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鹏鲲:特朗普和美国,只能“成功”一个
最后更新: 2025-03-08 13:52:09【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了他再度就职以来的第一次国会演说,呼吁废除拜登任期内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中的CHIPS法案(以下简称:“芯片法案”),要求国会取消对该法案的拨款。
“芯片法案”是美国两党在2022年通过的一项法案,旨在通过补贴加强美国半导体的制造、研究和供应链。
在演讲中,特朗普抨击半导体生产商“他们拿了我们的钱,却没有花掉”,“芯片法案太糟糕了,我们付出了数千亿美元,却毫无意义”。至于废除“芯片法案”后节省的补贴,特朗普认为“尊敬的议长,应该用它来减少债务”。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特朗普喜欢吹嘘自己并攻击拜登,很多来自于反对党的议员都携带了一块黑底白字的圆形标语,上面写着“错误”。当认为特朗普的演讲内容并非事实时,就会将标语举起进行抗议。
不得不说,民主党的议员很有先见之明。
民主党用标语反制图源:中新网
“芯片法案”没有解决美国问题
特朗普扬言废除“芯片法案”与羞辱泽连斯基不同,后者遭到了铺天盖地的反对和谩骂,但对于前者,美国舆论反对的声音并不激烈。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芯片法案”手段太温和,生效周期也太长,无法应对美国迫在眉睫的问题。
2022年拜登政府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总拨款很大,有约2800亿美元。但这个法案由A、B、C三个部分组成,A部分才是资助半导体的CHIPS法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芯片法案”,只有527亿美元。投资最多的B部分用于资助研究与创新。此外还有比例不大的资金用于应对美国最高法院的安全威胁,即C部分。
2022年,拜登在白宫草坪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
C部分就是对法警和安保系统的开支提供额外资金,与芯片无关。B部分的研究与创新又可分为未来能源研究、未来标准制定等七个子部分,也不是跟芯片有关的研究。甚至未来能源研究还包括建设中微子设备以及深入探寻宇宙的基本性质等内容,其实与能源的关系也不大。各个子部分的人才培养中确实有增强STEM(英文中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缩写)教育的内容,但紧随其后的往往是与“传统黑人大学”和“性别平权”有关的内容。
《芯片与科学法案》中反映出的“吃饭财政”饱受美国舆论诟病,A部分的“芯片法案”也不例外。527亿美元中有390亿补贴本土芯片制造,还有110亿用于先进微电子技术的研究,剩余的27亿则归入了与“芯片法案”相关的四个政府基金中去。此外,芯片制造企业用于制造设备的开支,可以按照25%的金额抵扣税收。
“芯片法案”的资金构成
众所周知,目前支持14nm及更先进制程的半导体生产线的建设成本保守估计在200亿美元以上,即使是相对成熟的28nm-40nm生产线也需要数十亿美元。“芯片法案”直接用于补贴的成本只有390亿美元,能够带动的投资是有限的。
更何况拜登政府把这390亿美元的补贴又分成了很多个子项,甚至对于成熟技术,都有20亿美元的专项补贴。各个子项还要分别申请和审核,效果就更差了。
390亿美元也并非一次兑付,按照“芯片法案”,相关补贴将分五年发放。事实上,直到执政的最后几周,拜登政府才最终敲定了超过330亿美元的奖金。这么恶劣的政策下,还能吸引到台积电、三星、海力士等海外企业投资建厂,并促使本土的美光和英特尔追加投资,已经是畏惧特朗普上台和照顾拜登政府脸面的结果了。
现在美国的两党真是两个极端,和特朗普的蛮横、粗鲁不同,拜登政府未免又太拖泥带水、官僚主义了。“芯片法案”在设计和执行中有这么多问题,但它的命名却是经典的美式谐音梗,“chips”表示芯片的复数形式,而法案名称“CHIPS”既是其大写,又是英文“Creating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意为创造有益的诱因促进半导体生产)的缩写。
推动“芯片法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美国半导体供应“一头大一头小”的问题。所谓的“一头大”就是根据提出“芯片法案”委员会的测算,2021年全世界有36%的逻辑电路芯片产能在中国台湾地区,另有22%的产能在中国大陆,比7nm小的先进产能更是有67%在中国台湾地区。而“一头小”指的是美国的产能只占世界的13%,(当时)没有7nm及更优的工艺。
2021年,逻辑电路产能的国别(地区)分布
