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能否接棒消费电子,成为半导体行业新的需求增长点?——峰瑞资本杨永成访谈(下)
最后更新: 2022-10-13 09:52:33我的看法是,第一,美国干预或阻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决心和努力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了芯片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美国也看到了。
第二,中长期看,美国干预作用可能有限。之前谈到全球化的时候也说过,制造业往中国和亚洲转移的时候,不仅是亚洲人民、国家努力的结果,也是全球资本选择的结果,这里面也包含了美国和欧洲一些资本的努力,其实我们的很多公司都有他们的股份在里头,而且发展至今,他们的获益不比我们少,所以其实是美国产业的选择,同时也是整个全球化资源配比最高效率的选择。可见,这个事情也有不确定性,不一定美国政府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再举个例子,特朗普任内希望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收效甚微。何况,现在能否说服美国的失业人口去造汽车、炼钢铁、做半导体,可能不一定有意愿;即便有意愿,要再培训人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美国的干扰会一直存在,会给我们添麻烦,但不一定起到那么大的作用。
借这个机会也谈谈我们对这个产业的期望,首先要有长期艰苦的打算,从战略格局上来看这肯定是一个大市场,无论是基金还是从业者,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其次,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从产业属性来讲,我个人更愿意把它归结到新基建,它确实对国民经济和工业有重要作用。新基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小规模就不挣钱、甚至亏钱,投入产出比在短期内看不到结果,这跟当年的一些投资差不多,比如升级电网,修高铁,建高速公路,这些投资最终对我们的国民经济、工业、国家安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半导体也是如此。
从中国半导体行业最终的竞争情况来讲,它不是人和人的竞争,也不是一个公司和另一个公司或几个公司的竞争,最后是国家和国家的竞争。和当年支持高铁、光伏这些行业相比,国家对半导体的支持还有很多牌可以出,有很多事可以做,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半导体充满希望。
观察者网:您说得很对,这是一个长期主义跟规模效应特别明显的领域,包括您刚才提到电力、光伏、高铁等,我觉得都应该站在系统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在追赶或补足短板的过程中,半导体工业设备有没有可能辐射到其他的精细加工领?
杨永成:这是一定会发生的。第一,芯片的种类一定会增加,这个不是说中国从事半导体设计端的人多造成的,而是我们有很好的服务意识。比如,中国人掌握了电子整机产品市场以后,玩出了很多新鲜花样。半导体工业是规模越大效率越高,很多国际大厂包括设计端的大品牌商,都是从自身高效率观点出发,所以芯片种类很少,但中国人掌握之后,情况就会不一样。
我以前在智能音箱行业做了很多年,最早的时候用WiFi系统,就是标准的WiFi相关的芯片,后来这个行业已经被中国人掌握了,出现了很多专门为智能音箱开发的东西,所以音箱开发者需要做的工作越来越少,也就是我们说的“交钥匙工程”。所以,一旦被我们掌握了,那就大概是从设计端到生产端全覆盖。
二来,半导体的本质,如果从生产端看,它是精细加工行业,但它并不一定产生芯片,它可以产生其他的东西。其实现在已经有这个端倪了,大家都知道苹果手机上有Face ID,人脸识别,它后面有一个LiDAR,用来测距3D成像,这两个里面用了一个薄膜,薄膜是光学器件,但它和以前传统的磨镜片不一样,它是用半导体工艺加工的,一个叫diffuse“匀光器”,一个叫DOE,这两个其实是半导体工艺产生的光学器件,以后会用到很多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半导体生产端对我们至关重要,为什么国家在这方面发力,也是为什么光刻机、光刻胶和相应的电子设备这么重要。
iPhone 14 Pro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再比如生物领域,DNA合成方面,我们也投了这样的公司,其实DNA芯片的加工过程也是半导体辐射到生物、光学领域。
半导体行业能够辐射的种类增加,行业技术分类增加,同时在细的分类上增多,肯定会带来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要看半导体行业整体的产值和拉动力,不能只看当前欧美占统治地位下的规模,将来规模会比这个更大。这也是我们长期看好foundry的一个重要因素。
观察者网:换句话说,这个行业未来增量和规模会比现在的规模更加庞大。
杨永成:肯定比现在还要大。再举个例子,我关注光学行业很久,我们现在用的镜头,比如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都是凸透镜,本质是几何光学,但以后可以是物理光学,它的特点是拿公式可以推导出成像情况,不见得是凸透镜,也不见得是凹透镜,而是特殊结构,这在光学里面叫超透镜。超透镜其实就是一层薄膜,是平的,没有凸头镜凹透镜,里边是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的小的凸起,它最终的效果和凸透镜凹透镜是一样的,但需要半导体工艺加工。这个行业现在还有技术难关需要突破,但如果突破,以后我们的相机可以薄得像一张纸,那行业情况就变了。
回过头来,这也是我们前面讨论的问题,半导体产业是做大周期,从生产端来看,不仅是芯片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精细加工行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5.68万,五菱星驰能否再造“人民的SUV”?
2022-10-12 22:17 观网财经-汽车 -
汽车“金九”:比亚迪20.1万辆,同比增长153%
2022-10-12 11:18 观网财经-汽车 -
自游家新车亮相,“新势力2.0”对标问界还是理想?
2022-10-11 19:24 观网财经-汽车 -
最低每月1000欧,蔚来携订阅模式挺进德国
2022-10-09 21:53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电动车已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
2022-10-08 17:58 观网财经-汽车 -
比国内贵一倍,比亚迪全面进军欧洲
2022-10-03 10:22 观网财经-汽车 -
电动化大潮中,奔驰“性能之王”何以继续自信?
2022-10-02 12:11 观网财经-汽车 -
月交付破万成标配!国产“新势力”集中公布亮眼成绩单
2022-10-01 19:54 观网财经-汽车 -
赛力斯:谁不想要余承东这样的代言人呢?
2022-09-27 18:55 观网财经-汽车 -
烧钱劝退特斯拉的C端换电,上汽携宁德时代和两桶油杀入
2022-09-23 15:15 观网财经-汽车 -
合纵连横,无人出租车商业化加速
2022-09-22 21:43 观网财经-汽车 -
周末撒个野?那些在徐汇滨江放飞自我的人们...
2022-09-22 10:46 -
零跑成功IPO,离上岸还有多远?
2022-09-21 15:20 观网财经-汽车 -
国产汽车平台百花齐放,是干货还是噱头?
2022-09-19 13:58 观网财经-汽车 -
保时捷冲刺史上最大IPO,每3辆跑车有1辆销往中国
2022-09-16 22:57 观网财经-汽车 -
蔚来与海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09-14 22:33 观网财经-汽车 -
马斯克说“用激光雷达的是傻子”,但中国人不信
2022-09-09 13:15 观网财经-汽车 -
奇瑞汽车分离式弹射座椅专利公布
2022-09-08 15:25 观网财经-汽车 -
智慧豪华纯电SUV,AITO问界M5 EV发布
2022-09-07 12:06 -
这里,也许蕴含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秘密
2022-09-07 09:15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