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耀翔:这个错误翻译背后,是美国真理部的反华组合拳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03:06绵里藏针的反华组合拳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个错误的译名,其威胁远没有前文提到的栽赃抹黑严重:“一个小小的翻译,能起到什么作用?”殊不知,这个翻译的背后是美国真理部绵里藏针的反华组合拳。
首先,“平权法案”和许多其他美国的进步主义叙事一样,是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攻击武器。反华思想最喜欢诋毁中国的方向就是所谓的“人权”——凡是促进人权的,中国就不会做;凡是中国做的事,就一定泯灭人权。自改革开放以来到近几年间,在中国大力推行扶贫、助学、推广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时,这些媒体则不用“平权法案”,而是“肯定性行动”来称呼。这样,中国对减少国内不平等的努力便不会与人权/权利扯上关系,更谈不上“平等主义”,也不值得与美国相提并论。它对应的反而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政策。
而当中国实现全面脱离赤贫,族裔和身份不平等差距减少的当下,开始适当调整优惠政策时,他们便迅速地改旗易帜,开始使用“平权法案”。这样一来,他们便能以美讽华,将中国政府与极力主张废除“平权法案”的美国极右翼相比较。于是,在作为执政党的左翼眼中,中国就成了和极右翼一样“泯灭人权”、“种族主义”的政党。
所以,在真理部修正概念的“胜负手”中,美国永远都是那个充斥着进步主义、在乎人权的国度,而中国却怎么做都不对,永远是落后、邪恶的反面。
当然,这更多是美方的一厢情愿。因为,美中同类政策的比较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美国作为一个以移民为主,且民族人口分布远比中国平均,并有长时间的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历史的国家,它的差别性优惠政策和中国完全没有可比性,给不通族裔带来的的影响也远高于中国的同类政策。同时,所谓的肯定性行动,相比于中国落到实处的社会主义政策,更多的则是身份政治下的幌子。在其实行的20年间,美国的种族问题和贫富分化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严重。所以,它的成效也更与中国不可比。
同时,在美国华裔看来,所谓的肯定性行动,本质上就是大慷他人之慨,以长期牺牲亚裔学生的录取率为代价,为其他少数族裔铺平竞争道路。在NPR的对话中,一位亚裔学生便仿写乔治·奥威尔的另一部著作《动物农场》中的名言,讽刺这项法案:“所有族裔都是平等的,但有些族裔比其他族裔更平等。” 然而,不仅是西方媒体,更有国内某些以“进步主义”自诩的组织,媒体和个人却利用政治正确,将这种存在问题的美国左翼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在中国话语体系下。
NPR对话中亚裔学生的自述:在美国高校的录取系统中,对亚裔的不平等待遇是公开的秘密
这并不是一次独立事件。中文话语圈对“black lives matter - BLM”(黑名贵/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翻译就出现过同样,而且是一模一样的问题。在BLM运动发展初期的2014、2015年,更贴切、准确、符合原意的“黑命贵”是中文媒体的主流翻译。而所谓“黑人的命也是命”,则是在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后,美国左翼为了驳斥右翼所做出的补充性解释,同样在美国充满争议。而且,没有证据表明BLM在被提出时就囊括了之后的含义。
然而,在弗洛伊德事件后,美国真理部及其在华喉舌便迅速地行动起来,将这种解释/狡辩包装成公论,利用政治正确制造压力,让不明所以的国内舆论界被迫接受。
所以综合来看,这些“翻译大师”的最终目的,其实是用话语陷阱挑动民族对立、打击中国的话语公信力、削弱其话语体系和文化正当性。他们要将促成西方动乱的文化内因,包装成普世价值,并移植进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系中,埋下分裂和动荡的隐患。
首先,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对特定民族长期的奴隶、殖民和种族灭绝的历史,并不背负美国的种族主义原罪。其次,美国国内的种族冲突,和各方所坚持的立场更与中国毫无关系。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更没有义务去在美国的左右翼中选边站;只需要坚持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叙事原则便可。
然而,美真理部利用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概念和思想,将其伪装成毫无悬念的主流文化,实则是将中国卷入本不属于自己的身份政治斗争中,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当我们无意识地选择“平权法案”这个翻译时,应该分析这样一个场景:
假设美国编辑以“平等权利为普世价值”为由,让中国就“平权法案”表态,那我们如何作答?如果中国支持“平权法案”,就意味着:1. 背离了大量的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群体;2. 被迫背负和西方文明同样的道德包袱;3. 被道德绑架,实施同样的社会政策,否则就是“言行不一” 。
如果中国反对 “平权法案”,那么就是歧视黑人和拉丁裔、纵容种族歧视、漠视人权。随后,真理部很快就会将其用于挑拨中国和其他族裔,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大量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无论怎么选择,中国都会处在话语权的被动中。所以,当我们接受了真理部设置好的价值体系时,就已经落入了这种话语陷阱。
那么,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应该学到什么?
中国新时代下对话语权的争夺,本质上是一场捍卫自身社会价值观,文明独立性和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斗争。在美国国家实力全面走衰的当下,其颜色革命的方法便更加依赖化整为零的组织和个人。因为这种形式下,美国真理部的成员们,无需组织动员,便可以自发效仿和传播。
通过这种模式,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不党之党,在社会舆论中成为隐性推手的同时,又让监管者无从下手,没有头绪。更有甚者,他们会将中国叙事的建构者拉下水,无意中成为他们人造真理的背书员。虽然这类意识形态渗透没有明确的组织和纲领,但是在关键的要素和节点上,是有策划和勾连的。因为这些舆论战终究还是要落到某些实处——例如一个词语,一个概念,一段叙事等等。我们追寻着这些问题话语本身,就能找到它们的来龙去脉和始作俑者。
话语权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随着美国硬实力的衰弱,其对软实力的依赖必然更加强烈。同时,随着其综合国力的走衰,以反华为营生的真理部为了赢得捉襟见肘的生存空间,一定会日甚一日地对华输出。所以,真正的暴风雨尚未到来。我们不仅要做好“面对惊涛骇浪”的心理准备,更需要切实的提高对此类信息作战的敏感度,并丰富国内各界,尤其是学界和权威组织对美国各类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和政治话语的解构和批判。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面对美国真理部的“三只手”,我们最紧要的任务,是迅速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现代化文明和独立的、具有中国文明特征的话语体系。当我们再次遇到真理部时,便能如高尔基般笑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红日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742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5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3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