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年(2012-2022)
最后更新: 2022-09-13 07:53:09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市场化和法制化都在为国际化奠定基础。市场化让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具有投资价值,法制化是让境外(国外)投资者有信心、有预期。中国资本市场不能永远是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市场,不能停留在管道式开放的阶段,QFII、RQFII、“深港通”、“沪港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目标。管道式开放不可能让中国资本市场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而要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资本市场就必须全面开放。我们不是为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要通过国际化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5.确立了市场运行的基本原则
我们所确立的市场运行的基本原则是: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
建制度
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必须符合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要求,制度的灵魂是市场化、法制化,方向是国际化。
不干预
制度建好了就不能随意干预,不能说股票涨到了4000点,你就干预,让指数降下来;股票跌到2800点,你又必须让指数升上去。市场应有自己的规律,不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当然,如果市场出现了系统性危机,政府或者央行有责任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干预,不是说市场都要崩溃了还在袖手旁观,而是指在市场日常运行中应由市场的力量和投资者博弈支配,每个投资主体、每个市场主体只要恪守法律和市场规则就可以了。
当然,一个国家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危急时刻。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央行有责任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在中国,一旦出现风险乃至危机,有人指望证券监管部门,也就是中国证监会来干预市场。其实证券监管者没有维护市场指数的责任。所以,要正确理解“不干预”。
零容忍
零容忍就是任何人不要以任何理由为违规违法行为背书,要对违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的处罚。不论是虚假陈述,还是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违法行为,必须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刑法》的要求予以处罚,对所有的违规违法行为必须是零容忍,还市场一个透明的市场,一个公平的市场。
以上就是这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五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这十年来,很少有像中国资本市场这样从理念上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变化的领域。这个变化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我以前曾经说过,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有三点没有搞明白:一是在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没有搞明白;二是中国如何发展好资本市场没有搞明白,三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彼岸在哪里没有搞明白。到今天,解决这三个问题或疑惑的答案我们找到了。
我们知道,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不是权宜之计,是中国金融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推动者,甚至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推动者。大家想想,如果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了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社会的法制将多么完善。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法制必须完善的,必须是法制社会。为什么英国无论国土面积还是经济实力都在下降,但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没有丝毫削弱?首先是因为法制的完善。
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社会要有良好的契约精神。法制是社会进行秩序的底线,契约是维护社会运行和经济活动的枢纽。透明度则是现代金融的灵魂。如果法制完善、有良好的契约精神,有足够的透明度,这实质上就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结构。所以,我经常说,我们要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国际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带来的重要推动作用。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我们可能只注意到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进入国际经济体系,通过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实际上加入WTO后,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加入WTO后,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在中国深入人心。我们都在大学工作,深有体会。2000年之前,大学教授、学者们写论文很少有索引,通篇都是“我认为”,加入WTO之后,教授们就不敢这么写了。一篇论文如果没有索引,没有引文,统统都是“我认为”,这样的文章肯定发表不了。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图源:hinrich foudation)
这就是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进步是加入WTO后中国人观念的巨大进步。如果我们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未来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我确信中国一定是一个法律社会。这十年来,中国的法制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坦率地讲,离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法制不仅要让自己放心,还要让外国投资者放心。外国投资者放心了,他就能拿真金白银买你的债券和股票,因为在这里投资没有任何担忧,法制和契约精神坚如磐石,说到做到,言出必行。
二、注册制改革是这十年乃至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多年来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情
1.上交所创立科创按并实行注册制改革
在这10年的众多变化中,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注册制改革。中国资本这10年林林总总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最重要、具有标志性的就是注册制改革。注册制改革是这十年乃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三十多年来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注册制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国际)进出口博览会”上亲自宣布的。经过半年的筹备,2019年6月13日开始运行。注册制改革之前讨论了很久,一直下不了决心,因为注册制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环境、基础条件要求很高,在注册制改革之前中国是核准制,核准制之前是行政审批制,是额度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基金经理伙同兄弟搞老鼠仓获利2355万元,为从宽处理还行贿
2022-09-12 18:28 观网财经-金融 -
台媒:台积电2纳米预计2025年量产
2022-09-12 17:01 观网财经-科创 -
抗议物价飙升,欧洲又一国爆发集会
2022-09-11 22:20 欧洲乱局 -
19家银行被认定为2022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
2022-09-11 08:43 -
中餐做不好标准化?
2022-09-10 08:33 -
包头举行政商恳谈早餐会,市委书记:城市与企业荣辱与共
2022-09-10 07:51 -
如何化解贵州高风险地方债?财政部发文
2022-09-09 22:06 地方债 -
媒体:今年新增专项债支出延期至10月底前使用完毕
2022-09-09 20:03 观网财经-宏观 -
内涵欧美?印度财长:买俄油是为了管理通胀
2022-09-09 19:27 印度惊奇 -
《隐入尘烟》票房逆袭,“吸血”的短视频开始“反哺”电影?
2022-09-09 19: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标价5万的虚拟月饼,韭菜馅?
2022-09-09 18:43 -
叫好不叫座,B站火力全开商业化
2022-09-09 17: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苹果:尚未使用长江存储芯片,不考虑在中国境外使用
2022-09-09 17:55 观网财经-科创 -
太原向恒大等41家公司发督促开工通知书
2022-09-09 17:53 观网财经-房产 -
“英国基石”谢幕,君主制加速崩塌?
2022-09-09 17:12 不列颠 -
央行: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存款增加1.28万亿元
2022-09-09 16:56 观网财经-宏观 -
8月社融规模增量2.43万亿元,同比少5571亿元
2022-09-09 16:47 观网财经-宏观 -
为确保华为不“独步天下”主导行业标准,美国放宽对其限制
2022-09-09 15:42 华为 -
宁送外卖不进厂?我们跟青年工人聊了聊
2022-09-09 15:27 -
被“吹上天”的数字藏品,尽头是卖衣服?
2022-09-09 15:04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366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5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401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