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北:拉合尔老城,环游融合文明一隅
最后更新: 2024-02-10 09:26:43【文/刘北】
来到巴基斯坦已有一年多,拉合尔(Lahore)确实头一回去。出发之前也从未想过,这次的环行会如此不顺利。
计划的开始是朋友看到了拉合尔文化节的海报。来这边已久,伊斯兰堡像一座孤岛、飞地,颇有遗世而独立的意味,似乎在南亚庶民文化中超然甚远,朋友和我都鲜少能有机会找到这里的文化戏剧。某一次也是和她去美术馆看十分流行的木偶戏,发现题材是以面向孩童为多,从此对木偶戏兴致寥寥。以至于当朋友跟我说,我们再去一次拉合尔,去看戏!此前还从未去过的我,就像抓住黑暗中的一盏烛火,不假思索地答应。
一、临行拉合尔
去程前一周,朋友拿着文化节的海报,我们问了好几位懂旁遮普语的本地朋友,确认好想看的剧集、场次和时间,预定好酒店,几乎把所有事情都已经规划清楚。但南亚人怎么会给你按套路出牌。
临行前两天,拉合尔大雾霾。从11月9日至12日,拉合尔全城通知放雾霾假,所有公共场所均要关闭,倡导人们减少外出以减轻雾霾污染。我们知道拉合尔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常年摘得全球空气质量倒数第一城市的“桂冠”。以至于去年我带来一直没用上的N95口罩,这次都已经塞了好多进行李箱。但这次看到政府发布的放假通知,我们心里没了底。
拉合尔政府发布放假公告的那天,我们预定的酒店刚好过了可以改期退订的时间。戏剧因为突如其来的假期都已经取消,肯定看不成了,但朋友想着我第一次去拉合尔,至少还能看些景点。有人说,政府管辖的旅游部门都关了,可能景点也看不成。朋友彻底破防了。
我不太相信拉合尔会全城关门大吉,就像很多巴基斯坦人不相信拉合尔会真的因为雾霾而放假一样。也是因为没得选,我们还是在预定的日期开车直奔拉合尔。
朋友在经历破防和心理重建之后安慰自己道,就算作为政府管辖的景点看不成,至少我们还能去逛街!于是,开了一下午车,我们到拉合尔的当晚,吃饭之前的空档,朋友拉我去了她最喜欢的购物一条街先浅逛一下。我们去的那条购物街,双向各只有一条车道,路中间隔了长长的隔离带;街边两侧都是一间间独栋的商店,在拉合尔夜晚丁达尔效应的浓雾中闪烁着各异的灯光和华丽的装潢。
如果不是街道上不顾汽车飞驰穿行而过的路人,我仿佛回到了伦敦的牛津街,目光迷失在一个个璀璨的小格子里。这里和伊斯兰堡,确实大不一样。这让我既惊讶,又感到深刻的好奇,拉合尔究竟该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图1 浓雾中的拉合尔。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因为已经看不成戏剧,我们之后的行程尽量安排去了不同的历史遗址和户外景点。巧的是,连日下了好几天大霾,就在我们到的当晚,拉合尔下雨了。空气质量陡然变好,室外的能见度也提高了。我心想,雾霾对本地人而言本就无人在意,又突然下雨,室外的空气少了很多柴烟味,更给了拉合尔人狂欢一整个周末的理由。
二、出发!去老城
次日,我终于和大名鼎鼎的拉合尔老城相见。通过德里门去了此前在明信片上看到过很多次的瓦齐尔·汗清真寺(Wazir Khan Mosque)。因为有着粉色的墙壁,这个清真寺在网上的图片看起来十分小清新。它和我们印象中的清真寺也极有不同,没有圆顶,满纹满饰,带着波斯风格的影响和莫卧儿帝国昔日的光辉,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进去的时候正值周五中午聚礼前夕,清真寺里几乎没有人,那些已经有些蒙尘的壁画和墙漆,被一部分、一部分地用脚手架围起来进行着修复。寺外是街道狭窄的拉合尔老城,小贩推着车在清真寺墙角下卖着廉价的烤玉米。
周五中午,有些街边的小店还盖着布尚未开门,有些已经早早做好开张准备。周五下午是每个家庭都要出门进行厨房采买的时刻。至于新闻里所说的拉合尔的商户因大雾霾而要关门歇业?南亚人一种近乎浪漫的散漫,让这事无人关心。
图2 瓦齐尔·汗清真寺内部装饰。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3 瓦齐尔·汗清真寺庭院内景。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4 清真寺外烤玉米小摊。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老城小摊贩为数众多不好管理,但正规的街边餐厅和拉合尔堡确是实打实地关门了。拉合尔堡厚重木门里的工作人员开了一扇小窗,探出头来扫视我们。不管我们怎么让当地朋友帮忙沟通,它还是大门紧闭。
路边的餐厅看似关了,但老板的眼神和我们本地朋友一对,暗示上楼还是能接客,我们还是至少有个地方可待。这家餐厅的老板红黄色的开衫卫衣左胸上印着中文的“北少林”三个字。听我们点完单,三拐两拐进了餐厅一角的厨房为我们下单。
