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旻:职业教育如何才能不“低人一等”?
最后更新: 2024-09-07 10:52:48【文/ 观察者网 张旻】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2024年9月开学季,将有百万名学生跨入中职的校门,成为一名中专生,他们会拥有“光明的前途”吗?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教育“双轨”,并且在某个历史时期,两者平起平坐、互为补充,为社会输送不同类型的人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根轨道逐渐失衡。普通教育无论是在生源质量,还是教育资源上,都远远强过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甚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歧视和污名化,读不好书的孩子才去念职校的观念深入人心,接受职业教育成了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职业教育由此式微,而“普职结构”的严重失衡,进一步导致了人力资源的错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工种用工荒,同时存在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
时至今日,高考已成为国家级别的重大事件,是许许多多家庭的未来所系,却不太有人记得,其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仅仅是“双轨”的其中之一。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也让许多人意识到,在高考之外,其实还存在巨大的可能性。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大家系统性地聊一聊职业教育的话题。
本文探讨了五个问题:
1. 何谓职业教育?我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哪些误解?
2. “普职失衡”的现象,因何而产生?
3. 新中国的职业教育如何兴起,如何由盛转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4. 复兴职业教育,让“普职结构”重归平衡,需要哪些措施?又有哪些事情不可为?
5. 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
本文为下篇。上篇请点击这里。
江西工程学院新余市仙女湖校区科技园内,老师带领学生在智能制造实训车间进行实际操作。赵春亮摄(中经视觉)
4. 如何复兴职业教育
我国的职校教育,不是因为被歧视才搞不好,而是因为搞不好才被歧视。而职校搞不好,也绝不是因为不知道方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全面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四十来年来,光是派去德国取经的就不下10万人次。在2005年国务院提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之后,科研文章的数量更是一路飙升,不到20年就突破了20万。还有不少地方政府先后与德国有关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直接把德国职校搬到国内。
然而,职校的问题,属于职校本身的只是一小部分,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要发展职业教育,改变普职失衡、学历膨胀、技能错配的现象,不能只在职校上使劲儿,而是需要先对所谓的“双轨制”,进行系统性的重构,通过制度来削弱,而非强化普通学校和职业之间的分层状态。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置独立的职校招考制度,特别是中职和普高招生,绝不能用一套试卷;取消任何强制性地分流政策,设置更加弹性的分流时间;确保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转轨通道的双向畅通,特别是要降低职业学校学生,转入普通学校的门槛;确保两根轨道,具有同样的升学前景,中职学生和普高学生,应该有同样的几率,获得高等教育,而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高等院校的学生,也应该有同样的机会,获得更高层级的学历和学位。
其实,这些措施的核心,就是一个词:平等。现实社会当中,每个孩子的起跑线并不一样,跑步的装备也不一样。但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至少保证跑道是一样的,一样的起点和终点,一样要跨过的栏架。如果是“双轨制”,那就要确保,这两根轨道的平等性,要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成为平等的两个教育类型,而不是前者是后者之下的一个“办学层次”。
5. 职业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教育资源分配
然而,平等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尤其是在职业学校长期遭受系统性歧视的情况下。除了制度保障之外,教育资源的分配同样重要。
各级职业院校,在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上,都比同级的普通院校薄弱。201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高等职业教育要在不低于生均12000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拨款水平。
然而,根据教育部的公告,到了2022年,中职学生平均每人的教学经费是23470元,比上年增长1.2%,普通高中是24854元,比上年增长2.8%。两者的差距,似乎还拉大了。高等教育阶段,全国普通高校的生均经费是39220元,高职高专的没有公布,我简单用总投入3392亿,除以在校生1671万,算出来是20300元,“达标”了,但只有普通高校的一半。
再来看学生和老师的人数比:普高13:1,中职19:1,普通本科是18:1,高职专科是20:1。高教的数据比较接近,但我拿公报上的数据再算了下,普通本科在校生1966万人,专任教师132万人,生师比15:1,高职专科在校生1671万,专任教师62万,生师比27:1。有点疑惑,为什么同一份公报,两个数据对不上?
