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青松:普京的部分动员,如何创造俄乌冲突的“新深度”
最后更新: 2022-10-09 09:16:27从政策研究界来看,有人认为动员的决定本应该更早做出。比如,普京前外交顾问卡拉加诺夫指出,西方正在乌克兰与俄罗斯进行狂热的斗争,越早明白这正是爱国战争,对俄罗斯越有利,实际上在动员方面已经拖得太久了。如果早点做出动员决定,乌克兰的冲突可能会更快地结束,许多伤亡也会避免。他呼吁应该以“第四次卫国战争”的方式,来动员社会为一场真正的大冲突做准备。
也有人认为,动员是俄罗斯重生和变革世界的唯一路径。俄外交与国防委员会主席卢基扬诺夫指出,既然俄罗斯将乌克兰问题作为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来解决,同时提出恢复1991年被“侵犯”的历史正义,那么发起这场全球变革的俄罗斯也应该进行自我变革。动员(各种意义上的动员)是维持国家生存的唯一途径。普京在宣布部分动员的讲话中五次提到北约,也再次描述了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对抗的生存性质。对抗的前提是动员,动员既预示着团结,也表明一路走下去的决心。
从社会层面来看,普京宣布动员确实引发了俄罗斯社会激烈的反应,包括社交网络中近乎恐慌的政治性反应和社会层面的激烈争论,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动员开始更大范围地影响到多数民众及其生活。不过,试图将社会焦虑和对普京的不信任转化为政治行为,目前看上去并不实际。不仅俄政府可以对这种不稳定情绪进行及时迅速地干预,杜马各党派都公开表态支持部分动员,都很难成为社会焦虑的代理人。
近期多项民调数据显示,多数俄罗斯民众依然支持普京的动员决定,其中年轻人的支持比重略低。根据FOM的民调,75%的受访者对普京的表现持积极看法。9月18日,也就是宣布部分动员之前,这个比重是80%。一周之内,对普京的信任程度从77%下降到74%。虽然这些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很难称之为重大变化。
另一个独立研究项目Russian Field,基于9月29日至10月1日进行的电话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支持动员,31%的人反对。但在年轻受访者中,56%的人反对动员,而44岁以上的群体中,支持比例达到71%。
此外,还有独立研究人员与ExtremeScan联合开展的两波类似的调查也显示,在宣布部分动员的头几天,51%的人支持总统的决定。一个星期后,这一比例变为54%。显然,普京在决策时很大程度上也考虑到了社会层面的上述可能反应,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他没有丧失对精英和社会情势的正确感知。
据俄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8日清晨,在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铁路上,一节装有燃料的火车油罐车厢起火,多节货运车厢受损。图自央视新闻
动员创造的“新深度”
普京的部分动员为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创造了新的深度。这种“新深度”首先体现为对特别军事行动目标的又一次修正,也即普京首次将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明确为,与西方争夺俄罗斯的历史领土、人民、文化并维护安全和主权的战争。这一目标对凝聚军队、精英和民众至关重要,实际上在过去几个月里,前线作战的军队极度缺乏这种明确的任务说明。
其次,对俄罗斯来说,30万人的军事动员,至少可以恢复军队数量上的均势。当然,考虑到动员的军队需要四到六个月的再培训,前线将逐渐感受到实质性的支持,战场的天平可能会向俄罗斯倾斜,另外也不排除俄罗斯在冬季战役开始时已经准备好转入积极的进攻行动。
再次,“新深度”显然也考虑到乌克兰和西方本身面临的诸多困境。对乌克兰而言,其面临的诸多难题并没有消失,包括军队的平均素质低下,用北约武器重新培训乌克兰军队,时间长,麻烦多;维修困难;西方提供的武器装备陈旧而零散,弹药短缺,缺乏全面的防空系统,城市不受保护,基础设施脆弱,工业被毁,经济崩溃,完全依赖西方的援助和贷款度日。
西方的“麻烦”也只会增多。未来几个月内,理论上美西方有可能向乌克兰继续提供新的装甲车和防空系统,以及增加外国雇佣军的数量。但西方的援助似乎已经捉襟见肘,经常出现公开宣布的援助物资已经在前线使用了一段时间,在耗尽武库的情况下借助舆论制造出一种继续支持的印象。北约还提出各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将美国的HARM反雷达导弹与苏联的飞机整合在一起,或者将鱼叉PKM导弹部署在车辆底盘上。
