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 :CIA还在学中文阶段,我们免费奉送一节课
最后更新: 2021-12-08 12:28:22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定位是反恐、世俗化、共和化、民主化,但巴拉维妻子德芬·贝拉克(记者,常驻伊斯坦布尔)从阿拉伯文翻译为土耳其文的书中,最著名的是《奥萨马·本·拉登:东方的切·格瓦拉》,突出显示了认知上的南辕北辙。
三重间谍哈马姆·巴拉维。来源:alchetron
优秀的间谍来自人心所向,威胁利诱是不行的。剑桥五人帮、潘科夫斯基都不是为了利而投身对方的。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始终没有赢得人心,始终没有理解为什么赢不了人心,或者在装不理解。美国正在中国犯同样的错误。
另一个问题是CIA人员的业余化,这其实是美国职业军官、职业情报官的通病。美国军官有轮岗制度,从少尉到将军只有22年时间,过时未获晋升的话,就必须退役。这22年里,必须在指挥、参谋、人事、后勤、政府、教学、科研的各级层面都有足够的经验,所以每个人都在十分不同的岗位之间跳来跳去,每个岗位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三四年的长期岗位经常要到晋升将军后才有可能。其结果是中下级军官的业余化,经验成为无源之水,在决策和行动中,要么照搬教条,要么拍脑袋、凭感觉。
情报官也是一样。军官好歹还是军校或者ROTC毕业,CIA人员就不一定了,什么资质都有。比如在查普曼兵营丧生的人中,基地负责人詹妮弗·马修斯是情报分析官,对秘密行动没有经验,不搜身的决定就是她做的,想以此换取信任。巴拉维的上线戴伦·勒邦特是CIA安曼站的,跟着巴拉维部署到阿富汗。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加入游骑兵,退役后在伊利诺斯当县警察,然后加入美国司法部下属、为联邦法院和联邦监狱干活的联邦警察(US Marshals),然后在纽约FBI干了一段反犯罪集团,2006年加入CIA,2009年丧生的时候才35岁,每个岗位上都是蜻蜓点水,谈得上多少情报专业的经验?同时丧生的伊丽莎白·汉森是学经济的出身,2005年才加入CIA。
大名鼎鼎的爱德华·斯诺登也是高中毕业,尽管他是NSA的,不是CIA的。
爱德华·斯诺登。来源:Wikipedia
实际上,多诺万也是半路出家的。他在组建OSS之前,有秘密外交的经验,但没有情报活动的经验,有可能他的情报活动知识也是在BSC集训最初OSS人员的时候获得的。
高强度短训是可以迅速掌握射击、密码、格斗、跟踪等技巧的,但情报局最重要的任务是从收集的情报中提取对决策有用的依据,这只有深刻理解对象才能做到,业余化是不行的。
反恐是美国从“历史的终结”跌落到充满挫败感的二十年。还在反恐的中后期,美国已经吃惊地发现,中国已经崛起到不认识了。在某种程度上,反恐的匆匆结束是中国崛起后的被迫之举,再犹疑不决就为时太晚了。美国情报事业在沮丧和惊讶中匆忙进入“中国情报局”时代。
情报界"转向中国"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崛起对美国是比珍珠港更大的震动,而且更动摇美国国本。尽管中国对世界开放,美国的情报赤字困境极大地加深了。
伊斯兰世界毕竟经济和科技水平较低,对美国的威胁不超过恐怖袭击。中国是完全不同的问题。不仅中国文明博大精深,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方面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世界的供应链可谓条条大路通中国,中国经济实质性地全面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并不遥远。中国的科技水平也在迅速赶超。还有很多关键的短板,但也有引人注目的超越,如高超音速、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冠疫期中国生物医药科技也显示了强劲实力。
美国对中国科技的实力和后劲开始认识。中国在贸易战中出乎意料地坚决抵抗,在乱港问题上出乎意料地重拳打击,在科技突破中出乎意料地突飞猛进,在台独切香肠时出乎意料地反切香肠,都使得美国决策层和民众大感震惊。这极大地加深了美国的情报焦虑,因为情报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把出乎意料变得少少的,把意料之中变得多多的。
但美国对华情报在情报收集、情报分析、秘密行动方面都很失败。情报收集收集包括秘密情报、公开情报、技术情报。
CIA在针对中国行动中损失4名特工 。来源:大河报网
秘密情报最神秘,也最抓眼球。这主要是人力情报。既然牵涉到人,美国就有天然的困难,时代则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美国间谍渗入俄罗斯,在相貌上相对容易,美国也有很多东欧和俄罗斯血统的人。但除了华裔,美国间谍要渗入中国就不容易了,走到哪里都混不过去。即使是愿意为美国效劳的华裔,也只有相貌上能混过去,语言关还是难过。
在语言上,中文与英文截然不同。中国中小学都得学英语,很多家长还花重金把孩子送到有外教的英语班。但美国学生学中文的就很少,能学到听不出口音的更是凤毛麟角,即使华人子女都不易做到,第二代还有希望,第三代就基本上面临和白人学生一样的挑战了。
“KSWL,YYDS……”看懵老外
优秀的间谍最需要的是人心。剑桥五人帮是在30年代投靠苏联的,这也是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盛行的时候。英国知识阶层甚至贵族阶层里本来就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情节,具有济世情节的上层青年知识分子容易在政治上激进,这是剑桥五人的社会土壤。潘科夫斯基的父亲是白卫军军官,死在十月革命后与新生苏维埃的战斗中。斯大林的大清洗对苏联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赫鲁晓夫的全面否定则极大地扰乱了苏联人民的思想。在思想混乱年代,出间谍并不奇怪。中国也有过刘连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德国对华态度,又软了?
