所以还一度出现中、美、俄和其他国家联合反恐的短暂合作。我记得,“911”那天,正好从莫斯科出差回国,当天,送我去机场的是一位莫斯科国营大化工企业退休的总工程师、知识分子,我问他怎么看待刚刚发生的这件事。他一边开车一边毫不犹豫地说,非常明白,这是反人类的恐怖主义罪行!当天,大批莫斯科市民手捧着鲜花,自发到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吊唁。在各国官方尚未公布自己的正式立场之前,莫斯科平民老百姓的表现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给后人也留下了一个启示:危机之下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大国依然可以紧密合作。
世纪之交以来,遍及各地的社会抗议运动接连不断,一方面2000年以来西雅图反全球化示威、“占领华尔街”、“黄马甲运动”等等,西方各国反体制抗议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在新兴国家中,自科索沃危机推翻米洛舍维奇政权之后,趁着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内严重腐败、贫富差距以及官僚主义等问题,西方推动所谓“颜色革命”,连续组织街头抗议,接连引发政权更替,一度甚嚣尘上。
近年来,西方出版界出版了一些关于颜色革命的研究著作,披露西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运用各种秘密或公开手段,比如组织街头暴动、传播网络谣言、制作标语口号、卡通片甚至如何印制带有标记的T恤,建立所谓“革命学院”,专门培训灌输反对派骨干在新兴国家策动颜色革命,令人触目惊心。
总之,反体制力量不同于战争与革命,也不同于金融经济危机,而是以超越国界、以非常规性的、以意识形态批判或现代信息传播方式,自下而上,动员民众走向社会抗议,或以暴力恐怖方式挑战现行体制,影响世界事务。
- 原标题:冯绍雷:危机与世界秩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2020年全球黄金需求下降14%,创11年来新低
2021-01-29 07:58 -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中美选择合作,一切皆有可能
2021-01-29 07:41 中美关系 -
机构大户反攻美三大股指收涨1%,散户抱团股暴跌
2021-01-29 07:27 股市 -
摩洛哥收到首批中国疫苗
2021-01-29 07: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15.5万例、死亡4112例
2021-01-29 07:13 美国一梦 -
“史上最差国务卿”找到了新工作
2021-01-28 23:07 美国政治 -
她又开怼了
2021-01-28 22:57 -
全球累计确诊超1亿例
2021-01-28 22: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公布2020年GDP数据,1946年以来最差
2021-01-28 22:43 美国经济 -
背着中国,他:China China China…
2021-01-28 22:09 中美关系 -
脸书CEO罕见“炮轰”苹果
2021-01-28 21:27 大公司 -
印度外长:中印平行崛起,人类史上绝无仅有
2021-01-28 21:10 印度惊奇 -
澳方希望取消对其煤炭进口禁令,商务部回应
2021-01-28 20:04 -
“美国处理台湾问题手法很危险”
2021-01-28 19:15 台湾 -
英首相欲访苏格兰 地方官:大可不必
2021-01-28 18:51 欧洲乱局 -
事关疫情、移民…拜登这一重要提名受阻
2021-01-28 18:37 美国政治 -
他新官上任,果然被问到中国
2021-01-28 18:26 中美关系 -
“勤王”召集人,被挖出曾是FBI卧底
2021-01-28 18:18 美国政治 -
最近,3万多共和党籍选民“退党”...
2021-01-28 18:17 美国政治 -
“中国没有种族灭绝x3,句号”
2021-01-28 17:11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7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52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95“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