餐厅的天台颇有特色,女神像、佛陀像和锡克时期的军事大炮雕像存在于同一个空间,呼应着巴德夏希清真寺(Badshahi Mosque)和拉合尔堡(Lahore Fort)的背景。我疑问,这些雕像有什么意义?本地朋友答,或许是那位“北少林”老板想要展示这里融合的文化。一如他那件红黄配色的旧衫漂洋过海出现在印度次大陆的土地,我想。
天气确实很好,下雨过后原本还有一点点阴阴的天,午后已经出了太阳。我们坐在天台的顶端,吹着11月在南亚夏转秋的余温。巴德夏希清真寺的大喇叭里传来慷慨激昂的演说,偶尔闪过几声和巴以冲突相关的字眼,表达着他们的立场。
图5 “融合文明”的露台餐厅。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6 巴德夏希清真寺俯瞰。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趁天色还早,我们又进了老城。为进城坐上了此前在伊斯兰堡没见过的rickshaw,就是我们常常在网络上见到的南亚三蹦子。
来巴基斯坦前我就学过这个单词,rickshaw,رکشہ,还是用乌尔都语写出来的样子更让我印象深刻。也是因为之前和身为拉合尔人的外教聊起来这个在英文中的词源却来自南亚的交通工具,我问她,在巴基斯坦我能不能自己开rickshaw?她和她的女儿发出了极为诧异的笑声。也是来了拉合尔我才明白,那种笑或许来自于她们懂得拉合尔城里那种汽车、摩托车和三蹦子在街道混奏拥挤交通的荒谬。但更确切的是,作为一位外国女士,我可能并不具备开rickshaw的世俗能力。更何况,老城那也就一米多宽的街道,没有对自己的车子尺寸精确到毫米的概念,没人能轻易在这里穿行。
图7 拉合尔街景和路旁的rickshaw。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 原标题:刘北:拉合尔老城:环游融合文明一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内塔尼亚胡:已指示以军制定计划,将巴勒斯坦平民驱离拉法
2024-02-10 09:21 巴以恩仇录 -
泰国总理用中文祝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024-02-10 08:35 节日谈 -
他被任命为乌军新总参谋长
2024-02-10 08:26 乌克兰之殇 -
美企“被迫”逐步停用宁德时代电池,“将严重限制美供应”
2024-02-10 07:50 美国一梦 -
又整“新招”?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美国嫌关税“不够用”
2024-02-09 21:47 中美关系 -
日媒想炒“债务陷阱”“台湾问题”,她听不下去了
2024-02-09 20:21 基建外交 -
“美国越不遗余力画饼、泼脏水,越看得出我们确实做得好”
2024-02-09 20:09 美国政治 -
遭特检质疑“连儿子过世时间都不记得”,拜登彻底怒了
2024-02-09 17:12 美国政治 -
美记者挑拨中俄关系,普京:鬼故事又来了
2024-02-09 14:06 俄罗斯之声 -
危地马拉新总统称:不准备与台湾当局“断交”
2024-02-09 13:44 -
“西方领导人已意识到,俄罗斯不会在俄乌冲突中失败”
2024-02-09 13:12 俄罗斯之声 -
美最高法院开始审理特朗普参选资格,已经倾向于…?
2024-02-09 11:54 美国政治 -
普京接受美主播两小时专访,美媒这样“挑刺”
2024-02-09 11:46 俄罗斯之声 -
-
拜登从“机密文件门”脱身,但有点“社死”…
2024-02-09 09:07 美国政治 -
俄驻美大使:伊尔-76被击落,美方在撒谎
2024-02-09 08:07 -
联合国人权高专:提醒以当局,这构成战争罪
2024-02-09 07:41 巴以恩仇录 -
7200亿把这里变成“印度版香港”?全球39名学者联名致信印总统抵制
2024-02-08 22:54 印度惊奇 -
布林肯对以色列发出“迄今最严厉批评”
2024-02-08 22:26 巴以恩仇录 -
美媒大玩“变脸”:印度制造的对手,是越南不是中国
2024-02-08 21:30 龙象之间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
“我们列出3个与美方不重复的AI安全风险后,基辛格发出赞叹”
-
“‘奥本海默时刻’到了,我们要边发展边治理”
-
“特朗普都能和普京谈了,欧洲为什么不行?”
-
又现“社死级”泄露…
-
拉夫罗夫:普京访印正在准备中
-
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
特朗普威胁上了:敢联手,就征更多关税
-
石破茂称将考虑“一切选项”回应,分析人士:日本不会反制
-