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一凡:眼光朝内,将4亿中产变成8亿,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最后更新: 2020-11-13 09:34:32导读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会后公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观察者网就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长期结构性问题怎么调整、如何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带来的最坏可能、以及“十四五”的重点及目标等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副所长丁一凡研究员。
【采访、整理 朱敏洁】
观察者网: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圆满落幕,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公告备受瞩目。就在一周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GDP同比增速4.9%,前三季度增速转正。所以,首先就当前局势请教您,这些数据与外界预期是否相符,您怎么评价经济复苏形势?其中对哪些数据有隐忧,反应了经济内部什么问题,强劲复苏态势能否持续?
丁一凡:首先,三季度GDP增速4.9%,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最近外媒写的不少报道,对这样的成绩是比较眼红的,毕竟当全世界经济普遍黯淡的时候,中国还能如此迅速的经济复苏。发达经济体好歹还可以靠着货币政策维持,但是发展中经济体的境况就没这么好了,经济下滑更加厉害,因为它们没法靠货币政策来应对这些突发状况。国内外很多媒体都在大幅报道这些对比反差,主要是中国的经济表现确实一枝独秀。
那么,中国第三季度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实际上是和疫情相关的,只有控制住了疫情,才能给经济复苏创造可能和机会;当经济开始复苏,生产恢复,服务恢复,吸引力就更大了。因为其他的经济体,经济仍陷入低潮萧条,而且疫情还在发展。
第三季度的数据中有些增长特别快,比如集装箱海运价格节节攀升,尤其中美航线涨势更是惊人,根据10月9日的数据,上海出口至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3848美元/集装箱、4622美元/集装箱,较8月末分别上涨5.74%和9.86%。其中美西航线运价更是创2009年发布以来新高,为3月初1361美元/集装箱的近三倍。更不要说,这还是在中美贸易战、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单独加征关税的情况下,仍然恢复并保持这一态势。
这些都证明中国经济已经恢复了。再加上,国内需求也逐渐恢复、不断上扬,对经济发展又是一大支撑。
从这个趋势来看,第四季度应该比第三季度更好一些。四个季度的情况连续看,第一季度因为疫情冲击,大幅下降,第二季度疫情控制以后,就开始回升,回升到2%-3%的情况,但个别地方仍有疫情,所以没有全面恢复,到了第三季度就基本上恢复正常。现在无论是从机器使用率还是劳动生产率等要素来看,大企业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达到2019年的水平,甚至有些企业超过了去年水平,这都证明经济正常运转。在这个前提下,到了第四季度可能还会更快一点。因为中国需求仍在增长,外部需求的增长也会带动中国经济内部的增长;同时,中国内部的一些投资也在逐步跟上来,因为当前经济形势更好,过去没有放下来的一些投资就会进一步跟进。现在国家又在准备“十四五”规划,还会有更多项目上马。所有的这些情况大概都预示着最后一个季度的表现会比第三季度更好一点。
而且,我们别忘了,最后一个季度,海外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因为欧美地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今年过了特别不顺利的一年,很多人一定会在圣诞节增加消费。中国制造的圣诞节礼物的所占比例通常高达百分之七八十,这也会大大带动中国的出口需求。
观察者网:确实,您前面提到航运价格上涨,这是反映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指标。
丁一凡:对,因为大家都不能生产,只有中国经济恢复了,中国可以给国外提供大量产品,航运价格一下子增长得非常快。
观察者网:不过,除此之外,我们还关注到了一些数据的变化,比如最重要的两个消费和投资的,当然后者主要指基建领域投资。其中,社会消费指数的增长,好像跟其他相比并不是特别亮眼,虽然幅度确实收窄,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一年来,外界一直很关心内需问题,尤其是提出内循环的概念之后。您对消费问题怎么看?事实上,过去中国提出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计划,所以这是一个长期性问题,还是因为当前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之下而凸显出来?
