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雷:我接受了英国《经济学人》采访,切身体验了深深的恶意
最后更新: 2022-01-20 09:24:30【文/ 赛雷】
我自闭了,去年,11月,经济学人,说要采访我。但是两个月之后,我才知道我被骗了。虽然我被人网暴过无数次,但只有这次最让我伤心。
曾经我抱着友好交流的心,真诚地回答了每个问题。但对方没有珍惜。他曲解了我的采访内容,把我宣扬成一个煽风点火的极端民族主义代表,还把回形针、中南屋等人捧作高尚又清醒的世界公民。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但幸好!我录了音!
天籁之音,赛雷话金。虽然被曲解我很生气,但这样吃瓜吃到自己头上的机会千载难逢!今天我就拿我自己的真实案例,给大家分析一下外媒究竟是如何炮制出一篇恶意满满的假新闻。保证全是内幕!没有一点干货。
【新闻稿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下网上的原文。这篇名为“China’s online nationalists turn paranoia into clickbait”的文章,标题就起得很耸动: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者将偏执变成了点击诱饵。一棍子就将所有爱国情感打成了偏执,然后再把爱国和切实的利益挂钩,也就是针粉最爱给我贴的标签,所谓的“吃爱国饭”。
他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假设:即民族主义的抬头可能有一天会导致普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爆发出无法控制的愤怒。而这样偏执的排外,将成为一种令人讨厌但有利可图的游戏。
那么首先我们要确定,何为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原本是来自西方学术界的一个概念,关于它的定义众说纷纭。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积极起来可以利于维护本国主权、利益和尊严,进而推动社会发展。而偏执起来,会极端排外,闭关锁国。也因为这样混乱的定义,所以民族主义这个标签往往取决于言者的价值取向。很显然,在这篇报道里,民族主义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抱持的,是一种爱亲人、爱家乡,进而扩展到热爱国家疆界内社会共同体的朴素的爱国情感。可报道里却把这种情感定义成极端民族主义。
紧接着他就开始给人进行分类,说有“一群人”明明是中国与各国之间的桥梁,仅仅因为传达了西方对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担忧,就被得到官方支持的“民族主义发布者们”污蔑为受到境外资助。
而这群自发公益的桥梁们到底是谁呢?作者也不含糊,干脆就点名了:回形针、三橙星球,中南屋。还美化了他们的光辉战绩:说回形针因为在影片中指出少吃肉对地球有好处,就遭到网络民族主义者攻击。然后又说三橙星球因为敦促中国人更加负责任地消费海鲜,被说成种族叛徒;又说中南屋为了促进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却被冠上“二鬼子”的名号。最后生怕外国人不知道二鬼子的意思,还贴心地解释了这个词的含义。看到这,我发现,这帮人全成了正义的一方,而反派头子竟是我自己???
这也就算了,他们还说我以前是“鲜为人知”的社交媒体企业家!我明明从2015年就开始做科普博主,好歹也算是个头部,怎么就鲜为人知了?还说我的秘密武器是让排外主义变得有趣?但我的秘密武器明明就是我的天籁之音!这也可以算了......他们居然篡改我粉丝的性别!谁不知道我的核心受众明明都是女粉!
分不清我粉丝的性别,也分不清网友们的玩梗!在文章的描述里,爱国不仅成了娱乐产业,还成了发财的手段。根据某位“老板去年被针对”的匿名人士称,揭露反华者的视频可以收获流量,从而转化成收入。那我们就说说收入,对自媒体来说,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实是广告,而赛雷话金发布至今,100多个视频里只有一期是广告内容,也就这期还是朋友走的后门,又何谈流量转换成收入?
更何况我们赛雷作为一个从汽车行业起家的自媒体,在自媒体行业里面是相对离钱比较近的,我们想要赚钱的话会有很多种方法,根本就不需要用他所说的方式,我恰几个烂饭就行了嘛,说说影豹AMG性能啦,说说蔚来可以直接跑川藏公路啦这些,那来钱不比这些快多了嘛。
文章过半的时候,终于提到了我的采访内容。说来好笑,我耗时30多分钟,将近1万多字的采访文本,就被浓缩成了这么一段意思,怎么是生怕查重不通过吗?