2021-12-08 11:36 德意志 -
澳方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中使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21-12-08 11:03 中国外交 -
阿联酋:明年起,一周工作4.5天
2021-12-08 10:45 -
-
美国安顾问扬言:采取一切行动确保永不发生“武统”
2021-12-08 09:38 台湾 -
立陶宛输华商品,闯过一关又遇一关?
2021-12-08 09:31 -
视频2小时!拜登威胁制裁,普京:北约需承诺不东扩
2021-12-08 09:29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确诊13.2万例、死亡1868例
2021-12-08 09: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派对后,西班牙70多名医护人员阳性
2021-12-08 09: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卡舒吉案嫌疑人在法国机场被捕,沙特:你们抓错了
2021-12-08 08:55 疑案追踪 -
驻英使馆:美国举办“民主峰会”不过是“内病外治”
2021-12-08 08:13 -
中使馆:背负巨量“民主赤字”的国家有何资格充当“民主判官”?
2021-12-08 07:10 美国政治 -
拜登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不应忘记二战时的牺牲
2021-12-08 06:57 -
我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快速有效诊断疟疾
2021-12-08 06:56 非洲之窗 -
“美国维持乌克兰紧张局势只会强化中俄战略协作”
2021-12-07 23:33 观察者头条 -
真铁杆?美议员辞职给特朗普新公司当CEO
2021-12-07 23:00 美国一梦 -
滚滚:听说湾湾要拿穿山甲和我pk?
2021-12-07 21:39 -
“自杀胶囊”瑞士过审引争议:30秒即可平静死亡
2021-12-07 20:52 -
贼喊捉贼?微软声称中国黑客窃取美国等29个国家信息
2021-12-07 20:16 中美关系 -
俄印武器交易将放弃使用美元结算
2021-12-07 18:3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欧盟外长又来:美欧互咬,中国在笑 评论 122普京同意停火,泽连斯基:别信,美欧赶紧制裁 评论 185俄高官称临时停火只会给乌军喘息,美特使飞抵莫斯科 评论 129“小马科斯这么干,菲律宾危险啊” 评论 106“欧洲输了,门户向中企敞开” 评论 187最新闻 Hot
-
欧盟外长又来:美欧互殴,中国在笑
-
“美国竟要求G7声明对大陆强硬,对台湾鼓舞”
-
“对付中国的成本变高了,日本得加钱”
-
万斯放话:绿卡持有者没有无限期留美权利
-
普京同意停火,泽连斯基:别信,美欧赶紧制裁
-
转折点!看看中国在干啥,美国又在干啥
-
特斯拉致信警告美政府,但没人敢签字…
-
特朗普回应:“很乐意”与普京会面
-
俄高官称临时停火只会给乌军喘息,美特使飞抵莫斯科
-
“加欧不尊重美国,看看英墨,人懂事多了”
-
“如果美国能对我们这样的铁杆盟友动手,还有谁能幸免?”
-
宴会上向自民党新议员发放商品券?石破茂:小礼品,出于善意
-
“美国,快来我们这部署核弹头”
-
特朗普突然走神:万斯,你的袜子怎么回事?
-
俄驻英大使:只有达成全面协议,才会考虑停止军事行动
-
“小马科斯这么干,菲律宾危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