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世锦:目标6%至6.5%,稳增长未来靠什么?
最后更新: 2019-08-29 07:52:425. 科技创新,抓住这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
新动能之五,是前沿性创新。在过去历次技术革命中我们都是后来者,我们往往和先行者距离比较大,叫做望其项背,有时候你连人家的背影都看不见。但是在这一次数字技术革命中间,中国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由过去跟跑变成了现在相当多的领域是并跑,在少数领域我们已经开始领跑,也就是进入所谓全球创新前沿的无人区。过去是我在后边跟着你跑,现在我已经走到前边了,进入无人区。
那么在这一轮技术革命中,中国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优势;
第一,就是我们人口多、市场大,这对商业模式的形成非常重要。大家注意,以色列被称为一个创新的国度,以色列的创新很活跃,它们的中小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数量是排在前面的。但是全球的互联网公司排在前十位的只来自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中国。很重要的原因,人口多、市场大,它有利于形成商业模式,比如说某一个产品只有1%的人是你的用户,在中国就有一千多万人,就能够形成规模经济,这个业务模式就能够转得起来。
第二个优势,是我们的产业配套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排在前面的。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美国硅谷有人搞一个创新项目,一个零部件他找不到,最后到咱们深圳的华强北找到了。所以中国的产业配套能力在全球范围来讲还是很强的。那么我们创新有没有短板呢?有短板,最大的短板是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如果说我们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成批地涌现这样一个环境土壤、这样一种文化、这样一种制度,我们的创新搞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后劲不足。日本这些年是所谓“失去的20年”,但是注意,日本在过去18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年份它都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所以我重复一下,中国一定要加强基础研究,如果这个短板补不上,我们的创新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感觉到后劲不足。所以下一步我们强调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一方面我们要推动企业产生更多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在全球科学前沿取得突破。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强调一下,咱们现在各个地方都在讲创新,但是客观地讲,是不是所有的城市创新都很活跃?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就是创新成果更多的出自于我们称之为区域性创新中心或者叫做创新型城市。但是这些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城市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由我们政府指定的吗?不是。它是通过竞争形成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好的创新的环境,你能够吸引来各种创新要素。你需要创造很多条件,包括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能够推动创新要素的合理的流动和配置。你能够有一些比较完善的创新基础设施,特别是对创新活动能够提供全方位的资金的支持。你把这些条件创造了,逐步就会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创新中心或者创新型的城市。所以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深圳、杭州和中关村地区要涌现出来,这样的话,我们的创新驱动就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6. 绿色发展,新的发展体系更有竞争力
新动能之六,绿色发展。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我称之为绿色发展新共识的三点想法。
第一点,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我们通常讲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它有更宽的内容,它包括绿色的消费、绿色的生产、绿色的流通、绿色的金融、还有绿色的创新。由这些方面所构成的一个绿色的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第二点,就是绿色发展并不是对已有的工业化发展方式的一个简单修补,它是一种新的、和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并存的、相互竞争并且最终能够取胜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这里我们就要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投入产出成本收益要重新定义,重新比较。因为我们过去就是传统的发展方式,比如说它污染很严重,但是它的成本是外部化的绿色发展方式,它产生了很多社会效益,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也是外部化的。我们下一步要把传统发展方式的成本和绿色发展方式的收益都要由外部化转化为内部化,都能够算账,然后进行新的比较。最后你会发现绿色发展方式是合算的,更具有竞争力的,是更有前途的。
第三,我们过去有些同志经常把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对立起来。他们经常讲,这个地方重视绿色发展,重视环境保护,但是可能就要拖累经济增长速度。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把绿色发展看作是我刚才讲的一个绿色发展经济体系,你就会明白绿色发展它不仅在做减法。比如说我们过去做的环境治理,更重要的是在做加法,绿色的消费、绿色的生产;还在做乘法,像绿色的金融、绿色的创新。所以它并不是拖累经济增长,而是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消费新动能、创新新动能和增长新动能。我们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我们绿色发展过程中的算账的问题,就是你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要可核算、可计量,进而解决它们可货币化和交易的问题。这样的话才能把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总的来讲我们要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的关于改革开放的要求,使各方面的增长新动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释放,推动中国经济有活力、有韧劲、可持续地高质量发展。
(观察者网已获微信号“中国经济大讲堂”授权转载)
- 原标题:刘世锦:目标6%至6.5%,稳增长未来靠什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钰 
-
对美征税商品(第二批)排除系统8月28日开放
2019-08-28 13:39 中美关系 -
美股息率“躺赢”美债,10年来首次
2019-08-28 09:14 美国经济 -
特朗普声称和中方通话,不如说在演戏给美股“打call”
2019-08-28 08:09 中美关系 -
MSCI再扩容A股,北向资金百亿爆买
2019-08-27 16:57 股市 -
第5个月卖股超百亿美元,美企上次这样套现是2007年
2019-08-27 16:17 美国一梦 -
业绩会上业主哽咽维权,龙湖回应:已达成谅解
2019-08-27 13:07 中国房市 -
特朗普G7四次提到中国,语气被形容在“求和解”
2019-08-27 11:49 中美关系 -
“几十名中国员工监控的1亿千瓦设施,相当于整个日本”
2019-08-27 09:22 能源战略 -
自救两次失败,昔日中国鞋王破产
2019-08-27 07:39 大公司 -
买房给补贴!这座城市的楼市新政还没满月,便匆匆收回
2019-08-27 07:34 中国房市 -
新土地管理法通过 将这样影响房价
2019-08-27 07:12 中国经济 -
人民币创新低,贬值风险可控
2019-08-27 07:00 中国经济 -
中国民企500强榜单背后:超90%与京东达成紧密合作
2019-08-26 20:17 -
7月快递业“黑榜”:联邦快递垫底
2019-08-26 18:52 -
国务院印发黑龙江等6省区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9-08-26 13:45 政策风向标 -
“世界经济比想象的更依赖中国”
2019-08-26 08:04 中国经济 -
利率新政来了,你的房贷怎么算?
2019-08-25 23:01 中国房市 -
首批“全面二孩”的孩子到年龄了,幼儿园多了吗?
2019-08-25 07:49 中西教育 -
英央行行长:可创建全球电子货币,减小对美元依赖
2019-08-24 20:17 金融圈 -
去年我国电商交易达31.6万亿元 半年内快递超350亿件
2019-08-24 13:00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澳大利亚直说了:中国可是我们最大买家,美国你算啥?
-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
加拿大:出人意料,是中国而非美国
-
一个说毫无成果,一个说满意
-
“日本决定要更硬气,不然…”
-
跪了?“还没”
-
终于谈上了,俄方要求美土离场
-
“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
9500车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欧洲,“彰显中国雄心”
-
黄杨钿甜佩戴高价耳环引网友质疑,经纪公司回应
-
枪杀安倍嫌犯将于10月首次公审
-
俄乌土耳其谈判将安排两轮对话:土美乌先聊,土俄乌再谈
-
特朗普:给F-35加个引擎,叫F-55
-
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