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破冰还是阵痛? 美国三大智库共谋造船业重振方案
依靠“破冰船战略”重振美国造船业?
面对造船业的多重困境,美国亟需找到突破口重振这一战略产业。近年来,基于对全球造船格局的深入分析和对美国造船业现状的客观评估,美国政府逐渐将破冰船建造确立为造船业振兴的战略切入点。这一选择既基于国家安全需求,也考虑了市场竞争态势,代表着美国造船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威尔逊中心的极地研究所报告详细阐述了以破冰船为突破口的战略选择,这一方案试图通过聚焦特定高端船型来重塑美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报告从多个维度论证了破冰船战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施建议。
(一)瞄准极地:破冰船的战略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美国相关部门认识到,具备提供高附加值商业或军事服务能力的高科技复杂船型,是重塑美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的理想突破口。威尔逊中心报告指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种选择是在低价值商业船舶生产领域展开补贴竞争,但这一策略必将损害美国在东亚的重要盟友——韩国和日本的利益。
在这一战略思考下,美国政府持续聚焦于破冰船、水下施工船、无人水下航行器以及海底电缆铺设和维修船等特种船舶的生产研发。报告认为,这不仅是短期内实现切实进展的最明晰路径,更能有效提升美国本土建造的船舶总吨位,并增强这些高端船舶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竞争能力。
破冰船成为美国造船业重振战略的关键切入点,首先源于其重要的战略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减少,北极航道的商业和军事价值日益凸显。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同时北极航道可大幅缩短亚欧之间的航行距离。据有关分析指出,北极航道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短航线,相比传统航线(如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北极航道可以大幅缩短航程和运输时间,从而显著降低燃料成本和物流费用。
美国当前亟需扩充破冰船队以满足其极地地区日益增长的国家安全战略需求。截至今日,美国仅拥有两艘重型破冰船——“北极星”号(USCGC Polar Star,建造于1976年)和“希利号”(USCGC Healy,建造于1999年),且“北极星”号已严重老化,每次出航都面临机械故障风险。相比之下,俄罗斯拥有一支由36艘船组成的世界最大破冰船队,还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且能够建造核动力破冰船的国家,目前共拥有七艘核动力破冰船;中国方面也在稳步推进极地破冰能力建设,已成功打造“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考破冰船,并规划了进一步的舰队扩充计划。
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北极星号”使用时间已超过其设计使用寿命近20年。路透社
1. 极地需求与全球市场潜力
从市场角度看,破冰船代表着一个规模可观且竞争相对较少的细分市场。威尔逊中心报告指出,除俄罗斯、朝鲜和伊朗外,全球各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内采购多达70至90艘破冰船和具备破冰能力的舰船,用于南北两极地区的战略部署与作业。这为美国船厂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宝贵机遇。
这一市场需求不仅来自北极圈国家如加拿大、挪威、丹麦和瑞典,也包括对极地资源和航道有战略兴趣的非北极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此外,随着北极旅游的兴起,商业极地邮轮市场也在快速增长,这些邮轮需要具备一定的破冰能力以保障在极地水域的安全航行。
2.技术优势与高附加值领域
高端破冰船代表一类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特种船舶,与大量生产的低成本商业船舶形成明显差异,可避免直接价格竞争。通过聚焦这一细分市场,美国船厂可以发挥技术优势,避开成本劣势。
破冰船设计和建造涉及多项复杂技术,包括特殊船体结构设计、强化推进系统、极地材料技术和先进的导航与通信系统等。这些技术领域与美国现有的军事造船技术有相当程度的重叠,使美国船厂能够利用现有技术优势进入这一细分市场。同时,破冰船建造的高技术含量也意味着较高的利润率,这对于美国船厂在高成本环境下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3. 国际合作的战略机遇
美国可借助芬兰和加拿大等盟友在破冰船设计与建造方面的专业优势,实现技术互补与产能协同。这种国际合作模式可以弥补美国在特定领域的技术短板。
芬兰是全球公认的破冰船设计和建造领导者,芬兰船厂已为多国建造了数十艘各类破冰船。芬兰阿克北极公司是全球顶尖的极地船舶设计机构,其设计的破冰船被广泛用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加拿大则拥有丰富的北极航行经验和破冰船运营专业知识,同时正在实施自己的破冰船更新计划。
通过与这些具有专业优势的盟国合作,美国可以加速破冰船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同时降低开发风险和成本。这种合作还可能带来更广泛的市场机会,因为联合开发的破冰船平台可以适应多国需求,扩大潜在市场规模。
(二)三国联手:破冰船合作协议的框架与实施
面对造船产能严重不足及破冰船装备严重匮乏的双重挑战,威尔逊中心报告详细介绍了美国政府推出的三边造船合作倡议“破冰船合作协议”(ICE Pact)。该协议整合了美国、芬兰和加拿大三国的战略优势与技术实力,在各国本土造船基地共同推进极地破冰船建造工程。
2024年7月11日,ICE Pact在华盛顿特区成立。