职教高考与职业本科
从实践上来看,近年来我国确实在职业学校教育上加大了投入,也在制度上做了些优化。比如说,2012年开始,各地陆续开展了“职教高考”的试点。2019年,国家层面的职教改革对这项制度予以明确,至此高职院校有了独立的招生渠道。去年教育部又发文,职教高考将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中职的定位,也将从就业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再比如说,职业教育的天花板不再是专科,而是多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些选项。教育部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扩大职业本科教育,并且开放“升格禁令”,支持部分符合条件的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或者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
再再比如说,2022年,时隔近26年之后,全国人大第一次修订了《职业教育法》,至少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
然而,要拉平“双轨”,这个步伐既迈得不够大,也迈得很艰难。就拿前面提到的“职业本科”为例,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表示,要督促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占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的一半。其后,国家有关部门也多次出台文件,鼓励和引导高校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21年的时候,相关目标甚至被纳入了“十四五”规划。然而,截至2023年6月,职业本科院校只有33所,招生7.6万人,不到高职招生数的2%,高校招生总数的1%。
再说“职教高考”。这个词其实是要打个引号的,因为其实到目前为止,我国还不存在可以和那个“高考”——也就是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相对应的全国统一的高职招生考试。虽然有了“职教高考”这个概念,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但各省基本上是各管各的。一来,招生范围主要还是本地高校招本地毕业生,跨区域的很少。二来,对于“职教高考”怎么考这个问题,各地区别很大。有的地方是统考单招,有的是文化统考、技能单考,还有的,省里只负责统筹和监督,命题和招生都是高校自己安排。各地连叫法也不一样,有的叫“春季高考”,有的叫“高职单招”,还有叫“三校生高考”、“对口招生”、“分类招考”,等等等等。
至于具体考什么,那问题就更多了。考文化还好,语数外出套卷子就可以了;考技能么,问题就大了。几十个专业大类,考试的范围、标准、形式、评分怎么定?反正大家都摸索着来吧。有的省份要考技能操作;有的就搞个面试,问几个问题,10来分钟考验一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的只有笔试,考专业理论,或者职业适应性;还有些省份,压根儿没有技能考试,中职升学仍然是只考语数外。
这样五花八门的“职教高考”,结果很难说得上公平。至于“职教高考”和统一高考之间的公平性,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职专科仍然是个“层次”,录取批次要排到最后。普通高中毕业生,想要读高职大专,完全可以通过高考渠道,报考院校、专业方面没什么限制,录取分数低,也不用进行技能测试;如果要参加各种“职教高考”,也有不少途径,总的来说,并不比中职生困难,甚至限制还更少。而反过来,中职生“升”到本科层次,要分几步,各位读者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唐山持续反腐,遵化市市长张学峰被查
2024-09-07 07:39 廉政风暴 -
“摩羯”二次登陆湛江徐闻,最大风力17级
2024-09-06 22:39 极端天气 -
国台办:杨智渊犯分裂国家罪,被判9年
2024-09-06 21:15 两岸关系 -
“80后”王立军,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
2024-09-06 21:12 -
中印边境6名解放军牺牲?西部战区辟谣
2024-09-06 21:07 -
新增手机、平板、无人机、机器人等6类产品!深圳加力支持以旧换新
2024-09-06 19:38 -
传音控股:因涉嫌违法,财务负责人肖永辉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2024-09-06 19:08 -
5名经济犯罪嫌疑人被从柬埔寨押解回国
2024-09-06 19:02 依法治国 -
雄安新区:住房公积金可直接支付购房首付款
2024-09-06 17:39 雄安新区 -
中方在WTO起诉加拿大,商务部回应
2024-09-06 17:23 -
我国自主研制!领证了!
2024-09-06 17:00 航空航天 -
“摩羯”登陆海南文昌,成为史上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
2024-09-06 16:35 极端天气 -
新晋院士,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2024-09-06 16:34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9-06 15:58 钓鱼岛持久战 -
林涛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刘彬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2024-09-06 15:02 高层人事 -
李强出席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并致辞
2024-09-06 14:38 -
“摩羯”或成为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
2024-09-06 14:07 极端天气 -
柯文哲看守所首夜怎么过?官方:住3人间、无特权
2024-09-06 11:58 台湾 -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2024-09-06 10:31 航空航天 -
超强台风“摩羯”预计今天下午至傍晚登陆
2024-09-06 07:26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6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5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