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能否接棒消费电子,成为半导体行业新的需求增长点?——峰瑞资本杨永成访谈(下)
最后更新: 2022-10-13 09:52:33比如人类眼睛在黑暗环境下就不如很多掠食性动物的眼睛,但汽车其实是需要适应一些低照度下的场景;再者,人类的奔跑速度非常慢,所以人眼对测距不敏感,但汽车速度非常快,测距就变成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激光雷达能直接带来准确的测距,摄像头能不能做到?
能,但得用算法算半天,而且在特殊情况下算法还会失灵。所以,如果有专用测距设备,肯定不应该让一个不太擅长做这类事的传感器去干一个“副业”,当然,前提是成本总体可控。
目前激光雷达没有上车的原因,第一,没有一个好的固态雷达方案。我们峰瑞投了两家公司,都是做激光相控阵雷达的,力策科技和洛微科技(LuminWave),都走在全固态雷达芯片的前沿。
行业努力的方向,首先是全固态,第二是成本要低,第三是集成度要高,体积不能太大,最好比车灯小。我们还投了毫米波雷达的芯片商加特兰微电子。我们还是支持多传感器融合路线。
观察者网:补充问一下,刚才提到激光雷达要走全固态路线,这是否跟“鲁棒性”有关?
杨永成:对。现在的行业里,从大家讨论激光雷达上车那天开始,整个产业就认准它应该是固态雷达。所谓固态雷达,就是实行电子扫描时不依赖机械结构,所有件都应是固定的,出于安全和工况考虑,在汽车上除了动力系统,你很难见到哪个东西是活动的。
某品牌汽车激光雷达产品 图片来源:某品牌官网
举个例子,手机用的摄像头是可以动的,可以调焦和变焦,但车上的摄像头实际上是固定的,比如前照摄像头有三四个,而不是用一个去变。因为在汽车的动况下,像振动、高低温很难让机械稳定工作。激光雷达最早是机械结构的,但其使用寿命一直存疑,后来变成半机械,就是大家通常说的MEMS振镜技术方案。本质上是一个微缩版的电子机械结构,把机械的反射镜用半导体加工工艺缩小、加工、集成到芯片尺度上,并且受芯片电子部分的控制。
但这种MEMS工艺,它本质上还是机械,我们称之为微电机械结构。所以从原理上来讲它的鲁棒性还是具有挑战的,不如纯电子的方案。当然,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也是开放的心态,可能哪天行业出现新技术发展,这些说法也可能被推翻。
观察者网:前面您很详细地介绍智能网联汽车,这是一个交叉学科,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电池化学等等,我注意到你们还投了很多交叉学科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跨界人才不足、隔行如隔山等问题,您可以分享一些经验吗?
杨永成:峰瑞资本在这个领域积累了好多年,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首先解释一下“交叉”,所谓交叉项目,是使用不同的分类技术集中解决一个应用场景的问题,通过能力交叉或相加的模式,最终产生更好的结果。
举个例子,我们投了一个和大脑相关的生命科学项目,叫“优脑银河”,涉及到几样东西,第一和核磁共振相关,但本质上是医学的,既有医学又有磁的问题。
优脑银河 图片来源:优脑银河
第二,虽然是大脑探索项目,但我们不希望开颅——这也是医学行业努力的方向,那么在不开颅的情况下,通过核磁共振和功能核磁这两项技术,把人脑的功能区分清楚,并用于引导之后的治疗,这又需要用数据做AI推论,于是又引入了AI相关技术。所以,这个项目基本上包括电子学、磁、AI、医学等学科,这样的团队非常非常难得。
再比如,前面提到激光雷达,既涉及光、电,还涉及集成电路材料学——因为要做OPA(光学相控阵)芯片,又因为其本质是通信,又关系到软件协议,所以还要涉及软件,所以这也是集中度非常高的行业,相关人才不好找。一旦问题能够解决,对技术的推动会相当大,当然公司横向竞争的壁垒也很深。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还是想请您结合美国因素,谈一谈当下半导体的国际竞争态势,并预测一下中国半导体在国际竞争中会走出怎么样的趋势?