ICE Pact的战略构想是借助政府采购项目(具体而言是极地安全巡逻舰或未来的北极安全巡逻舰项目)助力美国本土船厂既能满足美国政府需求,又能拓展国际市场,面向海外销售舰船。报告认为,若美国政府需求能够促使美国船厂在特定舰型上形成专业化生产能力,这些船厂便有机会在军民两用舰船(如破冰船)的国际军事和商业订单竞争中脱颖而出。若此举成功,ICE Pact将成为政府军用舰船采购计划如何作为产业政策得力工具,以及助推美国船厂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客户群体的典范之作。
威尔逊中心报告指出,这一创新机制的战略价值在于“采购铺就全球生产的坦途”。当前,全球商业造船市场每年约有1500亿美元的规模,而全球军事造船市场亦有相当可观的每年800亿美元的规模。尽管美国船厂在全球商业造船市场占比微小,但在全球军事造船市场中却能够获得超过40%的军事造船订单。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建造和国产化要求这一政策壁垒。
从收入角度观之,世界上一些规模最大的造船集团要么总部设在美国,要么在美国境内拥有生产基地,为美国政府每年超过330亿美元的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舰船需求提供服务。正如外国军售机制如何支撑美国制造的武器平台和战斗机的市场需求,ICE Pact构想通过政府采购机制的战略引导,使美国船厂可以从军用平台开始,进而拓展国际市场,形成从“政府订单”到“国际市场”的战略通道。
除了经济和产业效益外,ICE Pact还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通过与盟国在战略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美国可以加强联盟关系,构建更紧密的国际伙伴网络。同时,这种合作也有助于建立北极事务的国际规范和标准,增强美国在极地事务中的话语权。
ICE Pact的实施将为美芬加三国带来多方面的积极成效,作为“破冰船合作协议”的一部分,加拿大将在位于温哥华的造船厂建造2艘极地破冰船,并在位于魁北克的造船厂建造6艘破冰船从而组成破冰船船队。而据有关报道,美国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美国的盟国希望在未来10年内共建造70~90艘破冰船。
- 原标题:“收费中国船”细则公布,三大顶尖智库的内参透露重大动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2025-04-27 09:00 乌克兰之殇 -
俄方:涉嫌暗杀俄军高层的乌克兰特工被拘捕
2025-04-27 08:14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美国船只应免费通过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
2025-04-27 07:36 -
伊朗港口爆炸已致14死超750伤,大火仍未扑灭
2025-04-27 06:36 伊朗局势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2025-04-26 23:4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为何站出来进行反制?王毅给出答案
2025-04-26 23:04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2025-04-26 22:48 乌克兰之殇 -
普京:俄愿无先决条件与乌谈判
2025-04-26 22:15 乌克兰之殇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2025-04-26 21:42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称“中方须做出实质性让步”,中方回应
2025-04-26 21:0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3名中国公民受轻伤
2025-04-26 20:51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2025-04-26 18:08 伊朗局势 -
“希望能有成果”,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2025-04-26 17:54 乌克兰之殇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2025-04-26 17:28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2025-04-26 16:18 中美关系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2025-04-26 12:52 中美关系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2025-04-26 11:49 美国一梦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2025-04-26 11:49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2025-04-26 11:35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2025-04-26 11:13
相关推荐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25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16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评论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36最新闻 Hot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
“盯上”西非矿产,特朗普将会晤非洲五国
-
英前防相挑衅:台湾问题上,西方对中国简直怂包…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
“特朗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
“对以色列感到愤怒和警惕,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