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破冰还是阵痛? 美国三大智库共谋造船业重振方案
(三)三维协同:军方需求、企业投资与国会支持
除威尔逊中心的政策建议外,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的最新研究报告从三个关键维度提出了更加接地气的改革方案,强调海军、造船企业和国会需要三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复兴美国造船业。
1. 军方采购改革与长期规划
传统基金会在报告里开门见山地指出,美国海军必须摒弃“推迟投资”的短视做法,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海军常常在预算紧张时优先削减当前采购,同时画大饼承诺未来几年大幅增加采购,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实际上只是将烫手山芋扔给下一届政府。要真正解决问题,海军必须立即增加舰船订单,而非寄希望于问题能自行消失。
报告对星座级护卫舰(Constellation-class frigate)项目的分析显示,海军存在严重的需求过载问题。这一项目已延迟三年,部分原因是海军在设计尚未完成前就匆忙开始建造,导致造船厂被迫边建造边修改设计。海军应当确立铁律:在设计完成确认前绝不允许开始建造,这一原则对所有舰船项目都应该毫不妥协地适用。
此外,报告建议增设第五个公共造船厂,以弥补现有设施在满足造船和维护需求方面的捉襟见肘。新造船厂应设在具有商业友好环境的州,并远离现有造船厂以确保有独立的劳动力资源,避免相互“挖墙脚”。
最具争议的是,传统基金会对国防部一项决策提出了尖锐质疑,即向德勤咨询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24亿美元合同以扩大潜艇工业基础劳动力。报告认为,这笔巨额资金本可用于实际建造潜艇或解决成本超支问题,而非付给一家不具备造船经验的咨询公司。这一观点可能会引发广泛争议,但却直击要害,反映了对政府资源配置的深切担忧。
2. 造船企业的投资与技术创新
在造船企业层面,传统基金会掷地有声地强调,一旦获得政府的长期需求信号,造船商必须大刀阔斧地增加对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报告认为,船厂需要对交付延迟和预算超支问题有更深的忧患意识,应当大量招聘焊工、提高薪资待遇、扩大产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按时交付产品。
值得肯定的是,报告对一些船厂为解决技能工人短缺所做的积极努力给予了高度赞赏,如诺福克海军造船厂与当地社区学院合作的学徒计划,为潜在焊工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保障。这类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解决了燃眉之急,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3. 国会支持机制与监督优化
传统基金会对国会的建议尤为创新,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
首先,报告建议考虑对延期交付的舰船实施惩罚措施。一些外国政府已采用这种方式,为造船商创造按时交付的强大动力。不过,报告也指出,这一改革只有在海军同时解决需求过载问题的情况下才能有效。
其次,提出了整批购买舰船的创新方案。不同于每年为少数舰船讨价还价,国会可以一次性授权购买一批舰船,资金虽一次性拨付但分散在未来几年使用,这将给造船商提供明确的长期需求信号,鼓励其进行必要的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投资。
最后,报告批评了国会拨款偏向研发而非采购的趋势。每个国防授权法案周期,追加拨款往往集中在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上,而采购经常被削减。如果国会真正关心振兴造船业,就应该在采购项目上增加资金支持。
总之,传统基金会的报告强调,只有海军、造船企业和国会三方共同努力,美国造船业才能实现真正的振兴。这需要发出一致的需求信号、控制需求蔓延、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解决劳动力短缺,以及改革采购流程等多方面协同行动。
美国重振造船业的四大“拦路虎”
在全面分析了美国造船业的困境和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后,威尔逊中心报告对美国造船业振兴的战略挑战和未来前景进行了客观评估,为这一重大议题提供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视角。
(一)政策实施的挑战
威尔逊中心报告坦言,美国造船业今日的衰落态势绝非一日之功:其根源在于数十年来的系统性投资不足、政策惯性与对行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长期规避。这一战略挑战无法立竿见影地解决,转型过程也必然伴随阵痛。
报告具体剖析了政策实施面临的几大拦路虎。首先是跨部门协调的复杂性。造船业政策涉及国防部、国土安全部、商务部、交通部等多个联邦部门和机构,这些机构各自为政、各有盘算,协调一致行动犹如“九龙治水”,困难重重。其次是预算约束。在当前财政紧张的背景下,为造船业振兴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非易事,尤其是考虑到造船项目通常需要大规模、长期的资金投入。第三是政策连续性问题。由于美国政治周期的特点,每次政府更迭可能带来政策重点的变化,造船业振兴需要的长期稳定政策环境可能难以保证。最后是国际竞争的复杂性。全球造船市场的竞争态势瞬息万变,其他国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产业政策和市场策略,美国政策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应对这种变化。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威尔逊中心报告也表达了一定的乐观态度,认为对问题规模与紧迫性的认知已形成跨党派广泛共识。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政府,都认识到造船业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重要性,为政策连续性提供了基础。同时,与冷战时期类似,当前的国际战略竞争环境也为优先发展关键工业基础提供了政治动力。
(二)重振前景几何?
展望未来,威尔逊中心的报告认为,通过实施提出的政策建议,特别是以破冰船为突破口的战略,美国造船业有望在中长期实现部分复兴。具体而言,美国有望在特种船舶领域重建竞争优势,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破冰船战略作为一个起点,可能成为美国造船业走向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威尔逊中心报告强调,若美国政府期望践行有效的海事战略治理——并使ICE Pact框架充分释放其战略潜能——美国政府需将经济战略手段与国防及产业政策有机融合,从根本上改变美国造船业的发展轨迹,最终引领国家驶向产业振兴的安全港湾。
但报告的结论部分掷地有声:“若缺乏美国联邦政府的战略统筹与行业紧密协作,重振美国造船业这一复杂且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项努力终将付诸东流。”
- 原标题:“收费中国船”细则公布,三大顶尖智库的内参透露重大动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2025-04-27 09:00 乌克兰之殇 -
俄方:涉嫌暗杀俄军高层的乌克兰特工被拘捕
2025-04-27 08:14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美国船只应免费通过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
2025-04-27 07:36 -
伊朗港口爆炸已致14死超750伤,大火仍未扑灭
2025-04-27 06:36 伊朗局势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2025-04-26 23:4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为何站出来进行反制?王毅给出答案
2025-04-26 23:04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2025-04-26 22:48 乌克兰之殇 -
普京:俄愿无先决条件与乌谈判
2025-04-26 22:15 乌克兰之殇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2025-04-26 21:42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称“中方须做出实质性让步”,中方回应
2025-04-26 21:0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3名中国公民受轻伤
2025-04-26 20:51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2025-04-26 18:08 伊朗局势 -
“希望能有成果”,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2025-04-26 17:54 乌克兰之殇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2025-04-26 17:28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2025-04-26 16:18 中美关系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2025-04-26 12:52 中美关系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2025-04-26 11:49 美国一梦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2025-04-26 11:49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2025-04-26 11:35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2025-04-26 11:13
相关推荐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25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16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评论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36最新闻 Hot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
“盯上”西非矿产,特朗普将会晤非洲五国
-
英前防相挑衅:台湾问题上,西方对中国简直怂包…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
“特朗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
“对以色列感到愤怒和警惕,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