杨永成: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先说一下我的整体看法和对未来的预期,我觉得中国的半导体和芯片是“必须行”。为什么?前面说了一个经济因素,占中国进口最大额度的是半导体,其次才是一次能源(石油和天然气)。
另一个原因是,几乎中国大部分工业都和半导体相关。甚至很多大家想象不到的东西,比如没有半导体,你可能都不知道几点,因为手表没有了,想从互联网看时间也不行了,因为授时是从GPS或北斗来的。不带微电脑的家用电器?这也不行,因为电网里用的功率半导体IGBT也是芯片。
可见,半导体行业对我们国家来讲,和粮食、石油一样重要。至于我们要不要追求全球垄断,那是另一个问题,但首先我们不能没有,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第一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是,中国能不能行?我们其实有很多优势,首先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应用场景;其次,我们的人才储备是足够的,特别是设计端,过去有很多学生出国留学,现在高校队伍中也有不少海归,积累足够丰厚,这是我们的人才基础。再者,一些大型Foundry正在建设中,建设这种大型的工业基础性生态,“举国之力”是我们比较擅长的事。
一个可能的不确定因素是,美国政府前前后后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包括一些强硬措施来干扰中国的半导体国产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5.68万,五菱星驰能否再造“人民的SUV”?
2022-10-12 22:17 观网财经-汽车 -
汽车“金九”:比亚迪20.1万辆,同比增长153%
2022-10-12 11:18 观网财经-汽车 -
自游家新车亮相,“新势力2.0”对标问界还是理想?
2022-10-11 19:24 观网财经-汽车 -
最低每月1000欧,蔚来携订阅模式挺进德国
2022-10-09 21:53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电动车已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
2022-10-08 17:58 观网财经-汽车 -
比国内贵一倍,比亚迪全面进军欧洲
2022-10-03 10:22 观网财经-汽车 -
电动化大潮中,奔驰“性能之王”何以继续自信?
2022-10-02 12:11 观网财经-汽车 -
月交付破万成标配!国产“新势力”集中公布亮眼成绩单
2022-10-01 19:54 观网财经-汽车 -
赛力斯:谁不想要余承东这样的代言人呢?
2022-09-27 18:55 观网财经-汽车 -
烧钱劝退特斯拉的C端换电,上汽携宁德时代和两桶油杀入
2022-09-23 15:15 观网财经-汽车 -
合纵连横,无人出租车商业化加速
2022-09-22 21:43 观网财经-汽车 -
周末撒个野?那些在徐汇滨江放飞自我的人们...
2022-09-22 10:46 -
零跑成功IPO,离上岸还有多远?
2022-09-21 15:20 观网财经-汽车 -
国产汽车平台百花齐放,是干货还是噱头?
2022-09-19 13:58 观网财经-汽车 -
保时捷冲刺史上最大IPO,每3辆跑车有1辆销往中国
2022-09-16 22:57 观网财经-汽车 -
蔚来与海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09-14 22:33 观网财经-汽车 -
马斯克说“用激光雷达的是傻子”,但中国人不信
2022-09-09 13:15 观网财经-汽车 -
奇瑞汽车分离式弹射座椅专利公布
2022-09-08 15:25 观网财经-汽车 -
智慧豪华纯电SUV,AITO问界M5 EV发布
2022-09-07 12:06 -
这里,也许蕴含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秘密
2022-09-07 09:15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斯塔默这么努力地讨好特朗普,但没回报”
-
特朗普最新对朝表态
-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
“一些政府打电话来问:中国已深耕十年,我们咋追?”
-
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
龙应台:赖清德错了,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
-
她又来:美欧相争,中国得利
-
“说好的补贴不作数了,美商务部长还让学学台积电…”
-
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
美媒质疑:这事真怪得着中国么?
-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
“‘AI末日论’是美国的误导,我们的命运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将是“解放日”
-
马斯克5月底离任?特朗普:我会挽留他
-
“冯德莱恩骂我半小时,说我是白痴,就因为…”
-
“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