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建明:从国家科技制度建设来看,美国是怎样成为科技强国的?
最后更新: 2022-01-18 08:23:34福特就任总统之后,着手修复被尼克松拆毁的制度。此时,巴斯德象限的概念虽然还没被提出[15],但科学与技术同等重要,且无法截然分开的认识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同时,鉴于尼克松解散OST和PSAC的教训,福特推动国会于1976年通过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组织和重点法案,在总统行政办公室里重建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把联邦科技委员会改为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FCCSET),巩固了科学技术的国家制度。但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一直未能恢复。
里根时期任命了白宫科学委员会,但作用有限,委员会不是向总统报告,而仅向总统的科学顾问报告。到了老布什时期,才成立一个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在形式上恢复了原来“四驾马车”的体制。
苏联解体后,美国国家科技制度建设的步伐并没有因冷战结束而放缓。整个80年代,美国在民用技术领域都受到了日本的挑战。在强制日元升值外,美国也开始重视对技术领域的研发。1993年,克林顿总统命令把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升格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其任务是决定美国科技政策的主要方向,加速科技方面的决策过程,由总统亲自任主任,副总统、总统科技顾问、各部部长作为成员,总统同时命令成立总统科学技术观察委员会,参加该委员会的有工业界、大学、非政府组织和地方政府代表,以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活动。这样进一步完善了科技政策领域的决策和咨询、评估的体系。
对内采取保守社会政策,对外奉行单边主义的小布什政府执政后不仅退出京都议定书,拒绝采取措施来遏制全球变暖,而且先后发动了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在体制上,小布什规定总统科技顾问不是向他负责,而只向白宫幕僚长汇报,总统与科学界的关系又一次跌至低点。
奥巴马上任后,恢复了总统科技顾问、科技政策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不仅修复了国家科技制度,还进一步发挥了科技政策办公室在参与决定联邦研发预算、制定重大科技创新政策、负责协调、实施和监管国家综合科技计划的作用,负责国家科技委员会、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工作。
特朗普虽然并不把国家的科技制度放在眼里,但也不敢轻易拆庙。上台后,特朗普大幅削减科技研发经费、迟迟不任命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退出《巴黎协定》、实行限制移民政策,显示出对科技发展极不友好的态度,但立刻遭到了科学界的强烈反弹。2017年4月22日,数千名科学家在华盛顿冒雨举行“为科学的游行”,打出“科学使美国更伟大”的标语,公然向特朗普叫板,迫使他回归体制。
在“中国威胁”被大肆渲染的氛围下,发展科技的紧迫性又一次被强化了。2020年5月,参、众两位议员联名提出《无尽的前沿法案》,目的在强化对中国的战略竞争力。他们提议在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一个新的技术和创新理事会(Directorate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DTI);创设区域技术中心;针对经济安全、科学、研究、创新、制造和就业建立一个战略报告体系;设立供应链韧性和危机应对计划的项目。国会于2021年5月通过该法案。这是由威胁驱动国家科技制度建设的又一次体现。
怎样看待美国科技的国家制度建设?
通过对美国国家科技制度历史的粗略梳理,可以看到在二战背景下,美国的国家方略从原来只注重应用技术,到向重视基础科学,以后又进一步重视科学与技术的交互作用演变的过程。它反映了美国已自觉地把科技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家制度的建设来促进、确保科技实力的领先地位。
在二战中,出于把美国从孤立主义中拉出来的需要,罗斯福总统任命了范内瓦·布什担任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OSRD)主任,揭开了政府与科学界携手合作的一页。但这只是一种战时的临时性机制。布什的难得之处就是抓住了罗斯福总统对科学发展认识上的开明,提出了通过建立国家制度来确保科学发展的动议。美国形成国家发展科技的制度体系,从而能明确科技发展对国家利益的意义,规划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科技发展的规范,规定用于发展科技的资源份额和使用方式,对科技领域的威胁和科技政策的施行不断进行评估,这都成为美国能够成为科技强国的关键因素。
当然,美国国家科技制度建设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特别是在政党政治的制度下,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对国家科技制度的遵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团体对面临的威胁和国家利益的界定,以及总统本身对科技的认知与倾向。它决定了美国科技制度的建设、执行的政治环境相当不确定,往往出现跌宕起伏。
但是,美国科技国家制度发展的趋势又是确定的:越来越被制度化、固定化,成为决定美国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制度保障。从这个角度看,究竟是因为发展了基础科学,还是发展了应用科学才使美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发问,意义并不大。
可能更值得去关注的是:究竟是什么在推动着美国的国家科技制度建设不断向前?美国对国家的安全、经济利益、人民福利的追求,对国际高声望的渴望,科学界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强烈动机,以及民众对科技发展的高支持度,都是推动美国科学发展和国家科技制度建设的不竭动力。而投入多少研发经费、获得多少诺贝尔奖、发表多少论文、取得多少专利,很大程度上也都是这种国家制度建设产生的结果。
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国家制度建设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联邦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制度。大约700个左右的联邦实验室体现了美国科技国家队的实力。其实这也是美国科技国家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出于行文的方便,对此我们将在美国国家科技能力建设中另行考察。
有其长也必有其短。美国的科技国家制度也是如此。仅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样两个弊病是其内在的,难以避免的:
一是对国家利益界定的狭隘性。出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美国在对国家利益的界定时只注重威胁,不注重共同利益与合作,因此美国总是过于强调威胁的严重性,把大量的研发资源都投入到国防研发上,其比重远远高于用于经济和民生的部分,反映了美国科技制度的本质。
