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为何突然进入军事上不受待见的袭城战阶段?
乌军不能无限等待,使得俄军在乌克兰的存在和国土割裂永久化。乌克兰更不能坐视西方援助的决心在漫长等待中耗尽,离开西方的援助,乌克兰无力继续打下去。但在俄军方面,如果能随心愿,最好能永远按兵不动下去。[全文]
-
巴赫穆特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还是托布鲁克?
巴赫穆特即使本来没有军事意义,现在也打出军事意义了。世界战争历史反复证明,一城一地的得失是次要的,最大的军事意义莫过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俄乌双方都试图在巴赫穆特达到这一目的。[全文]
-
美债危机只是政府停摆?你想简单了
实际上,不管是哪一个方面,美国没有比现在更需要花钱了。美国一向花钱如流水,现在需要的是花钱如洪水。但是美国没钱了。美国急需造钱。不是开动印钞机印钱,而是从经济的实质性增长中造钱。[全文]
-
克宫遇袭后普京低调阅兵,为什么?
如果无人机夜袭克里姆林宫也达到类似的效果,打乱俄罗斯的战略部署,迫使俄军妄动,那就为传说已久的乌军夏季反攻创造了缺口,有望再次坚定乌克兰“必胜的信心”,再次坚定美欧对乌克兰的援助,对俄罗斯民心的震撼当然也是附带好处。[全文]
-
这些公司和中国又没有生意往来,制裁它们有什么用?
制裁是为了杀鸡儆猴,而不是为了杀猴。就像核弹放在发射架上是最有用的一样,摆明制裁的可能性和后果而不贸然付诸实施,才是最有效的制裁。在崛起时代,中国以贸易立国,制裁是最后的惩罚手段,不宜滥用。[全文]
-
电车是比芯片更大的战场,中国正在胜出
由于激烈内卷,国产电车把各种有用的功能都摸了一遍,坑也踩了一遍,进一步的发展更加有的放矢。2023年上海车展揭示的新现实是:中国电车代表了活力和未来,进口和合资油车则代表了暮气和过去,唯一能打的特斯拉则当了逃兵。[全文]
-
这次“围台”军演,看点在东侧
台岛一旦被封锁,美日支援一旦被隔离,台军面对的就是一盘死棋。如果台军还举棋不定,解放军的远箱火、巡飞弹、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空中攻击、舰炮轰击都会入场,“劝说”台军认清形势。再顽冥不化,就直接化顽为冥。[全文]
-
美国要死守军事霸权,但军事技术却“跑不动”了
当前美国科技的实力越来越向“软”的方面集中,但在“硬”的方面,链子越掉越多、越掉越大,美国军方和军工似乎已经无力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怪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失控的列车向卡桑德拉大桥飞奔。“高超音速大跃进”中只是重演了近来的一系列失败。[全文]
-
战略目标不明确,美国会在台海重蹈覆辙吗?
CSIS报告的标题也很有意思:《下一场战争的第一场战斗》。看来,即便是CSIS也认为台海只是一场战斗,不是战争的全部。战斗的输赢不重要,战争的输赢才重要,这是军事常识。或许这才是CSIS报告对台海的最重要暗示。[全文]
-
澳大利亚,妥妥的“大冤种”
实际上,只要美国愿意,可以完全切断堪培拉的通信渠道,越级指挥在水下的澳大利亚“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而澳大利亚一点办法也没有,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全文]
-
只要美国还在犯这个错误,乌克兰战争就会“永远”打下去
美国是乌克兰战争长期化的最大推手。乌克兰战争正在向越来越黑暗的迷雾中走去。乌克兰战争才刚一年。要是像阿富汗战争一样,打个20年呢?会吗?不会吗?[全文]
-
美国在芯片领域“卡脖子”,中国有哪些应对?
在中国打通高端芯片瓶颈和美国打通通信板块供应链之间,中国可能会先拔头筹。这可能激发中国芯片与需求之间的正反馈。相反,缺乏下游产业链对美国新建芯片产能可能是负反馈。在芯片战中,中国弹药充足,美国武器精良。这是一场硬仗。 [全文]
-
普京为何如此看重瓦格纳集团?
瓦格纳集团毕竟是私军,在法律上游走于灰色地带。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为何将重要方向交给瓦格纳集团?[全文]
-
越南要重走中国的高铁路吗?
越南早早把中国排除出南北高铁,一心要用日本新干线的高铁技术,与日本“南进”思维一拍即合。但日本不想“捐献”,新干线的盘子只有这么大,新线投资里研发和制造线成本份额小不了,印尼高铁就是这么黄的。[全文]
-
台湾和平统一的曙光实际上在悄悄升起
中国崛起既不从收回台湾开始,也不会在收回台湾结束;中国经济转型或许可以得益于台湾芯片工业,但并不依靠台湾芯片工业。中国一定要收回台湾,沃土也好,焦土也好,台湾是一定要收回的。[全文]
-
F-35飞行员,注意你的素质
F-35真是“新闻里的飞行器”,不时会闹出一点事故上新闻。有坠毁事故不意外,意外的是各种“不应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