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卡马克之冠:中国社会的对日“应激”状态,源于两个“不彻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托卡马克之冠】
中日之间相对正常的外交关系已年过半百,但这种关系的质量、深度和广度,与其时长显然不成正比。
·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对日应激状态
在最近东亚波谲云诡的局势中,日方的一系列行为就是上述事实的最佳例证。
先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要求中国军队停止在台海周边的军演,之后日本驻华大使放言中日关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随后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庆典中止。而在日本无条件投降77周年之际,岸田还委托他人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玉串料”(即祭祀费)。
NHK相关报道截图
而我们把目光从日本官方行为扩展到整个中国社会,就会发现当下中国社会,涉日或由涉日因素引发的舆论风暴层出不穷。
以最近为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陆续出现了包括“安倍晋三被刺杀引爆国内舆论热潮”、“夏日祭取消”、“南京玄奘寺供奉战犯牌位”、“女子街头穿和服拍照被警方带走”等诸多热点事件。
若是进一步向前追溯,还有诸如“精日”分子穿着侵华日军军装在烈士陵园拍照、女子穿着和服在武汉大学看樱花、影视界以倭代唐、钓鱼岛争端、日方在南京大屠杀一事上无休止的狡辩、731部队、慰安妇、琉球群岛等等诸多问题。
可以看到,中日之间几乎所有关联因素都能随时势而演化成舆论焦点,从文化产品到商业贸易,从生活习惯到衣食住行,甚至连日本品牌的家用轿车都是潜在敏感因素。
几乎可以这么说,一切与日本有关联的元素,在中国社会都具有或明显或潜在的敏感性,整个中国社会在涉日问题上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根源在于“两个不彻底”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目前几乎是以打地鼠的方式去处理此类问题,每有一个涉日问题演变为社会热点,就一哄而上乱打一气,各种反思、深挖、剖析、起底、解构全来一遍,全社会思想里面作斗争、灵魂深处闹革命,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精日”又至矣。
必须说明的是,长期处于这种应激状态,对中国社会而言恐怕并非好事,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种应激状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大量无谓的撕裂和内耗,增加了全社会的运行成本,平白消耗了许多社会财富;它还使得境内外敌对势力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轻易挑动整个中国的社会情绪。
无疑,我们需要消除或者至少是缓和这种应激反应。
中国社会在对日问题上的应激状态是一个宏观且高度驳杂的社会问题,见子打子地去分析和解剖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成因、经过、结果,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实质性改善。在症状上徒耗精力,疮疤只会越抠越烂,越抠越流脓;治病就该直击本源,从根子上彻底解决问题。
中国社会为什么会在涉日问题上高度敏感?根本而言,是因为中日之间在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上尚没有形成一个充分、彻底、完整、全面的解决方案。
中日之间有着巨量的重大历史问题未经充分讨论和彻底清算。这些历史问题往往以多种形式存在,长期阴魂不散,萦绕于现实社会生活和一般政治实践,反复发作,在诸多层面和较长的时间跨度下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事件。
或说得更直白一些,是因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得还不够彻底,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胜利得还不够彻底,“两个不彻底”长期发酵,终酿成今日之祸。
- 原标题:中日之间应彻底解决若干重大历史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王毅:中方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
2022-08-19 07:33 中国外交 -
印外长:中印走到一起,“亚洲世纪”才会到来
2022-08-18 23:21 龙象之间 -
美军军官在日本开车撞死两人被判入狱,家属竟呼吁拜登协助“放人”
2022-08-18 22:56 日本 -
缅甸宣布进口俄油,考虑与中俄共同勘探石油
2022-08-18 22:55 能源战略 -
日本单日新增25.5万例创新高,已连续4周为全球最多
2022-08-18 22:13 抗疫进行时 -
为多收酒税,日本鼓励年轻人多喝酒…
2022-08-18 22:09 -
彭博社:切勿听信悲观预测,中国经济甚好
2022-08-18 20:04 中国经济 -
7月欧洲六国对乌新军援金额:0
2022-08-18 19:25 欧洲乱局 -
美媒发现这届美国年轻人流行起“在职离职”,仅31%投入工作
2022-08-18 19:25 美国一梦 -
乌克兰外长:俄乌冲突爆发当天我的家人和狗已去了国外
2022-08-18 18:12 -
进口猛增404%,这一电池材料高度依赖中国令韩担忧
2022-08-18 18:07 三八线之南 -
美台启动“21世纪贸易倡议”谈判,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
2022-08-18 17:42 中美关系 -
“塞尔维亚不需要任何外国军事基地”
2022-08-18 16:56 欧洲乱局 -
“如果我当首相不会允许苏格兰第二次公投,我们是一家人”
2022-08-18 16:48 不列颠 -
彭博社:欧企大量逃离中国?不存在的
2022-08-18 16:36 中国经济 -
美国去年10月就知俄军计划,情报口碑太差盟友不信
2022-08-18 16:35 乌克兰之殇 -
韩外长称没有中国参与难谈印太地区未来,外交部:积极评价
2022-08-18 16:03 中国外交 -
“没证据表明存在党派动机,大家都应冷静下”
2022-08-18 15:57 美国政治 -
彭斯:如果收到邀请,将考虑出席国会骚乱听证会
2022-08-18 15:53 美国政治 -
商务部:美方“芯片法案”是典型的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
2022-08-18 15:29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7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