中国的信息产业升级一直苦于芯片自给率低以及缺少自主芯片,但仅算境内的产能仍然占世界的22%。考虑到美国的本土芯片消耗量不会比中国小,其实际的芯片自给率还要低于中国。如果将来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将立刻对美国的半导体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芯片法案”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减少供应链遭受国外冲击的风险”,根据美国政府披露,到法案实施时,美国的产能已经只占12%了。
现在美国产能的占比估计就更低了,其实半导体生产虽然是一个听上去很高档的行业,但其中存在很多脏、苦、累的活。2024年6月,美国一家设计与制造模拟电路的公司ADI的员工对外公开呼吁要求加薪,他们说工作在可能导致癌症、流产和出生缺陷的环境中,却只有平均每小时21美元的工资,已经几年没有上涨了。
而美国的制造业困局已经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了,之所以还能在2022年拥有12%的产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两大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和美光。他们都是IDM模式的企业,一手包办从设计、制造、封装到最终测试的几乎全部工艺。换句话说,就是能靠系统优化抵消一部分的美国制造业问题。
然而,今天英特尔和美光,无论是市值还是前景都不能与从前相提并论。英特尔冲击先进制程不断失败,量产的最新工艺面临良品率偏低的问题,同时服务器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美光主营的内存业务受到中韩企业的剧烈冲击,其前景也不容乐观。
只有台积电补贴建造的新生产线,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而且台积电的一期工厂已经在2024年底宣布进入量产。虽然号称量产,根据过去的规律,实则可能还需要一到两年才能到达产量高峰。
这些,不是“芯片法案”的制定者所能预见的,但他们也很清楚,“芯片法案”设想的远水,解不了美国半导体压抑已久的近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因为我是美国人,在台积电被骂又懒又蠢”,下月开庭
2025-03-08 13:34 -
特朗普:和乌克兰打交道比和俄罗斯更难
2025-03-08 11:34 乌克兰之殇 -
菲防长称将反制中方侵略企图,我使馆反驳
2025-03-08 09:54 南海局势 -
“最大受害者是波音,中国要么用国产,要么买空客”
2025-03-08 09:3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普京愿意,但有条件”
2025-03-08 09:34 观察者头条 -
中方反制加拿大:菜子油、豌豆等加征100%关税,猪肉等加征25%关税
2025-03-08 09:23 -
驻法大使邓励向马克龙递交国书
2025-03-08 08:00 -
特朗普:将对加拿大乳制品征收250%对等关税
2025-03-08 07:12 特朗普 -
突发:特朗普称强烈考虑制裁俄罗斯
2025-03-07 23:09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致信伊朗领导人:这样对你们更好
2025-03-07 22:37 伊朗局势 -
欧盟26国领导人发声明,除了他
2025-03-07 22:19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都把乌克兰端上桌了,不排除拿欧盟当甜点”
2025-03-07 22:13 乌克兰之殇 -
全美都在猜,特朗普:Just do it
2025-03-07 21:28 特朗普 -
绷不住了,他呼吁空中、海上停火
2025-03-07 21:15 乌克兰之殇 -
商务部:美方不要一味“甩锅推责”
2025-03-07 20:5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石破茂:特朗普,话不能这么说…
2025-03-07 20: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欧洲担忧:等4年后,也“没救”
2025-03-07 20:02 欧洲乱局 -
右翼团体要求删去“南京大屠杀”表述,长崎这么回
2025-03-07 18:54 日本 -
中国大陆升至最大市场,阿斯麦宣布新动作
2025-03-07 18:30 大公司 -
加拿大人愤怒,意外一幕出现了…
2025-03-07 17:3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28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3“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