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年(2012-2022)
最后更新: 2022-09-13 07:53:09三、中国资本市场下一个十年的主要任务
过去十年,有困难、有风险、有成绩,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未来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任务有三个:
1.围绕注册制改革,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全面深化资本市场各个环节的改革,并在适当时候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
注册制改革,目前重点在发行制度,也就是发行和定价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实际上,注册制改革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广义意义上的注册制改革,包括发行、上市、交易、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监管体制、退市机制、法律调整等在内的资本市场所有环节的改革和调整。现在我们只是改革了发行制度,并部分调整了其他方面的制度设计,比如法律调整。
围绕着注册制改革还要在很多方面做深度改革,比如信息披露,过去的监管是全方位监管、实质性监管。注册制改革后,监管就不是实质性监管,而是透明度监管。实质性监管的出发点是好的,每个环节都想监管,对市场负责,对投资者负责。目的毋庸置疑,保护投资者,还市场一个干净,一个透明,一个公平,但难以实现。
注册制后,监管的重点是透明度,至于企业的技术是不是成熟,专利是不是有市场前景,企业未来有多大的成长性,都与监管无关。与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密切相关的是信息披露是不是充分、完整、真实和及时的。
资本市场有“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公开性永远放在第一位。没有公开性就没有公平和公正。公开性是指信息披露,所有重大信息必须透明,这个市场才具备公平、公正的基石。透明度是实现公平和公正的前提。
所以,从实质性监管到透明度监管,是监管体制的重大变化,也是一种进步。
公平公正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则(图源:Council of Europe)
目前,退市机制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吐故纳新,是市场有活力的重要机制。低效率的退市机制,会严重影响市场的定价功能,混淆视听,鱼目混珠,如何定价?
退市机制是指让没有任何价值的企业从市场退出,以保持这个市场有足够的投资价值,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走向国际化的必要前提。
并购重组。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走了弯路呢?与对并购重组的理解有关。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成长的重要机制,是资本市场的灵魂。世界上大多数跨国公司都是通过并购重组实现的,并不是自然地从一个原生态的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多数还是通过并购重组成为跨国公司的。所以,要高度重视市场的并购重组功能。有并购重组,就有博弈,有交易,就要定价,就有一个改变现有公司治理结构的诉求,这是市场规律。
一个时期,我们有一些诸如“害人精”、“妖精”这样的词,也包括“野蛮人”这样的词。这些词似乎都是负面的。实际上并购重组需要一种市场价格的发现机制,这就是“门外的野蛮人”。他有矫正价格的作用,以恢复市场应有的功能,让并购重组更有效率、更公平、更真实。
基于注册制改革,我们必须全方位推进这些改革。也有人说,基于注册制改革,我们要改革现行的交易制度,呼吁恢复T+0交易制度,建立做市商制度。我不同意这些建议。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恢复T+0交易?难道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够?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是非常充分的,我们的市场从十年前2012年日均交易量2000亿,增长到2022年日均交易量1.1万亿,这个交易量和流动性足够大,是全球市场中流动性最强的,符合“有活力”这个要求。T+0有什么意义?T+0会扭曲预期并助长投机。
也有人说,T+0具有纠错机制。这也不是理由。你上午买的,下午怎么就发现错了?你明天卖也是可以的,让投资者有一个晚上稳定情绪的时间可能更好。我们这个市场主要还是一个投资的市场,虽然我不排除有投机的成分,但就主要功能来说,还是一个投资的市场,而不应是投机的市场。所以,我不同意T+0制度,因为这无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做市商制度更不适合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非常活跃了,2022年日成交量1.1万亿,还不够吗?你去看看世界上有哪个市场像我们这样的换手率?有时候提政策建议,既要有理论根据,也要有实践依据,要符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不是说你提一个和今天不同的建议就是改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这些建议是不是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相匹配。
我们要深化资本市场各个环节的改革,在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适当时候要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
2.要着力推动产品和制度创新,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上市公司的结构升级
资本市场首先要服务实体经济,而且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企业发展具有内在的耦合关系。资本市场就其功能来说,与传统产业本质上没有什么内在关系,因为传统产业不是一个成长性的产业。没有成长性的产业,本质上与资本市场没有耦合关系。有风险同时就有成长性,不确定性与资本市场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产业或企业太确定了,实际上与资本市场是没有什么耦合关系的。
我们要推进资本业态的多样性,要让多样性的资本业态最大限度地孵化高科技企业,推动高科技到新产业的转化,从而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竞争力。中国经济的未来在科技型企业,不在资源型企业。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有适当的市场化的金融机制,让高科技企业有成长的金融环境。所以,对资本市场(二级市场)前端的各种金融和资本业态,要扶植,要发展。没有前端资本业态的发展,资本市场的二级市场就没有成长的资源。市场前端的天使基金,VC/PE基金业态,各种私募、并购基金在孵化高科技企业渡过风险期具有重要作用,这类企业是资本市场未来的主力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基金经理伙同兄弟搞老鼠仓获利2355万元,为从宽处理还行贿
2022-09-12 18:28 观网财经-金融 -
台媒:台积电2纳米预计2025年量产
2022-09-12 17:01 观网财经-科创 -
抗议物价飙升,欧洲又一国爆发集会
2022-09-11 22:20 欧洲乱局 -
19家银行被认定为2022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
2022-09-11 08:43 -
中餐做不好标准化?
2022-09-10 08:33 -
包头举行政商恳谈早餐会,市委书记:城市与企业荣辱与共
2022-09-10 07:51 -
如何化解贵州高风险地方债?财政部发文
2022-09-09 22:06 地方债 -
媒体:今年新增专项债支出延期至10月底前使用完毕
2022-09-09 20:03 观网财经-宏观 -
内涵欧美?印度财长:买俄油是为了管理通胀
2022-09-09 19:27 印度惊奇 -
《隐入尘烟》票房逆袭,“吸血”的短视频开始“反哺”电影?
2022-09-09 19: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标价5万的虚拟月饼,韭菜馅?
2022-09-09 18:43 -
叫好不叫座,B站火力全开商业化
2022-09-09 17: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苹果:尚未使用长江存储芯片,不考虑在中国境外使用
2022-09-09 17:55 观网财经-科创 -
太原向恒大等41家公司发督促开工通知书
2022-09-09 17:53 观网财经-房产 -
“英国基石”谢幕,君主制加速崩塌?
2022-09-09 17:12 不列颠 -
央行: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存款增加1.28万亿元
2022-09-09 16:56 观网财经-宏观 -
8月社融规模增量2.43万亿元,同比少5571亿元
2022-09-09 16:47 观网财经-宏观 -
为确保华为不“独步天下”主导行业标准,美国放宽对其限制
2022-09-09 15:42 华为 -
宁送外卖不进厂?我们跟青年工人聊了聊
2022-09-09 15:27 -
被“吹上天”的数字藏品,尽头是卖衣服?
2022-09-09 15:04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366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5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401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