还特别提到了我在接受采访之前,以不信任外媒为由提前询问采访问题。且不说我根本就不认识你为什么要无条件信任你,单就是这么个塑料中文,没有一个中文大纲我能知道他问的是啥?除此之外,在原采访中,我并没有告知对方我的姓名,还特别声明了:如果非要称呼的话,就叫赛雷或者Mr.lee就行。因为我和我的合伙人还有同事,都遭受过死亡威胁以及信息曝光的问题,结果整篇文章提到那么多相关人士,偏偏就只强调了我的“真名”。一个知名媒体,如此不守信用,还谈什么信不信任?
这里呢我也正好再申明一下,这个所谓曝光的我的真名,其实是我们一个员工的名字,而作为全球享有盛名的《经济学人》杂志,竟然引用了黑粉为了曝光我们所谓的个人信息,在网上东拼西凑发布的假新闻,至此为止我真的觉得,经济学人也不过如此,只是恰好这位同事和我都姓李,导致了这个所谓的专业杂志也信了这个fake news。
我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你们不值得信任!相关问题在原采访中也提到过,对方问我为什么会对所谓的西方势力比较敏感。而我认为核心原因就是西方对于我们国家的报道,假新闻实在太多。再联系一下阿拉伯之春、缅甸暴乱背后NGO的影响,才不得不防。所以就列举了几个,我听到认为特别荒唐的新闻:像是川普说喝消毒水能治疗新冠、BCI对新疆棉花的污蔑、和我们捐赠的口罩里面有掺杂华为的芯片等。而这些,他所谓的“无来源花絮”恰恰是我在外网随便一搜就能看到的新闻报道。
他还特别强调了,我“坚称”自己是一家私人公司,与政府没有联系。真的委屈,姐妹们,我还用“坚称”?我要是真有背景,还至于新年连哔4天?亲爱的审核大大还会看到我就头痛?算了,说多了都是泪。
下面一段就更好笑了,充斥着“你们中国人都是白眼狼,卸磨就杀驴的控诉”。首先,真心帮助我们的哪个不是被写进了历史里人人称颂?而他提到的那段“蜜月期”,也是以双方互利互惠作为一个基础,是因为西方社会对于中国有一些利益诉求。这是我们需要提防的点,但提防不同于敌意。也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借鉴西方的一些经验。我们国家是开放地去借鉴各个国家有用的发展途径,然后融会贯通去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
到了尾声,还特意加粗了一个小标题。“告诉中国人,每个外国人都是潜在的间谍。”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但可能就是他们自己的经验。这里我又要给大家讲一个“某处读过”的荒唐新闻:
2019年,CNN报道了一个U盘大姐张玉婧,因为工作性质,需要和名人合照来提高自己的身份,所以她咬牙花了10多万元,买到了一份特朗普行宫的晚宴邀请函。结果等她孤身一人携带四部手机、一个硬盘、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个U盘,进入了特朗普的行宫,自拍了好一会儿之后,终于发现不对的执勤特工才把她抓起来。审讯了4个小时,还把她的U盘直接插进特勤局内部系统的一台电脑。结果电脑竟然中毒了,开始疯狂安装恶意软件。而她所住的酒店里还有一个检测隐藏摄像头的设备,另外一部手机、五张手机SIM卡和大概8000多美元现金。就这样,全美都认定了这是一个“女间谍”。蓬佩奥对媒体称:“这说明来自中国的间谍活动已经猖狂到了何种地步”。但事实上法庭宣布没有找到任何张玉婧涉嫌间谍罪的证据,最终只能以蔑视法庭等罪名,被判入狱8个月。赶上疫情,还在移民拘留中心被关了两年。
那按这篇专栏作者的逻辑,我是不是可以同理推出,外国人眼中每个中国人都是间谍?