丁一凡:消费问题,今年不如去年。跟去年或者再之前相比,有一定差距,这很容易理解,还是疫情的关系,人们更加谨慎小心。虽然疫情在中国得到控制,但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些事还是比较小心的。
消费很大程度上跟旅游、商业服务等方方面面相关,而这些消费领域在今年的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够大。今年的消费增长是实体消费增长多,而且主要是线上消费,因为还是担心有大规模人员接触的活动,所以还有一些消费活动没法活跃起来,比如说电影院、剧院,虽然已经恢复,但是活动非常少,观众人数也有限制,这当然会影响消费比例,是很正常的情况。
我觉得在当前状况下,中国经济能恢复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令人吃惊了。只是人们的心理因素还没有完全消失,可能第四季度会更好一点,毕竟形势相对越来越稳定,人们才越来越敢于消费,服务行业的消费会比第三季度更多一些。目前还不太清楚疫苗能否在第四季度进一步推广,如果效果良好、能够量产且大面积使用,那么下一步消费领域的活动会更加丰富,文化娱乐类的消费比例也会上扬。
中国人都很理性,一旦对这件事有所担忧,反正不是那么迫切,就往后推一推,不见得非得马上去做。所以今年的文化消费,肯定是大幅下降。
观察者网:是的,对普通人来讲,经济预期或是对未来前景的保守打算,也会极大影响消费支出。就像前段时间一提到消费,人们又开始谈论有关疫情补贴的问题,究竟发消费券还是发现金、政府是否会持续发力等等,您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丁一凡:疫情补贴是非常需要的,但这也只是促进某一方面的消费,比如发一点购物券、消费券,刺激人们去购买一些实体物品或是必须得去餐馆用掉,但这些东西都代替不了文化服务类消费,比如电影院、剧院、大型娱乐活动、体育赛事等等,这些方面现在通过消费券是刺激不到的。像这些过去我们习惯的消费市场要活跃起来,必须有一个确切的、稳定的环境,什么时候国家说大家可以摘口罩了,那么这些沉寂的消费活动就会慢慢起来了但现在肯定还有问题。
其实,外界非常羡慕中国的情况,且不说别的,看一下国庆“黄金周”期间6亿多人的出游纪录,看一下外国媒体是怎么报道的,就能略知一二。但是,我们自己要看到,即便如此,在很多旅游景点、出行目的地的人流总数还是受到限制的,很多地方都需要提前预约,要控制一段时期内的人流总数等等,这些防控措施使得消费水平大大落后正常的消费水平。我们虽然让别人眼红,但也清楚我们的消费水平还没有达到过去传统的水平,因为仍然担心疫情复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习近平赞扬张謇: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2020-11-13 08:5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因一篇自媒体文章,600亿医药巨头遭火速问询
2020-11-13 08:51 大公司 -
国家卫健委:新增确诊8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0-11-13 08: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天通一号02星发射成功
2020-11-13 07:19 航空航天 -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0-11-12 22:39 上海新高度 -
习近平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发表视频致辞
2020-11-12 22:32 -
总书记参观这个展览时,仔细询问了这些......
2020-11-12 20:53 上海观察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赴江苏考察调研
2020-11-12 20:50 -
习近平赴江苏考察调研
2020-11-12 20:49 -
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浦东将迎来更大挑战
2020-11-12 20:27 -
浦东,你好
2020-11-12 20:25 -
习近平赴江苏考察调研
2020-11-12 20:25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浦东卅年展风华
2020-11-12 20:24 -
称“英国为消灭鸦片才攻打中国”,香港教师被取消资格
2020-11-12 19:22 香港 -
习近平:将赋予浦东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2020-11-12 19:05 观察者头条 -
李克强:东盟已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0-11-12 17:56 -
哈尔滨政协原主席姜国文被控非法收受财物1亿余元
2020-11-12 17:40 廉政风暴 -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0-11-12 17:19 -
中科院深理工首次全面亮相:学生明年入学
2020-11-12 17:04 中西教育 -
按下改革加速键 这“四大速度”见证上海浦东飞速发展
2020-11-12 17:04 上海观察
相关推荐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277“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100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165“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13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