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荷:20年前在教导队的4天军训,让我一辈子都是共产主义者
营区里没有军号,各种活动全是哨声。第一天我们打开被子放好盆子就到了午饭时间。
吃饭是在宿舍左边那个只有一层的食堂里,学生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大圆桌,拿自己带的餐具(应该是这样,因为我有拿着一个不锈钢饭盒的印象,那个饭盒曾多次跟着我在专区医院的住院部出生入死,肯定是我家自己的)站着吃,一大盆“孔”出来的干饭,中间一大盆菜。
不记得汤是怎么回事了,但肯定有,我就是在这个教导队养成了喜欢汤泡饭的习惯,因为下咽快——我以前吃饭文文静静,动作极慢,一碗冬苋菜稀饭能喝半个小时。但在那里时间有限,伙食团“孔”的干饭米粒是松的,倒在咸汤里可以直接喝下去。爸妈都跟我讲过这样不消化,对胃不好。最终还是后来去东大村吃食堂,盖浇饭是盘子,小炒是盘子加一个极小的饭碗,没法泡,把汤泡饭的习惯改掉了。
我至今也搞不清,伙食团“孔”的干饭和父母用锑锅煮的干饭,它们之间那种细微但确实存在的口感差异到底是怎么来的。
食堂的多数桌子没有座位,学生只能站着。但进门右侧应该有一个隔间,隔间外也有一张大圆桌有椅子,我们带队老师会和一些挂绿肩章的教官围着那张桌子坐下吃饭。饭菜本身没差别,所有人都一样。
吃饭时间结束后,每桌要出两个人去后厨拿一个长直竹丝或椰棕丝绑成的锅刷来刷桌子,倒剩饭。这项差事是轮值,三天从没轮到我,我因此从来没深入过食堂里面,没有后堂的印象,但个人餐具是我们排队各自在食堂外的一个水龙头下洗的。
下午是在宿舍小楼和那排树荫之间的操场上练队列,立正、稍息、转向、跨立。因为只有十个人,排面要么一行,要么两行,一直是在操场上树荫边上大致相同的一小块地方走来走去。我清楚地记得,每一次转向某一面时,远景里都有一个水塔;除此之外,一切似乎都随着时光缓慢滑走,身边的空气越来越冷,头顶大树的影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们的影子在应该是水泥的地面上越拉越长。
和后来我在家乡初中高中经历的所有军训一样,我们没有学走正步。
最后教歌。我们班教的是《严守纪律歌》:“军号嘹亮,步伐整齐,人民军队有铁的纪律……”由于“纪律”和另外一个很容易想污的词听起来实在很像(在我们的方言里两者发音完全相同),一群没发育的小姑娘们在饭点和休息时间毫无羞耻心地互相拿来开玩笑:“纪——律——纪律,纪律——中,有——我!纪律——中,有——你!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教官听见我们毫无战斗力的唱腔,抡起胳膊作势要打,我们嘻嘻哈哈笑着跑开。
第一天晚上放露天电影,直接用操场主席台的影壁当银幕,又在后排边上,只能看到放映机的光束和亮斑暗斑闪来闪去,当时就只能捕捉到枪声爆炸声,推断是某种革命战争片,从头到尾就没搞明白片名,又不好开口问,现在成为千古之谜了。
三
我被排在了上铺最外面,第一天晚上没什么特殊记忆,应该是太累直接睡着了。因为地处四下空旷的乡村地面,江风在教导队的小楼畅通无阻。反正大凤深秋的夜晚特别冷,早上是裹在被子里冻醒的,醒后瑟瑟发抖至少一个小时才听到操场吹哨子。
想起一个和军号一样似乎“本该有”但实际没有的点:可能因为被子是我们自带的,我们当时没有被训练叠被子,至少没有严格要求叠豆腐块,一点印象也没有。但我却学到了另一件奇怪的知识,教官教我们把自己穿来的鞋鞋带都拆下来,重新打成了“一字蝴蝶型”——直到今天,系鞋带的鞋,我仍在这样打。
第二天,端着盆子出去洗漱,集合,唱歌,吃早饭,上午就是一样的走队列,转向,蹲下,起立,稍息,跨立。
学校带队的都是年轻女老师,教导队给她们一人发了套头顶刺绣国徽、领口有刺绣松枝的武警迷彩服,她们第二天都很兴奋地穿上,拿相机从各种角度拍我们训练;直到我们实在没什么拍摄价值了,就在树荫下摆姿势互拍。
当头顶大树的影子终于从天边移动到能遮住我们了,操场中央吹哨,各班带回,唱歌,吃午饭。
第二天下午有一个活动,感受射击。
这是这次军训的重要体验项目之一,而且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能打的军用枪;但由于下一个晚上将要发生的事情彻底覆盖了我的记忆缓存,到今天,关于这场射击的细节我竟全然想不起来了。
我们学生到底有没有摸到枪?(学校的带队老师应该是在教官指导下拿枪打了的)是用的什么枪打?(当时的我虽然很小,但已经有一些“军事”知识,如果长相我记住了,五六半和五六冲本来应该是可以区分出来的)只知道最后发了弹壳给一部分人作纪念,引出了第三天的事。
那时的我肯定分不清五六冲和八一系列,但如果留下了画面记忆,能想起枪托和护木颜色,现在回想也应该能分出来。我只是单纯把这场活动的一切都忘了。
第二天晚上宿舍熄灯,终于体会到了睡硬板床还在上铺是多么难受——架子床有非常轻微的摆动,下铺觉察不到,但一个睡在上铺的敏感的女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感觉到床板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像摇篮一样,以极低的幅值左右振荡;虽然很缓慢,却实实在在地给人一种轻飘飘悬在虚空的恐慌感,让人觉得一旦睡着、放松了警惕,就会被它瞅着了空子,像翻斗车一样把自己倒下去。
半夜,更害怕的事情来了:想上厕所。
