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飞腾:泰国热烈欢迎中国旅客,中国外交深耕东南亚起作用了?
最后更新: 2023-01-17 09:19:0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钟飞腾】
近日,日韩对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性措施,引发中国网民的强烈不满。相比之下,泰国、柬埔寨、缅甸等,对中国游客的重新回归就友好很多。
同为中国周边国家,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经济是各国入境政策差异的重要原因
东南亚国家先行一步,积极欢迎中国游客入境,很多人对此的解释是东南亚国家更依赖于旅游收入。
从泰国的角度来看,这一说法很有道理。根据Statista网站的数据,2019年泰国旅行和旅游业对GDP的贡献为21.9%,旅游业也是泰国最大的就业部门之一。经合组织数据显示,以2019年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衡量,韩国为2.5%,日本为2.0%。因此,对旅游收入依赖大的国家,往往会持更加开放的政策。
在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全球范围内,旅游业占GDP的平均比重为10.3%,达到9.6万亿美元,而2021年占比下跌至6.1%。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可见一斑。
2016-2021年中国出境游人次及同比增长率
以旅游总收入排全球第一的美国为例,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旅行和旅游业收入在2020年同比下跌48.0%。从构成来看,首先是汽油消费量下跌,其次是航空服务收入下跌,再次是饮食收入下跌,最后是住宿收入的下跌。旅行和旅游业占美国GDP的比重从2019年的2.9%下跌至2020年的1.7%。
据美国的旅行授权电子系统(ESTA)公布的报告,2020年前10个月,全球旅游总收入损失93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旅游收入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泰国列全球第四,损失约375亿美元,而日本、中国香港同期的损失分别为260亿美元和240亿美元。
由此可见,泰国经济更受到旅游业的影响有多大。泰国旅游和体育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泰国国际游客数量达到4000万,2020年下跌至670万,2021年不足50万。泰国很早就开始出台措施,积极吸引国际旅行者。在这个意义上,泰国政府对中国游客表现出积极的意向不足为奇。
中国游客减少是过去两年全球旅游版图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去年底发布的报告,2020年至202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累计减少4亿人次。2021年我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减少至260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83%。2022年的出境游人次与2021年基本持平,也就是说,还不到疫情前的20%。这也意味着,与以往相比,中国游客的重要性可能在下降。
按照以往对国际旅行规律的研究,人均收入高的国家有更频繁的国际旅行次数。例如,北欧国家一般是每人年均2次,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人均出境游次数不到0.5次,非洲国家则更少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中国出境游人次上升为世界第一指日可待。但是,疫情对国际旅行的影响极大,对于不那么依赖于旅游收入的国家来说,损失一定数量的国际游客,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太大。
按照中国旅游研究院2022年报告的预测,今后中国游客更倾向于将欧美作为旅游目的地。但是,随着今年初十几个国家对中国游客采取限制性措施,中国出境游客的国别地区分布可能将再度发生变化。
中国游客期望选择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分布,摘自《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
国际旅行通常由近及远,先从周边国家文化相邻、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开始。例如,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境游的目的地最初是边境游,然后是“新马泰”,即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
最近一些年发展到韩日两国,根据这两个国家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疫情前我国每年到韩日的游客分别为600万和800万,人均消费分别在2万和3万人民币,大大高于我国出境游客人均9000元的消费水平。在日韩的消费额有些高,其原因是我国出境的游客不是只为自己一人消费而购物,而往往是给几人、甚至亲朋好友等多个家庭购物。从旅游消费发展层级看,大体上还属于购物消费的阶段。
从人数看,中国往年到泰国的游客超过每年1000万,不过消费额没有到韩日的高。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国际游客占泰国总游客的33%,但占到所有旅游指出的近60%,国际游客平均每位旅行者的花费为1500美元,而泰国国内游客的消费额仅为150美元。
从经济收入看,泰国的确高度依赖旅游业,韩日以往也极为重视中国的游客,而且中国游客的旅游消费正在升级,已逐步从购物发展为自然探索等深度体验游,还不少是以医疗和疗养等为目的。日韩发展水平高,也是中国游客数量上升速度很快的目的地市场。
以往,日本政府对此有很清晰的认识。例如,2015年日本政府曾提出了“观光立国”,计划吸引3000万访日游客。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供的数据,2018年到访日本的国际游客首次突破3000万,2019年达到3188万,但随着疫情暴发,2020年国际游客人数减少至412万,2021年更是减少至25万。2019年,访日的国际游客消费总额为4.8万亿日元,其中来自中国的游客消费占比达到36.8%,美国游客消费占比仅为6.7%。
就经济而言,中国游客对日韩同样很重要,那为什么日韩政府这次对中国游客的态度,远不如东南亚国家那么友好呢?
政治和外交因素不容忽视
除经济因素之外,人们还会重视旅游人数的多寡,例如抵达新加坡的中国游客数量远不如到泰国的;还有的则强调时间差异,如韩国认为等到2023年第二季度之后,中国疫情度过这一轮高峰,韩国就可以完全放开了。
但从政治和外交因素来看,即便是2023年1月至3月东北亚和东南亚对中国游客入境的差异化和歧视性政策,也反映出两个地区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温差。考虑到目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形势的巨变,邻国疫情政策的调整已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公共政策。
东南亚在疫情政策上对华采取友好姿态,至少反映出去年11月以来中国与东南亚的外交取得积极成效。
- 原标题:泰国热烈欢迎中国游客,中国深耕东南亚外交起作用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失去40%普通物质,银河系似乎在“减肥”
2023-01-17 09:10 -
莫斯科交易所首次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基金
2023-01-17 08:57 观网财经-海外 -
西方援乌坦克,俄方:会像其他武器一样在战场燃烧
2023-01-17 08:08 俄罗斯之声 -
-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举行联合飞行战术演习
2023-01-17 07:39 俄罗斯之声 -
美“星链”系统已部分交付乌军
2023-01-17 06:50 乌克兰之殇 -
国会论战将至,岸田“防卫增税”计划被批:不值得讨论
2023-01-16 23:12 日本 -
意总理:他被捕是国家的伟大胜利
2023-01-16 22:48 -
商务部:刘鹤与耶伦将于18日在苏黎世会面
2023-01-16 22:30 中国外交 -
-
中方是否对涉日韩签证政策作出调整?外交部回应
2023-01-16 21:59 中国外交 -
“不交出130名‘恐怖分子’,瑞芬别想入约”
2023-01-16 21:56 欧洲乱局 -
引发争议半个月后,德防长宣布辞职
2023-01-16 20:22 德意志 -
-
国家卫健委主任与谭德塞通话,外交部:世卫认可中方抗疫努力
2023-01-16 17:22 -
美日渲染鼓噪“中国核威胁”,外交部回应
2023-01-16 16:30 中国外交 -
GTA真人版
2023-01-16 16:27 -
-
“我们该扮演什么角色?美国的奴隶吗?”
2023-01-16 15:56 欧洲乱局 -
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他是个坏人,但也不该被强迫辞职
2023-01-16 15:56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54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98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3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