2013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科研经费按部门分布情况:
二是其政治制度决定了科技制度执行的不稳定性,和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两党政治中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说美国对威胁界定的夸大贯穿于冷战、后冷战时期,是两党共有毛病的话,那么相较于民主党,共和党执政往往更容易出现在科技制度或科技政策上的滑坡。
总的来看,美国之所以成为科技强国,自有其道理,作为战略竞争者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另一方面,美国也本应该可以在科技领域成为一个更成功、更伟大的国家,但受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的局限走过很多弯路,其教训也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对美国的国家科技制度,本文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无法轻视美国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竞争者,也不应该浪费它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
[1]樊春良教授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参看樊春良:《美国是怎样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自然科学基金会网站,https://www.nsfc.gov.cn/csc/20340/20289/20958/index.html。
[2]拉什·霍尔特《科学之议》,在范内瓦·布什:《科学:无尽的前沿》,中信出版社2021年出版,17页。
[3]【美】丹尼尔·格林伯格:《纯科学的政治》,李兆栋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出版,27页。
[4]格林伯格:《纯科学的政治》,61页。
[5]范内瓦·布什:《科学:无尽的前沿》,55页。
[6]格林伯格:《纯科学的政治》,71页。
[7]格林伯格:《纯科学的政治》,74页。
[8]格林伯格:《纯科学的政治》,88页。
[9]格林伯格:《纯科学的政治》,100页。
[10]樊春良:《怎样看待美国的基础研究?——评江晓原教授<美国是因为重视基础研究而强大的吗?>及另外一篇文章》,https://a-mp-weixin-qq-com.observersnews.com/s/dBJTD5hLI0AwI6Rn3uXaVA。
[11]格林伯格:《纯科学的政治》,126页。
[12]【美】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周春彦等翻译,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45页。
[13]朱剑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背景评述》,载《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2卷第2期(2003年)。
[14]樊春良:《美国是怎样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网站,https://www.nsfc.gov.cn/csc/20340/20289/20958/index.html。
[15]参看周建明:《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基础研究》,https://www.observersnews.com/zhoujianming/2021_12_28_620093.shtml。
[16]转引自王雪滢等:《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定位使命与发展历程》,https://www.sohu.com/a/160040297_468720。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从国家科技制度建设来看,美国是怎样成为科技强国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黄言元植  黄言元植 
-
美国新增确诊65万例、死亡1083例
2022-01-18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伊朗:准备重新开放其驻沙特大使馆
2022-01-18 07:06 伊朗局势 -
美军最高将领马克·米利新冠检测呈阳性
2022-01-18 06: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媒关注2021中国GDP:好于预期,有一个亮点
2022-01-17 22:49 中国经济 -
假装给人打疫苗,意大利一女护士被捕
2022-01-17 22: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令人唏嘘!美籍华裔女高管被推下地铁身亡,生前积极帮助流浪汉
2022-01-17 22:19 -
中国去年GDP增量3万亿美元,GDP总量达到美国77.3%
2022-01-17 21:05 宏观经济 -
阿联酋首都发生两起无人机袭击:3死6伤,胡塞武装宣布负责
2022-01-17 20:52 也门局势 -
日本人奇怪,中国产品为何要加个“の”
2022-01-17 20:31 日本 -
欧洲反疫苗示威者:我们生活在两个阶级的社会中
2022-01-17 19:50 -
国家邮政局: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2022-01-17 19: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最难对付的不是中俄,而是不断编造谎言的美国”
2022-01-17 19:30 特朗普 -
日增2.5万逼近纪录,一度“躺赢”的日本要“全力”抗疫
2022-01-17 19:13 日本 -
“全球前十富豪疫情期间财富翻倍,应征99%暴利税”
2022-01-17 19: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弹劾朴槿惠的是保守派自己”,她7小时录音遭曝光
2022-01-17 17:36 三八线之南 -
继续怼!被福奇骂“白痴”的参议员,又准备搞“福奇法案”
2022-01-17 17:10 美国政治 -
印度APP公然“拍卖”穆斯林女性,系半年内第二款
2022-01-17 16:48 印度惊奇 -
中朝铁路口岸货运已重启
2022-01-17 16:26 中国外交 -
蒙古国自然环境与旅游部部长被解职:控制空气污染不力
2022-01-17 16:14 -
被控“歧视低收入学生”,美16所顶尖高校摊上事了
2022-01-17 15:5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6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4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7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18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70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