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鹏: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纠正被儒家文官扭曲的历史
关键字: 行政官僚资治通鉴文官集团汉武帝汉朝北宋司马光杨士奇之所以能够被《明史》认定为是一个大贤臣。主要原因就是能够当好和事老、善于和稀泥,能够有效地阻挡皇权对文官集团的监督和管理。出了问题,他在皇帝面前能够说好话,让官员们能够生活得比较自由自在,随便贪污、随便兼并土地。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官员,不管是杨士奇也好、徐阶也好,都被公认为“大贤臣”。
而那些敢于对天下国家负责任的人,敢于得罪人,敢于整肃官僚集团,整肃权贵集团的人,就一律,或者是大部分被丑化成奸臣。最典型的就是严嵩、张璁这些人。
最后的结果,就是真正为国家民族做事情的人,包括皇帝、太监、武将、正直的大臣,都被系统地丑化了。
丑化的效果,在东林党自己看起来,重要就是为了突出东林党这么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
如果这种丑化仅仅是利益之争,我们还可以不管。甚至说,我就没必要去花这些时间来干这些事。
但是,正是因为一两千年以来的这种“正史”,像《资治通鉴》、《明史》这种记录,儒家文官集团为了集团的利益,改变历史的真实,对中国社会的精英集团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进行系统地丑化。实际上最终是达到了丑化整个中华文化、贬低整个中华文明的这么一个效果。使我们当代人,在了解中国历史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认为:两千年来的中国人,就生活在一群厚颜尤耻的、贪婪好色的、昏庸暴虐的专制皇帝的统治之下,没有任何的个人尊严。这两千年简直就是黑暗的两千年。
整个中华文明,可能偶尔有一点点闪光点,有一些四大发明之类的东西,但是主流是一个黑暗的、昏庸的、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其中被丑化最严重的,恰恰就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和平时间最长、经济最繁荣的大明王朝这段时期。
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绝不是儒家文官集团永远正确的历史。它是一部由许多伟大的皇帝、伟大的太监、伟大的武将、伟大的文官和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共同努力,铸就的一部光辉灿烂的伟大历史。这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有辉煌的胜利,也有悲壮的失败,但判断正邪的标准绝不是儒家思想,更不可能是是否维护了官僚集团的特权,是否让文官们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只能是是否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国家繁荣富强。
儒家文官集团,他们掌握了书写历史的权力,事实证明他们滥用了这种权力。他们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进步的作用,但也发挥过极为糟糕的反动的作用。中原政权仅有的两次完整地被北方少数民族消灭,都是在儒家文官集团全面掌权的背景下发生的。南宋和明末后期,都是儒家文官一家独大的局面,他们整体腐败无耻,为国家的豪强权贵阶层的利益服务,为此不惜杀害岳飞、毛文龙这样忠心报国的武将,危害国家国防能力;不惜把并不沉重的税收转嫁到身无分文的底层农民身上,自己这个阶层腰缠万贯也不愿意多交一分钱税收,诱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因为内外交困走向灭亡,而不是亡于外部武器水平低的过、人数少得多的少数民族,这些给中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中华文明制造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必须彻底地反省。
五、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往前看
有人总结说,我这本书就是“一个经济学博士,为了研究政治问题,写了一本历史书”。我很喜欢这句话,我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我的写作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有政治上的目的,为促进国家的强大,为了中国文化的复兴。
我们学习西方,学习了一百多年。这个很好。西方有先进的东西就是要学习。但是学习完了之后,如果我们要超越西方,要比西方做得更好,必须要有创新,有新的东西,有自己的东西。这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我们自己历史的重新整理和反思,建立我们独立的史观。从整理自己的历史中,找到中华民族独立的灵魂。
研究历史是往后看,但不是为了复古,不是说要再搞个皇帝来管理中国。往后看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往前看。
我并不认为研究历史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充其量只是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如果说我们中华文明真的要复兴,绝对不是说靠吹,说我们历史多么伟大。但是如果有人想刻意贬低我们的历史,说我们在历史上从未真正强盛伟大过,说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就是黑暗专制没有创造力的,我是坚决不能同意的。
如果中华复兴有一个客观的标志,应该是科技复兴。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个社会,有一些科学家能够整出来可以颠覆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一套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出来,中华文明就真的复兴了。
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光指望科学家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重新反思历史,重建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其中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在新时代反思中国的历史,是为了从当中找到一些可以指导未来的普遍规律,而不是简单地肯定和效仿以前那些制度变革。
比如说,中国历史上有包办婚姻。很多人认为是反动。我也认为它肯定是不对。但是我认为在古代社会,这个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古代人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30多岁。你看现在咱们中国这个剩男剩女问题很严重。如果古代社会都像咱们一样自由恋爱,大家都到了30岁还不结婚。那中华民族就要亡国灭种了。没办法传递后代了。在当时的情况下,人就应该十五六岁赶紧结婚,剩下十多年的寿命用来把孩子抚养成人,没时间给你恋爱、东挑西选。抓紧结婚生儿育女,形成人口优势,对外要战争,对内要生产。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压抑人的婚姻自主选择。
我讲这个话,是不是说今天我们也应该搞搞包办婚姻?显然我们推不出这个结论来。因为时代已经变了,人均寿命都七十多岁了,你慢慢恋爱,三十四岁结婚都可以。人口太多了,你不结婚不生孩子,也不影响大局。历史的合理性,只有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但是呢,这个事情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再说出点什么东西来?那就是我们还是要注重中华文明中家庭伦理的价值,要重视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如果你到深一点的层面去讨论它,我认为从中也是可以找一些有益的启示的。
还有,比如说,中国古代有严刑峻法这种传统。很多人把中国古代法系,认为是一个没人权、没法制的黑暗法系,整个是一团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3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9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