虽然欧洲与美国的军事工业综合体联系在一起,但欧洲从未创建过一个单一的国防市场,且国防支出少得不成比例,甚至无法应对地方和区域冲突的挑战。欧洲的经济模式也很难在短期内重启军事装备的生产。俄军事专家的相关评估认为,西方武器供应缺口将在大约11月初至3月底/4月初出现,并成为影响战场局势走向的重要因素。
最后,“新深度”也兼顾了解决不同阶段国家任务的需求。就近期而言,部分动员让普京提高了与西方对抗的赌注。早在7月初,针对西方声称要在顿巴斯的战场上战胜俄罗斯,普京就回应“俄罗斯目前还没开始动真格”。西方公开设定的任务是12月前在政治上“击垮”俄罗斯,但拜登面临艰难的国会选举,一旦与俄罗斯对话将被视为软弱,而且目前不可能在一个半月内成功达成协议。中期选举结束后,尽管拜登可以利用剩余的资源进行谈判,但其总统地位恐将进一步下沉,而俄罗斯的赌注已经更大了。
就长期而言,很难期望这场冲突很快将会产生全球力量的重新配置。近期普京也表示,塑造一个更公平的世界秩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卡拉加诺夫则预测,与西方的暴力对抗(但愿不是核对抗)将持续20年,直到西方冷静下来,接受其不再是世界霸主的事实,而只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部分动员也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的最新一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阿根廷发放38亿美元贷款
2022-10-09 06:55 观网财经-海外 -
领跑国庆档的《万里归途》,输在了起跑线?
2022-10-08 18:20 -
史上最大!币安旗下区块链项目被盗,案值8.5亿美元
2022-10-08 18: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失业率降至50年低位,美国人为什么却很慌?
2022-10-08 17:08 观网财经-海外 -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大跌
2022-10-08 06:58 美国经济 -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外汇储备规模为30290亿美元
2022-10-07 10:50 观网财经-金融 -
郑州保交楼最新进展:147个停工、半停工项目,其中145个全面复工
2022-10-07 08:17 中国房市 -
自助餐厅为什么慢慢消失了?
2022-10-06 08:47 -
欧盟:2024年起智能手机使用USB-C充电接口
2022-10-04 19:29 观网财经-科创 -
土耳其9月贸易逆差同比增298%,通胀增83%
2022-10-04 17:30 观网财经-海外 -
雷曼时刻?即将100%控股在华券商的瑞信发生了什么
2022-10-04 09:27 观网财经-金融 -
北约秘书长:这事得30个盟国都同意
2022-10-03 10:09 欧洲乱局 -
前8月国企营收同比增长9.5%
2022-10-03 08:33 国企备忘录 -
国庆度假酒店价格猛涨,你会“宅”在酒店过十一吗?
2022-10-01 11:26 观网财经-消费 -
央行:明天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
2022-09-30 20:40 观网财经-房产 -
C919领证,意义有多大?
2022-09-30 18:37 观网财经-科创 -
胖东来也被东北农嫂“绊倒”,农产品销售的水有多深?
2022-09-30 18: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百度地图切换为北斗优先定位,新增台北101等全景照片
2022-09-30 17:51 观网财经-科创 -
两部门:售房1年内重新购房,个税予以退税优惠
2022-09-30 17:09 观网财经-房产 -
多重收费、拖欠货车司机运费…货拉拉等货运平台公司被约谈
2022-09-30 14: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03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2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0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不可靠,需要跟欧洲抱团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