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鹏: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纠正被儒家文官扭曲的历史
关键字: 行政官僚资治通鉴文官集团汉武帝汉朝北宋司马光从“轮台诏”发布的前因后果来看,实际上汉武帝只是针对轮台驻军这个事在说事。他完全没有说自己北击匈奴的整个战略是错的。
这里面武帝有关对军事失利和人民困苦的反思的原话是:
“贰师败军(贰师将军李广利败了),士卒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他重点是说轮台驻军这个事儿。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诏书的后面,他还补充说了一下,虽然轮台不驻军了,但还是要“毋乏武备”——不要让我们国家的军事实力因此而被削弱。整个诏书的最后一句话,是“郡国二千石以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两千石以上的地方官员,都给我上书说一下,以后我们怎么干才能够积蓄更多的马匹,怎么能够巩固边防。
从这个文本里面,我们看得出来,《轮台诏》的意思就是:前两年我们打仗没打好,花的钱太多了,所以应该休息两年,把工作重点从对外征伐转变为改善内政和补充兵马钱粮,现在就不要到轮台那么远的地方去驻军囤田了。这属于短期的战术调整,而并不是否定之前的国家战略。
——至于所谓“向时愚惑,所为狂悖”这种话,并没有出现在《轮台诏》或者其它任何汉朝官方记录中,只能在《资治通鉴》中找到。现在有一些文献直接说武帝在《轮台诏》中骂自己“所为狂悖”则是完全以讹传讹、牛头不对马嘴了。
除了《轮台诏》的文本解读以外,说汉武帝“晚年悔过”的事情不存在,还有几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武帝死后,留给儿子的顾问班子,即所谓顾命大臣,都是对外进攻政策的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
武帝的儿子八岁登基,受武帝顾命掌握大权的主要是四个人:霍光、桑弘羊、上官桀和金日磾。
霍光是大将军,是征讨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弟弟。汉武帝信任他,很大程度就是因为霍去病。
桑弘羊是武帝的财政大臣,他以善于为皇帝理财而名垂千古。武帝对外战争,主要就依靠桑弘羊建立了一套征税系统来保障军费后勤。国家垄断盐铁专营和对商人征收重税来扩大财政收入,都是桑弘羊搞出来的。
上官桀是职业军人,官拜左将军,曾经与李广利一起统率汉军,北拒匈奴,西征西域,拓疆守土,战功显赫。
金日磾是匈奴人,是对投降汉朝的匈奴休屠王的儿子。投降以后一直是武帝的贴身侍卫。
我们看武帝留下这个人才班子,三个武将加一个军事后勤专家,这四个人都不是儒家文官,也不是主张修身养性的黄老学派代表人物。这个班子的搭配说明,武帝希望在他死后,前几十年这种对外扩张政策能够得以延续。
如果汉武帝在他去世之前三四年已经对自己之前的政策感到后悔,那么他一定会对核心决策层进行调整。他死后留下的这个顾命大臣班子,肯定不是这个样子,肯定会有一些儒生,有一些向他提议进行战略休养生息的官员,但是没有。这是武帝没有“晚年悔过”的第一个证据。
第二个证据就是《盐铁论》。
《盐铁论》是汉武帝去世之后四年,由霍光和桑弘羊组织的一次讨论国家盐铁专卖的会议记录。这个会议记录很幸运的完整保留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够看得到。
在这个会议记录中,桑弘羊等中央官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汉武帝时代的政策进行了长达数天的讨论。如果汉武帝在晚年有过系统的“悔过”,主张与民休息,认为自己穷兵黩武导致劳民伤财等等,那么当时的学者,一定会引用武帝的言论,说先帝晚年的时候曾经后悔过云云,来证明盐铁专卖和征收商业税的不合理。肯定会有这些说法。
但是,在《盐铁论》当中,我们找不到这方面的内容。相反,大家基本都是在说,要恢复“文帝之政”。简单说就是反对武帝当时的政策,回到汉武帝的祖父汉文帝时候的政策路线上去。
而桑弘羊,则主张继续维持政府在盐铁方面的管理。他说:“君薨,臣不变君之政”、“不宜害先帝之功而妨圣主之德”。也就是说,武帝刚死,你们这帮人就要改变先帝的这个政治路线,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这样的辩论记录也可以说明:争论的双方都很清楚,汉武帝晚年并没有改变其一贯的政治路线,没有任何显著的“悔过”的举动和言辞。如果有,不可能不在《盐铁论》中反映出来。
此外还有第三个侧面证据。在轮台诏之前,实际上汉武帝有多次类似的战略收缩的先例。比如说元朔三年,“罢沧海郡,罢西南夷”——听了一些儒生的建言,停止了很多地方的军事征发的事宜。但是过了一年以后,马上又派卫青率大兵攻击匈奴。
这样的先例说明,武帝很清楚在制定国家战略的时候,需要一张一驰的节奏切换——打了一段时间的大仗之后,就休养生息,让人民有机会休息,士卒有机会训练;等国家又积蓄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再大举向外扩张;扩张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休息一下,恢复国力……这种从战争到休息的节奏切换,显然不能算是对整个战略的反思。
通过这些证据,我认为可以比较有把握的说:所谓汉武帝“晚年悔过”这个事儿,应该是虚假的。在历史上不存在武帝晚年悔过的问题。
那么关于武帝晚年悔过的那些话——“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资治通鉴》是从哪儿来的呢?
根据考证,它应该是来自一本叫做《汉武故事》的野史。这本野史现在已经失传了,但是在很多史料当中有抄录它的内容。它里面有关武帝晚年悔过的内容就跟《资治通鉴》里面的表达,是非常一致的。而这本《汉武故事》的野史呢,大量地记载了很多妖魔鬼怪的故事,类似于一本神鬼小说。它的可信度非常低。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这么重要的史学著作,怎么会去引用这样一个看起来这么不靠谱的、讲妖魔鬼怪故事的《汉武故事》这个书呢?儒家不是讲究“鬼神之事敬而远之”吗?
这里面应该说,他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轮台之悔”,或者是汉武帝晚年悔过这个故事,很明显的体现出了儒家文官集团的政治取向,叫做“重文轻武,丑化皇帝”。
儒家文官集团这些人在打仗方面是不行的,总体而言大大弱于职业武官。特别是司马光所在的北宋,文官集团掌权,武将被边缘化,被剥夺了统兵的权力。北宋的军队对外基本上一打就全军覆没,丧权辱国、丧师失地。儒家文官集团主导整个国家权力,军事上就是不行,打不过北方少数民族。跟汉武帝时代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是,儒家文官集团必须要论证北宋这种局面的合理性。如果历史书上说,中原政权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打赢了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打输了是一件丧权辱国的事情,那么儒家文官集团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就要被动摇。北宋的局面就说明你文官当权不行,还是要武将来,要加强皇权。这样,武将的权力必然上升,皇帝的权力也必然上升。
北宋是儒家士大夫的乐园,他们掌握了国家权力,当然不会允许这种宣传论调出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3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9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