悄悄披上校服外套,从上铺沿着架子滑下来,趿上鞋,绕过班长(教官)的小床摸到门扣,慢慢把门打开一条缝——我没记错的话,当时我们夜间上厕所的那个一直亮灯的房间本来应该是男厕所,里面地下靠墙有一条砖砌的长槽子。
二楼走廊的栏杆只是两根长长的铁管子,完全不挡风,沾着泥土气息的清冷霜风扑面灌进我怀里。我要去的尽头有一盏泛黄的灯,小楼背后的野地飘来依稀的虫鸣,提醒我,这已经是真正的乡下,教导队的高墙背后,只有茫茫的、幼小的我找不到回家路的旷野。
那时的我想起了一些自己记得的军歌片段: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梦中的她。
这歌词是我当时就知道的。刚入少先队不久的纯洁的小女生,没理解“梦中的她”,以为“她”就是“家中的老妈妈”,于是整段都变成了鲁冰花的意思——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倒确实是我当时的心境:想家了。
那接下来歌词是什么?话虽这样说,就知责任大?
忘记了。大概是,都不当兵、不爱国,就没人保护妈妈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唐山持续反腐,遵化市市长张学峰被查
2024-09-07 07:39 廉政风暴 -
“摩羯”二次登陆湛江徐闻,最大风力17级
2024-09-06 22:39 极端天气 -
国台办:杨智渊犯分裂国家罪,被判9年
2024-09-06 21:15 两岸关系 -
“80后”王立军,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
2024-09-06 21:12 -
中印边境6名解放军牺牲?西部战区辟谣
2024-09-06 21:07 -
新增手机、平板、无人机、机器人等6类产品!深圳加力支持以旧换新
2024-09-06 19:38 -
传音控股:因涉嫌违法,财务负责人肖永辉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2024-09-06 19:08 -
5名经济犯罪嫌疑人被从柬埔寨押解回国
2024-09-06 19:02 依法治国 -
雄安新区:住房公积金可直接支付购房首付款
2024-09-06 17:39 雄安新区 -
中方在WTO起诉加拿大,商务部回应
2024-09-06 17:23 -
我国自主研制!领证了!
2024-09-06 17:00 航空航天 -
“摩羯”登陆海南文昌,成为史上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
2024-09-06 16:35 极端天气 -
新晋院士,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2024-09-06 16:34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9-06 15:58 钓鱼岛持久战 -
林涛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刘彬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2024-09-06 15:02 高层人事 -
李强出席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并致辞
2024-09-06 14:38 -
“摩羯”或成为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
2024-09-06 14:07 极端天气 -
柯文哲看守所首夜怎么过?官方:住3人间、无特权
2024-09-06 11:58 台湾 -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2024-09-06 10:31 航空航天 -
超强台风“摩羯”预计今天下午至傍晚登陆
2024-09-06 07:26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49“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38“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237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评论 415最新闻 Hot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
印度宣布:将报复美国
-
“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
-
普京:全世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
马斯克:对!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协议这一条,旨在孤立中国…”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
“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
最新民调:4成支持马斯克成立新政党
-
美伊下周在挪威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