然后他还语重心长地认为,如今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我们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很多NGO就转向游说我们在环保议题上做个更负责任的国家。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我们做环保什么时候需要被游说了。在西方媒体炒作碳排放量话题,抨击中国对气候产生了“不良影响”时,中国人随着生态绿化工程的推进,早就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在西方环保人士到处作秀、游行时,我国已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约占国土面积15%,为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
40多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3.04%,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位居全球第一。中国人向来讲究论迹不论心,环保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何须别人来游说?看你是如何光喊口号不做实事的吗?
至于外国人到底会不会在不期待回报的情况下帮助中国,这个问题,要不贵杂志干脆关注一下我最新一期的视频【叙利亚毒种子】,讲的就是大善人美国不期待回报,无偿提供带虫卵的毒种子给叙利亚人民的那些事儿。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去年11月某环球“小报”的一篇报道。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他原文用的是tabloid来形容环球时报,而这个词,一般指的是那种,文短图多,内容多为名人逸事,常被视为不太严肃的通俗小报。不知道已经退休的老胡怎么看待“小报”一说,总之作者是认为这篇内容的目的,就是提升国内对境外NGO的敌意。
而在《环球时报》的原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已经被国安部门查处的海洋公益组织,不仅接受了境外NGO的资助,还在我国境内设立了22个靠近军事目标的监测点。这种直接威胁我国军事安全的行为,我们提醒一下居然被说成是敌意?
要不是亲眼看到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国外居然那么peace&love,监测点都跑到军港去了,还能扯着环保当大旗。要不然西方多开放几个军港?让我们也去宣传宣传自己的环保理念?或者说我去那边摆个摊唱唱歌也是可以的嘛,给西方的小伙伴也了解一下来自东方的音乐大师的音乐水准,然后呢再拍拍照记录记录留存留存。
总之通篇内容下来,我就短暂地出现了那么一下,还被当成反面教材。那你又何必假惺惺地跑过来和我约什么电话采访?整个采访中,相关提问其实我都有做过回答,但写出来的内容可以说和我的回答没有半毛钱关系,接下来我就翻出原版录音给大家还原一下现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黄言元植  黄言元植 
-
涉贪污背信,德国副总理、外长等绿党高层被查
2022-01-20 08:08 德意志 -
驻英大使:煽动反华情绪是在开历史倒车
2022-01-20 07:38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121万例、死亡3867例
2022-01-20 07:16 美国一梦 -
乌克兰将组建150个营的领土防卫部队
2022-01-20 06:53 乌克兰之殇 -
再破纪录:日本今日新增41485例
2022-01-19 23: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索尼“受惊”单日蒸发200亿美元
2022-01-19 22:48 电子游戏 -
习近平向汤加国王图普六世致慰问电
2022-01-19 22:00 中国外交 -
一周内病死数激增14.7%,英国却宣布取消大部分新冠限制措施
2022-01-19 20:32 不列颠 -
“这剧看得安倍夫妇脸都青了!”
2022-01-19 20:22 -
美国被曝对阿里云下手,白宫回应
2022-01-19 19:12 大公司 -
外交部再回应华为员工在波兰被捕
2022-01-19 17:47 华为 -
曝光!美国政府要求脸书旗下App“窃听”7名中国用户
2022-01-19 17:44 美国政治 -
波总统将出席北京冬奥会,赵立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22-01-19 17:06 中国外交 -
102名“爱国百万富翁”喊话全球政府:向我们征税吧
2022-01-19 16:17 -
全球政府信任度调查:中国升至91%,美国降至39%
2022-01-19 15:52 -
德总理: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考虑停止“北溪2号”
2022-01-19 15:21 德意志 -
“如何避免将新冠带入汤加,这是救援面临的首要问题”
2022-01-19 14:09 -
波兰总统将出席北京冬奥会,理由直指美国
2022-01-19 13:57 北京冬奥会 -
前顾问“补刀”,约翰逊嘴硬:没人警告我派对会违规啊
2022-01-19 12:24 不列颠 -
“友邦”花90万美元游说美国,台当局买单
2022-01-19 12:06 台湾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4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6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