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特朗普来说,马斯克的历史作用结束了
一地的鸡毛飞到马斯克脸上,不管是他主动,还是特朗普主动,是时候退出了。[全文]
-
美国实际上是把乌克兰当“战败国”处理了
在凯洛格的构想里,英法为主的“保障部队”驻扎在第聂伯河以西,这样就对俄罗斯“不构成挑衅”;乌克兰控制基辅和第聂伯河以东;俄罗斯控制乌东四州;交火线沿线建立30公里宽的非军事区。[全文]
-
特朗普想逼全世界用关税封堵中国,但人们都会“穷则思变”
特朗普本质上是个赌徒,从不相信循序渐进策略。他要利用关税补充国库收入,同时保住Pax Americana;他既要对中国征收高关税,又必须对盟国区别对待,并实现全世界供应链“去中国化”。但美国会变,各国也会变,“穷则思变”中的“穷”不仅是经济状态,更是发展机会。[全文]
-
从“联合利剑”到“海峡雷霆”,军事解决台海问题的思路变了
从以登为主、以打为辅,到以打为主、以登为辅,再到以封为主、打登为辅的思路转变,启动门槛逐步降低。[全文]
-
不请自来,万斯去格陵兰就为看狗拉雪橇?
从“求保护”的角度来说,美国保护的力度无疑比丹麦更大。但格陵兰只想把美国作为炮友,美国则要把格陵兰作为小妾。[全文]
-
美国六代机,咸鱼翻身的故事再迎续集?
波音赢得NGAD在很多方面说明:尽管咸鱼是死翘翘之后再撒上大量的盐腌制而成的,咸鱼还是可能翻身的。但由于波音近些年来状况不断,现在所有人心头上的共同问题是:“这一次波音会不掉链子吗?”[全文]
-
澳大利亚的核潜艇梦,悬了
在安全上,名义上大家都是主权平等的国家,但和奥威尔的名著《1984》里“一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一样,美国主权比盟国主权更平等。[全文]
-
普京对停火协议的态度,关键在于“但是”
最急于立刻停火的是美国,最可能被迫接受立刻停火的是乌克兰,真正掌握停火钥匙的俄罗斯反而不急于停火。至于欧洲,正在餐桌和菜单之间挣扎,不理也罢。[全文]
-
马斯克对特朗普有多重要?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政治蜜月能维持多久,是所有人都好奇的问题。[全文]
-
如果美国从北约退群,会怎么样?
北约近来伤透了心,就像几十年的妈宝突然发现亲妈不要他了。据说欧洲有一种观点认为,特朗普和普京关系好,普京在特朗普时代不会发动新战争。这是妈宝在找妈,只是从古典式找妈变为众筹找妈。[全文]
-
美国断供,若欧洲砸钱,乌克兰能坚持下去吗?
这样的“美军主干、盟军填料”的架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美国通过这样的主从架构控制盟军,实际上把曾经的欧洲军事强国去势了。这确保美军有可靠的盟军。但当美国甩包袱的时候,主干没了,填料就散了。[全文]
-
美国人如果走了,英法能撑起北约的核保护伞吗?
马克龙愿意提供北约核保护伞,还试图拉上英国的目的是从美国手里接过欧洲领导权。他要的是权力,但与义务相匹配的能力是下一步的问题,也可能是永远的问题。[全文]
-
特朗普削减军费,不仅说明缺钱,也说明不想跟中国打仗?
美国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弃跟中国六代,可能意味着无意主动在西太平洋与中国争夺制空权。对于空中优势比空气和水还要重要的美军来说,这就意味着放弃进攻性为主的对华战争思维。[全文]
-
DeepSeek开启新“下海”时代
在人工智能时代,Deepseek是个好榜样,希望能激起更多初创科技企业的产生,并在融资市场上得到更多的支持。[全文]
-
“SpaceX模式”能救美国六代机吗?
美国航空科技的基础依然雄厚,六代机在F-35还深陷超重、超支、拖延、不达标的泥坑时就启动了,为什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寂寞?[全文]
-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国运之战?
美军用“范弗利特弹药量”狂轰滥炸,志愿军则用机动灵活的近战夜战反击。美军可以用“从三八线开始,到三八线结束”圆场,但对于志愿军来说,这是从鸭绿江以南开始,反推到三八线,妥妥的胜利。[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