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格·班多:美国用俄罗斯3000亿美元资产援乌是因小失大
如果各国政府都有权单方面没收别国政府与私人的资产,仅仅因为对方被他们视作参与了一场“违反国际法且不道德”的战争,那么美国自入侵伊拉克之后就应该被剥得一干二净了。华盛顿长期能在全球层面推行双重标准,靠的就是其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格局的变化,未来美国可能也无法独善其身。即使是欧洲人也开始厌倦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科技监管等他们关切问题上的阻挠行为。如果外国政府依然不情愿直接挑战美国政府,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没收美国企业或个人的资产。未来的美国官员可能会后悔前任开了这样的先例,即一国政府可以从任何对象那里没收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必付出任何代价。
泽连斯基同美国乌克兰经济复苏特别代表普利茨克会面 图自:乌克兰总统府新闻办
欧美国家攫取俄罗斯资产的理由并不充分。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和欧洲政府以无辜的旁观者自居。然而,他们同时误导了莫斯科与基辅,违背了北约不会东扩的多次承诺;先向乌克兰保证会允许对方加入北约,却又未能兑现承诺。于是,俄罗斯感到愤怒,乌克兰更加大胆。双方都遭到了背叛,都认为有权向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要求补偿。
虽然目前讨论的重点是没收政府资产,但美国的一些决策者也会没收私人资产。比如,美国司法部去年没收了俄罗斯商人康斯坦丁·马洛费耶夫(Konstantin Malofeyev)名下的540万美元,将其转入美国国务院用于重建乌克兰的基金。毫无疑问,许多这样的“寡头”经不起道德检验,他们往往利用体制漏洞与不当影响力来积累财富。但这是俄罗斯人民应该关心的问题,不是西方政府应该操心的问题。美欧国家的社会中也不乏不公正的“国家特权”,经济学家们称之为“权力寻租”。仅仅因为其个人声誉有问题就攫取他人财产,这是对法治和私有产权的嘲笑。
更广泛地说,允许政客从政治上不受欢迎的对手那里攫取各种财产和资金,将会令所有资产都陷入风险中。就连俄罗斯异见人士、前俄罗斯央行官员谢尔盖·阿列克萨申科也表示:“在缺少法院裁决的前提下,我认为没有办法没收俄罗斯央行的资产。因为如果不需要法律依据就能没收俄罗斯资产,如果是美国政府的行政命令要求这么做,那就意味着美国没有法治,也没有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主张窃取俄罗斯资金的人提出了各种理论,比如将收缴资产视作应对“侵略”的独特报复手段。然而,《金融时报》评论认为:“作为没收俄罗斯国家资产的理由,‘报复论’存在三个问题,它缺乏强制效果,被错误的一方发起,且削弱了西方政府宣称要捍卫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伦敦政经学院访问学者西蒙·辛里奇森(Simon Hinrichsen)宣称,俄乌冲突的案例十分独特,因此可以收缴俄罗斯的资金。然而,一旦西方开出这样的先例,将不再有逻辑上的限制。我们可以想象,因为所谓“人权侵犯”、“不公平贸易行为”或“气候变化问题应对不善”等借口,就能随意收缴他人的财产,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被归为“独特”的理由。
为了数十亿美元的赃款而枉顾基本的法律原则,不禁让人回想起电影《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中托马斯·莫尔爵士(英国政治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作《乌托邦》,观察者网译注)的名言:
“是吗?当最后一条法律被废除,当魔鬼转过身来对付你时,你会躲到哪里去,罗培尔?那时法律都失效了。从沿海到内陆,这个国家运行着各式各样的法律,人制定的法律,而不是上帝的法律!如果一一推翻它们,你看起来像是能做到这种事的人,你真的认为自己能在接下来的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吗?是的,为了我自己的安危,我也愿意同魔鬼分享法律的益处!”
英国电影《四季之人》(1966年)剧照 视频截图
华盛顿使用金融武器的做法已经令许多外国政府,包括欧洲的政府,开始寻找免受美国经济制裁的手段。当然,这样的替代方案十分有限。何况,许多国家的政府手上还持有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不过,美国和欧洲攫取俄罗斯资产的做法会令同华盛顿与布鲁塞尔关系不睦的政府坚定信念,加速他们寻找其它金融储藏室的脚步。没有国家会在这种环境下感到安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以军公布士兵死亡数字:233
2024-02-16 08:23 巴以恩仇录 -
厄瓜多尔总统批准中厄自贸协定
2024-02-16 07:38 中国-拉美 -
“游隼”失败后,美国再次冲击“重返月球”
2024-02-15 23:00 航空航天 -
“多次喊话警告无效,外逼驱离!”
2024-02-15 22:27 南海局势 -
普京通过中间人提议停火,遭美国拒绝?克宫回应
2024-02-15 20:05 俄罗斯之声 -
历史新高!德政府高呼“去风险”,德企却用脚投票
2024-02-15 20:05 德意志 -
“将于2月18日获假释”
2024-02-15 19:06 泰国政局 -
卡梅伦竟把红海和台湾海峡混为一谈,中方驳斥
2024-02-15 18:53 台湾 -
印尼发生多起涉中国游客交通及溺水事故、致多人伤亡,我领馆发声
2024-02-15 16:39 中国游客 -
美国对大众动手,理由竟是所谓“被制裁”中国部件
2024-02-15 16:01 观网财经-汽车 -
为“抗衡中国”画的饼兑现不了?“卡在国会了”
2024-02-15 15:49 美国一梦 -
多地传出爆炸声,乌军:俄罗斯出动战略轰炸机进行导弹袭击
2024-02-15 15:32 乌克兰之殇 -
王毅将出席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访问西班牙、法国
2024-02-15 12:24 中国外交 -
他喊话美国众议院:“快点通过援乌法案吧,中国看着呢”
2024-02-15 11:20 乌克兰之殇 -
中方:任何国家不得曲解、滥用国际法和安理会决议在红海制造紧张局势
2024-02-15 10:55 -
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内塔尼亚胡:拉法必须进
2024-02-15 10:52 巴以恩仇录 -
澳新加联合声明:立即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
2024-02-15 10:33 巴以恩仇录 -
智利中国商城火灾致3名中国人遇难,中使馆提醒
2024-02-15 09:50 -
普京:遗憾没早点在乌克兰开始“积极行动”
2024-02-15 09:34 普京 -
不让卡尔森插嘴?普京反而吐槽:尖锐问题太少,不满意
2024-02-15 09:05 普京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