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斯·沃尔科夫、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俄民众为何对俄乌冲突不再感到焦虑?
反战观点的层次
在回答中不支持俄罗斯武装力量的人表现出一贯的反战立场。这个数字相当稳定,在整个调查期间平均为19-20%(见图 2)。另有7%的人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认为他们不应被自动归类为反战者。根据他们对其他问题的回答,他们更接近于那些对特别军事行动表示被动支持的人。
图2:俄罗斯民众的反战观点
自冲突开始以来,另一个没有明显变化的发现是,反对现政府的俄罗斯人表达了最明确的反战立场。这些人主要是来自俄罗斯各大城市的年轻人,他们主要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而且不太可能被电视报道的宣传所灌输。不过,在上述所有群体中,反对军事行动的人仍占少数。
反战观点的动机
反对特别军事行动的人主要从人道主义角度解释自己的立场。他们说“战争总是不好的”,他们“支持和平”、“反对战争”(22%的受访者)。他们还提到了军事人员和乌克兰平民的损失:“只有约13%的反战者不仅主张和平,还准备为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事情承担责任”(“是我们挑起的”、“这不是我们的土地”、“这是侵略”等等)。
与支持特别军事行动一样,反战立场也无法用单一指标来量化。例如,公开表示反对特别军事行动的人数比例与认为“俄罗斯应向乌克兰做出某些让步”以停止敌对行动并签署和平协议的人数比例大致相当。在2023年2月至8月的三次民意调查中,持这一观点的俄罗斯人的数量没有变化,一直徘徊在20%左右。
值得回顾的是,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平均约有50%的俄罗斯人赞成进行和谈。这一数字在去年秋天宣布部分动员后达到顶峰。由于俄罗斯人开始意识到战争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人,由这一事件引发的恐惧使这一数字从8月的44%上升到2022年9月的57%。动员结束后,公众的恐惧感减弱,支持和谈的人数恢复到年度平均水平。
五分之一的人一直强烈支持和谈。然而,至少有一半希望看到停火的人不愿意向乌克兰人做出任何让步。根据民意调查,大多数俄罗斯人(2023年8月为92%)普遍赞成两国交换战俘。立即停火也得到了支持(72%,21% 的人认为完全不可接受)。归还被占领土以换取和平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太多支持:只有不到25%的受访者赞同这一想法(见图 3)。
图3:以下和谈条件,您持怎样的态度(满意/可以接受/绝对不能接受/无法回答)
说不出什么的人
在列瓦达中心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只有约10%的受访者无法就以下主要问题表明立场:支持俄罗斯军队、和谈与继续敌对行动,以及各种妥协方案的可接受性。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些研究人员人为地将这一数字夸大到多达三分之一的人口,然后将其归类为反战者。我们认为,从这些受访者的其他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密切关注时事,这也是他们无法回答其他实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这个群体的人往往比其他人年轻,其中女性较多。
图4:普京的支持率(1999-2023)
- 原标题:俄乌冲突|列瓦达中心长文深度剖析俄民众为何对俄乌冲突不再感到焦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中方:摒弃“双标”帮助阿富汗反恐,及时调整制裁
2023-12-15 07:18 中国外交 -
卡梅伦指责港警通缉5名外逃反中乱港分子,我使馆:坚决反对
2023-12-15 06:52 香港 -
日本指责中国、偏袒菲律宾,中方:强烈不满
2023-12-15 06:42 南海局势 -
怒斥“以色列将遭到真主的惩罚”后,他突发心脏病倒地抢救无效身亡
2023-12-14 23:12 -
以色列有意减少加沙平民伤亡?美情报部门的这一发现“打脸”
2023-12-14 22:16 -
“不,提问机会先给新华社,之后再给美媒”
2023-12-14 21:25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摇人”欲组建特遣部队:澳已受邀,伊朗发出警告
2023-12-14 20:29 -
中越关系进入新阶段,接下来这些领域值得关注
2023-12-14 20:03 中国外交 -
普京:每天有1500人志愿入伍,不需要第二波动员
2023-12-14 19:12 俄罗斯之声 -
中菲合作遣返180名在菲从事离岸博彩中国公民
2023-12-14 18:50 打击网络诈骗 -
中方斡旋下,缅军和果敢、德昂、若开军在中国境内举行和谈
2023-12-14 18:44 缅甸局势 -
“美国打压中国,韩国摇摇欲坠”
2023-12-14 17:46 三八线之南 -
这时候,欧盟向他“示好”?
2023-12-14 17:16 欧洲乱局 -
“白宫试图淡化”
2023-12-14 16:46 -
6架中俄军机一度进入韩国“防识区”?中方回应
2023-12-14 16:05 三八线之南 -
“德国人民是这份预算的最终输家”
2023-12-14 16:03 德意志 -
美《涉外情报监视法》第702条将到期,外交部回应
2023-12-14 15:52 中美关系 -
菲律宾以没有工作许可证等理由驱逐180名中国公民?外交部回应
2023-12-14 15:52 中国外交 -
首艘俄自制无人艇已交付国防部,将送往前线测试
2023-12-14 15:26 俄罗斯之声 -
美国警方公布赴美见网友中国女子死因:探险失败中暑死亡
2023-12-14 14:25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132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评论 166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评论 182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评论 144“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评论 135最新闻 Hot
-
“欧美关系搞砸了,欧盟准备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中国 ”
-
拉夫罗夫:俄美准备举行新一轮会谈
-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
俄乌冲突以来首次,俄总统特别代表或将访美
-
“斯塔默这么努力地讨好特朗普,但没回报”
-
特朗普最新对朝表态
-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
“一些政府打电话来问:中国已深耕十年,我们咋追?”
-
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
龙应台:赖清德错了,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
-
她又来:美欧相争,中国得利
-
“说好的补贴不作数了,美商务部长还让学学台积电…”
-
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
美媒质疑:这事真怪得着中国么?
-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
“‘AI末日论’是美国的误导,我们的命运要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